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通勤如何坐地铁,年轻人知道;下班吃饭如何点外卖,年轻人知道;放假回家如何坐高铁,年轻人知道。城市里涉及衣食住行的常识,年轻人都知道。

可最近一位博主却凭借这些“常识”短视频,火了。

01

她的短视频没有酷炫的剪辑特效,没有奇特吸引人的话题,就是简单呈现一些日常生活中会面临的事。

对有的人来说是无聊的流水账,而对有的人来却是扎实的干货、实用的科普。

星巴克早餐可以带上高铁吗(去星巴克需要人教)(1)

猜想一下,需要这类“常识”的人大概会是哪些人?

是准备从十八线小城市进入大城市的准大学生。

在他们过去的生活里,不需要出远门,所以不知道怎么坐高铁。不能够吃“垃圾食品”,所以不知道怎么点麦当劳。更没有地铁,所以不知道怎么乘坐。

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终于跳出原有的生活圈,去见识一下向往的大城市,这些视频很有必要。

是鲜有机会踏足大城市的中年人。

前不久,一位女士记录父亲第一次坐地铁的视频让无数人泪目。视频中的父亲,眼神闪躲但又好奇,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紧紧跟在女儿的身后。

这位父亲很幸运,在陌生的事物面前,有家人的陪伴。可还有不少中年人需要一个人去面对类似的情况。

时代快速发展,新的生活方式快速普及,总有人不适应,总有人跟不上,这就是“常识”短视频存在的意义。

城市里,不止有紧跟潮流的青年人。

02

不是所有人出生就在大城市,顺其自然地适应着快捷的生活方式,理所应当地享受着一切的便利。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初到大城市的尴尬情况。

他第一次走进一家连锁拉面店,看到菜单上随便一碗面都要三四十块钱,第一反应是“被宰了”,于是他拉起朋友跑了出去。毕竟他在老家的时候,一碗面最多七八块钱。

面对陌生的事物,人总是容易感到无所适从,感到焦虑紧张,但不希望表现出来。

星巴克早餐可以带上高铁吗(去星巴克需要人教)(2)

去星巴克点单如何装作熟客?心理建设必须要做好:“咱们想喝咖啡就直接进,不要觉得它是多么高级,不敢去的地方。”

去海底捞吃火锅如何避免尴尬?点四宫格的锅底,要一个大碗盛汤。不要在意菜是先下生的还是熟的,怎么吃或者吃多少都不用管,只要菜熟了能放进肚子里就可以。

去电影院看电影如何保持镇定?先通过第三方APP买票,去到影院可以不用通过前台取票,而是依靠买票时生成的二维码去取票机取票。找座位也不需要从第一排开始数数,通过脚下楼梯以及座椅上的编号就能轻松找到。

害怕露怯,是这类视频爆火的底层逻辑。

03

在这位博主的短视频里,没有居高临下的口吻,只有耐心讲解的尊重。

她让更多人知道,那种“手不知道往哪放”的尴尬不会被嘲笑,只不过是生活经历的不足,没什么可笑的。

星巴克早餐可以带上高铁吗(去星巴克需要人教)(3)

看视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十万人,需要同样“常识”的人聚集在一起报团取暖,除了获得知识,更获得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城市是陌生人的社会,但关键是互助、包容,我们应当对每一个踏入城市的人报以善意。

不仅仅注重物质,更要成为“精神上的城市”,让人摆脱那种被城市吞没的窒息感和被时代抛下的无助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