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在老家过元宵节了,偶然得了次机会在老家过,很是欣喜,想着该会很热闹,可结果却令我很失望。

元宵节为什么要开所有的灯(元宵节的灯笼什么时候开始亮的)(1)

古代元宵节

还记得小的时候,正月十三十四,街上的人都摩肩接踵,买烟花爆竹,买香烛灯笼。所以那个时候尘土的大街上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到了晚上,此起彼伏的烟花相继升空,千家万户的灯笼与月空交相辉映。

可是现在,柏油马路的大街上找不到一处售卖烟花爆竹的,寥寥几个灯笼商家挂着的也很少有人问津,到了晚上,夜空还是如以往一般沉寂。

元宵节的灯笼呢?他们什么时候亮起来的?什么时候又灭了?

元宵节的形成由来已久,很是漫长,始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东汉佛教的进入推动了元宵节普及天下(永平年间,为了弘扬佛法,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到了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兴盛,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已成天下共识,及至隋亡唐继,元宵节终于成为了法定节日。文人墨客的诗词更为元宵节赋予了一层深厚的文化底蕴。

元宵节为什么要开所有的灯(元宵节的灯笼什么时候开始亮的)(2)

宫灯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卢照邻,张祜、李商隐等都不吝词墨。

到了宋代,随着中华古文化达到顶峰,元宵节更是备受喜爱,它不仅仅是祈福、热闹的代名词,更是爱情的节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当然,它也多了人生探索的味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有思国怀乡的心情,“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元明清文化虽不似唐宋灿烂辉煌,可人们对待元宵节的热情也丝毫不减。直到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发富有了,可精神生活好像越发空虚了,对节日的冷淡态度越发严重。

尤其是新生代的人们,对节日冷淡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这里面原因很多,有人说压力大没精力关注这个,有人说国家禁令太多没意思了,可更多的还是人们越发认为这个节日可有可无了。于是他们不再愿意出门,想让孩子们三五成群提着灯笼出去玩更是不可能的。

持续几千年的节日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心寒,这个节日不好吗?不比什么感恩节、圣诞节更值得庆祝吗?更有甚者,它到现在还不是法定节日。

元宵节为什么要开所有的灯(元宵节的灯笼什么时候开始亮的)(3)

元宵节烟火

元宵节的灯已渐渐熄灭了,趁着它还有余温,我们应该让它重新绽放光芒,别再等到别国抢走了它再嚷嚷着什么盗窃。

强烈建议有些省份废除全域禁放烟花爆竹的法令。国家也应将元宵节立为法定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