1. 华北联合大学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太平桥上坡的北侧原日本军医院内)。直属中共中央领导。当年延安的知识分子精英都汇聚到张家口市的这里了。我国的许多名人、领导人、科学家、大学校长、院长、院士、司长、教授、艺术家、作家、摄影家、著名记者和著名演员都出至该校。华北联合大学搬迁到北京后成为现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其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培之是老革命家王若飞同志的夫人,是我们张家口市赤城县龙关镇人。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工程学院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东山坡一大片地方,现在空七师占了一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直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工程学院是1950年在日本鬼子兵营基础上由苏联援助扩建而成。其中教授几乎均为苏联专家。1958年迁到西安市,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仍归解放军总参谋部管辖。后下放到地方更名为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张家口有几所大学(张家口市曾经的辉煌的大学和一些消失的学校)(1)

3. 华北工业学院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建国路,北至现在的十中,南至原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原李鹏总理就毕业于此,后又留学苏联。该学院毕业的人物还有: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冶金工业部部长戚元靖,轻工业部部长曾宪林,能源部部长黄毅诚等。华北工业学院搬迁到北京后就是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

4. 华北财经学院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上堡的蒙古营,下东营及原市教育局一带。建于1950年,归中共中央华北局管辖领导。1955年迁到河南省郑州市改为郑州粮食学院,归国家粮食总局管辖领导。是我国唯一的一所粮食学院。

5.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教场坡与平门东部的兵营两地,现在导弹旅占了大部分地方。1949年初建校,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五速成中学校,后来改为外语学院。学院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五十年代末迁到河南省洛阳市,改名并新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

6. 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东山坡现在的空七师一带。学院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学院的院长是王星中将。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驻外大使馆的武官,对外国无线电波信号的监测监听和对接获的外国无线电波讯号的谍报进行分析研究判断。文化大革命后期被解散。

张家口有几所大学(张家口市曾经的辉煌的大学和一些消失的学校)(2)

7. 中央建筑工程部张家口建筑工程专科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建国路即现在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老校区。1950年建校。1953年学校一分为二,大部分迁到北京西直门外新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在总部在北京大兴区建新院)。

8. 河北地质学院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上堡明德北街原华北地质局大楼及院内,归河北省地质局领导管辖。1960年困难时期该地质学院被解散下放瓜分。

9. 张家口蒙藏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元台子西端和永丰后街交汇的长胜街一带路西。中华民国年间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家级的“蒙藏委员会”在全中国共建了两所蒙藏学校:北京蒙藏学校和张家口蒙藏学校。新中国建国后北京蒙藏学校划归国家民族委员会领导。1952年扩建成中央民族学院,就是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张家口蒙藏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张家口市搬迁到呼和浩特时该校人员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一块带走到归绥市去筹办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所大学“内蒙古大学”。在张家口市留下的原校址最后被改为一所普通中学,即现在的张家口市第十五中学校的前身。

10. 华北白求恩医士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师范街和中学街的东端长清路马路东侧。由晋察冀边区政府在张家口市设立,。察哈尔省被撤消后迁到石家庄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卫生学校。后来北京军区将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学专科学校。再后来升格为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学院。

11 蒙疆师范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鱼儿山下现在的建国医院和制药厂一带。由三座楼房和平房组成。该校只招女生不招男生。招生范围很广。全部住校。食宿衣服等全部免费。管理制度严格。张家口市人对其简称“女师”。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为察蒙师范学校。1952年察蒙师范学校被撤消,大部分人员和学生被并入察哈尔省立张家口师范学校,其余人员下落不明。

12. 察哈尔省立张家口师范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西坝岗街路西市第一医院斜对面。该校招生范围很广,但只招男生不招女生。由于管理制度严格。张家口市人戏称“二劳改”。国家困难时期下放给张家口市,就是现在的张家口市第二中学校。山西省军区少将司令员就是该校毕业生。

张家口有几所大学(张家口市曾经的辉煌的大学和一些消失的学校)(3)

13. 张家口市师范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明德北街的师范街上,南大门座北朝南开在师范街上,西大门座东朝西开在明德北街上。该块地方现在是医学院的老宿舍区和其他多个单位占用。这是张家口市市区内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师范街因此而得名。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兵指挥学院

位于宣化区城内的西北角炮兵城。属兵团级。第一任院长是刘伯承元帅。由苏联帮助于1951年建院,当时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炮兵学院。落成仪式暨开学典礼时,朱德总司令率领全军各位元帅和各兵种负责人都来此祝贺和参观指导。盛况空前。现在该院已经变成一个训练基地。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高级通信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北门外。1950年建校。直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后来迁到湖北省武汉市升格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通信指挥学院。仍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目前也是一个训练基地。

16. 宣化地质学院

位于宣化区皇城桥。1950年由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地质部投资所建,当时叫宣化地质学校。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地质工作者。原在宣化的地质学院旧校址现在被“宣化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所占使用。

17. 河北宣化师范学院

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洋河南镇。历史悠久,是河北省最早的师范学院。想当初河北省省会在北平市(北京市)时,由河北省所建,一直归河北省所有。河北省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河北省政协原主席刘永瑞就是从宣化师范学院毕业的。文化大革命后全部迁到省会石家庄市更名为河北师范学院。

18. 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沙岭子镇。历史悠久。原名察哈尔省实业学校,1923年建校,是河北省最老的农业院校。察哈尔省、河北省农业系统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和骨干力量几乎全部是该校的毕业生。现在该学校被并入张家口市的综合大学河北北方学院。

19.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五一路北侧)。1954年建校。在即将升格为师范学院的前夕被并入现在张家口市的综合大学“河北北方学院”。

20. 宣化师范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历史悠久,过去名气很大。历史上又称直隶省宣化师范学校。清末民初该校送出多人到日本去官费留学。学成回国后成为国民党的元老和多位省长。现在宣化师范学校发展重组合并为“宣化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口有几所大学(张家口市曾经的辉煌的大学和一些消失的学校)(4)

21. 张家口市财贸干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杨家坟)。该学校历经动荡易名。终因体制机构改革混乱,经济建设停滞不前,于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解散。

22. 察哈尔省供销合作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上堡古宏大街的东端路南金凤大厦的斜对面)。中央撤消察哈尔省建制时也被同时撤消。

23. 张家口市财经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宝善街)。校长张新华。专业特长是工业会计与成本核算会计、商业会计。现在已并入张家口学院。

24. 张家口市职工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永丰前街路北。专业特长是医学检验与高护以及医务在职职工的进修培训。现在已并入“张家口学院”,成为一个该学院有特色的重点发展的独立学院。

25. 张家口大学

张家口市市属高校。简称“张大”。三年制专科学校。以文科为主。1973年由张家口市教育学院、张家口市广播电视大学和张家口市函授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张家口大学”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西豁子街西端路南。原主校区被“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所占用。现在已并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26. 张家口工业交通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沙岭子镇。属于中等专业学校。为张家口市全地区的20个县区培养了不少人才。张家口市20个县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大多数是从该校毕业的。现在“张家口工业交通学校”已经全部并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内。

27. 张家口农业机械化学校

位于张家口市沙岭子镇。属于中等专业学校,是河北省第一所农业机械化学校。“张家口农业机械化学校”为张家口市全地区的20个县区培养了不少人才。张家口市20个县区农口的各级领导干部大多数是从该校毕业的。现在张家口农业机械化学校已经全部并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内。

28.柴沟堡师范学校

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校址在怀安县柴沟堡镇柴怀路柴师巷1号。成立于1935年9月,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师范学校。建校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共培养各类人才达两万多名,主要为张家口地区教育战线培养了大批教学骨干和行政干部。2004年7月,原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张北分校、柴沟堡分校、宣化区职教中心四校合并,组建新的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9月学校搬迁到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