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的父子家族都是非常著名的诗人,案例并不算很多。三国时期的曹操家族算一个,曹操,曹丕和曹植都是当时很有名的文学家。1000年以后的北宋,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备受文曲星宠爱的家族。

苏轼离别诗全文(送别亲兄弟出使他国)(1)

那就是苏轼家族。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更难能可贵的是,和当年曹丕和曹植之间兄弟不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宋的苏轼和苏辙兄弟之间却是兄弟情深。

我们今天时常吟咏的那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苏轼写给弟弟的一首词。那首词千古流传,不单单是因为在其中表达出了国人对于中秋节的美好祝愿,还因为其中浸透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苏轼离别诗全文(送别亲兄弟出使他国)(2)

公元1089年,当时的苏轼已经54岁,此时的他正在杭州担任知州。有一天他接到消息,在京任职的弟弟苏辙即将出使契丹。当时北宋和契丹之间存在交集,但是彼此间也并不是十分友好。所以苏轼写下了这样一首古诗劝勉弟弟,表达出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苏轼离别诗全文(送别亲兄弟出使他国)(3)

这首古诗的题目就是《送子由使契丹》,“子由”就是苏辙的字。在这首古诗的一开始,就呼应题目,“云海相望”说明自己和弟弟相隔之遥远。但是毕竟兄弟情谊在,必须要写下这样一首古诗为他壮行。

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对于弟弟的不舍之情。但是毕竟苏轼内心旷达无比,而且苏辙此行同样不可避免,所以不必如小儿女一般泪洒离别。

苏轼离别诗全文(送别亲兄弟出使他国)(4)

接下来的两句古诗就是表达劝勉之意。“驿骑凌风雪”写兄弟此番前去他国,一路上鞍马劳顿是不可少的,而且此行的目的除了两国之间交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形象,让契丹了解大宋王朝的“凤麟”之才。

所以这两句古诗极力推崇苏辙的风范,地位之高才能显现出大国风范。而后的两句古诗,表达嘱咐之意。你在契丹的“沙漠”之地,千万不要忘却“清禁月”汴京之地的月亮;也更不要忘记远在杭州的哥哥我。

苏轼离别诗全文(送别亲兄弟出使他国)(5)

最后一句则是表达期望对方早日归来的盼望。如果对方问你“家世”之事,千万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因为我们父子三人在京城博得大名而自满,一定要小心谨慎,以早日回归为盼。因为在当时,契丹曾经有过扣押宋朝使臣的经历,所以说是在这里不免表达出担忧之意。

苏轼送别苏辙出使外国,这首古诗表达出了他非常复杂的情感。而在其中所表达出的兄弟情谊,更值得今天的我们细细琢磨。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