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马晋一

【一】

相较于自初生伊始便麻烦不断的魔童弟弟哪吒,木叉(又称木吒)的人生似乎要安分不少。

名著《西游记》里,他的本职工作,大抵便是充当观音菩萨的贴身护卫,诚如小说所述,“惠岸乃托塔李天王第二个太子,俗名木叉是也,乃(观音)菩萨亲传授的徒弟,不离左右,称为护法惠岸行者”。

正是因为自幼随同菩萨修持,木叉颇懂得人事规矩。譬如取经团过号山之时,曾遭混世小魔王红孩儿伏击,孙悟空无可奈何,便央求菩萨出马相助。碍于红孩儿顽劣,常常不按常理出牌,菩萨为稳妥起见,令木叉去李天王处借得“天罡刀”一套,以便制敌。且看原著描述,“惠岸领命,即驾云头,径入南天门里,到云楼宫殿,见父王下拜。天王见了,问儿从何来。木叉道,师父是孙悟空请来降妖,着儿拜上父王,将天罡刀借了一用。天王即唤哪吒将刀取三十六把,递与木叉。木叉对哪吒说,兄弟,你回去多拜上母亲,我事紧急,等送刀来再磕头罢。”

按理讲,借着公出机会返家,见一见家中老母,寒暄几句,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木叉因公务在身,断然不愿染指公器私用之嫌,可见行事清明。当然,他能区分公事和家事之秉性,但凡是领导都很喜欢的。

观音为什么能降服红孩儿(观音麾下头号高手究竟是谁)(1)

【二】

业务素养强的木叉,无疑是观音最偏爱且信任的门人。

当年在灵山盂兰盆会上,如来佛祖亲自开启了西天取经计划,并指令观音为项目推动人,也给了三个“指标”,要求她物色技术过硬、思想合格的妖精,配合内定的取经人(金蝉子)完成任务。

观音一路东进物色人选,自然要遭遇不少剪径的妖精。木叉便是菩萨形影不离之人,其间也出了不少力。譬如途径流沙河时,河里盘坐着天庭前卷帘大将沙和尚,魔性大发,正待吃人,“那怪物手执一根宝杖,走上岸就捉菩萨,却被惠岸掣浑铁棒挡住,喝声休走,那怪物就持宝杖来迎。两个在流沙河边,这一场恶杀”,又如过福陵山时,前天蓬元帅猪刚鬣正在山间饿得慌,正待找寻猎物,“他撞上来,不分好歹,望菩萨举钉钯就筑。被木叉行者挡住,大喝一声道,那泼怪,休得无礼。两个在山底下,一冲一撞,赌斗输赢。”

当然,依观音的身手,降服已然妖性缠身的猪八戒、沙和尚断然不成问题。但菩萨毕竟尊贵,自降身价同妖精交手,固然是有失身份的。而这些脏活累活,由木叉包办自然是最好选择。

有意思的是,早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木叉也曾在观音的授意下,同他有过交手。如此算来,木叉似乎成了和取经团三位师兄弟均有单挑经历的佛门弟子了。

观音为什么能降服红孩儿(观音麾下头号高手究竟是谁)(2)

【三】

木叉尽管在《西游记》里专一而低调,一直充当观音贴心小马甲的角色。但在各宗神话样本里,他的社会关系其实略有差异。

《西游记》里,木叉行者自幼便跟随观音菩萨修持,而在《封神演义》之中,木叉的师授关系,则移接到了普贤真人门下。和社会关系不同,木叉的家庭系谱似乎并不存在太多异议,诚如《三教搜神大全》,一书所载,“(殷)夫人生下长子君吒(金吒),次木咤(木叉或木吒),帅三胎哪吒”,在李家三位公子中排行第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说法并无二致。

更有趣的是,在某些民间传说里,木叉事迹似乎又同唐朝一位名叫僧伽的高僧发生了关联。譬如,《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就有关于僧伽以及其弟子木叉、慧俨、慧岸的记载。其中对于木叉如下记载:“弟子木叉者,以西域言为名,华言解脱也。自幼从伽为剃弟子,然则多显灵异,于今侍立(僧伽)于左,若配飨焉。”由此可见,“木叉”这个神话人物的历史原型,或为西域之人,他自幼便随着僧伽修行,也因僧伽而名显。

观音为什么能降服红孩儿(观音麾下头号高手究竟是谁)(3)

【四】

木叉的神迹似乎沾了师父僧伽的光。

僧伽同古代众多高僧一般,因为宗教宣传或者其他民间活动的需要,事迹渐渐被神化了,并被冠以泗州大圣的名号(其生平主要事迹发生在泗州一带)。譬如《泗州大圣明觉普照国师传》等书籍,除却记载了他真实的历史活动,也对其生前生后的灵异事迹进行了延展。其间最为出名的便是除水怪事件了。譬如《录鬼簿》里,就曾收录了《木叉行者降妖泗州大圣锁水母》一文,文中大概描述了木叉协助师父泗州大圣降服水怪的故事。看得出来,此时的木叉应该有了一些特异功能,至少,是有降妖伏魔的本事。《西游记》里的观音,之所以带着木叉一路东进,除却因他忠心的缘故,也看中了他是降妖的一把好手。

值得一提的是,木叉的事迹虽脱胎于泗州大圣的传说,实质却成型于《西游记》。随着民间流传的异化,僧伽或成为了观音的化身,抑或因观音点化成圣。如此一来,木叉也名正言顺地归于观音菩萨门下。民间又将木叉、惠岸等弟子的故事进行了杂糅,捏成了一尊人物,故有了惠岸行者木叉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