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家乡文化# 千年古县修武县境内的国家5A级景区云台山的最高处,当地人称小北顶,也是王维的著名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小北顶的山巅有一座玄帝宫。 南顶武当,北顶云台,都因崇奉真武祖师而闻名。北顶的真武祖师庙叫玄帝宫,位于茱萸峰极顶,庙观几乎占据了整个峰顶玄帝宫的前身为玄元庙,始建于唐。唐高宗李治追封道家创始人李耳为太上老君玄元皇帝。至唐玄宗李隆基时,分别于开元十年(722年)和二十五年(737年)两次下旨,命东西两京和各州县各建一座太上老君玄元庙。茱萸峰上的玄元庙就建于此时。唐代“大历十才子”之首钱起曾登临玄元庙,并写下了《夕游覆釜山因登玄元庙》一诗。其诗云: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州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

倘把浮邱袂,乘云归故乡。

云台山玄黄宫(云台山巅34)(1)

宋代以后,此庙改祀真武大帝,观名也被改称为玄帝宫,又名玄帝观。此后历经金元明清至民国,玄帝宫香火都十分旺盛,一时被号称为“北顶”,与武当“南顶”并称。此庙于“文革”期间遭到毁坏,1992年进行了修复,2004年开始进行扩建。玄帝宫现在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主殿是真武殿,后殿是玉皇殿,东跨院是甲子殿,西跨院是老母殿。

云台山玄黄宫(云台山巅34)(2)

真武殿,殿内塑3.45米高的真武大帝铜坐像,这是目前全国最高大的真武大帝铜像。真武披发仗剑上坐,足踏龟、蛇,周公和桃花左右侍立,瘟神、马王、刘挺、赵公明两厢侍卫。真武大帝相传为玉皇大帝的三分魂,在人世间历经十世投胎轮回,最后苦修四十二年成为主掌北方的神仙。地下俯伏的龟、蛇,是真武苦修时舍去的胃肠。周公和桃花在这一带的民间有很多传说,俗称“周公案,桃花破”,说的是相士周公精通太极八卦,常用邪术害人,却总是被技高一筹的农家少女桃花施法破解,两人互相斗法不休,后来被真武收为幕佐。两厢的瘟、刘、马、赵,原是真武下界收伏的七十二妖头领,真武统摄元武之位后,便成了他的站班侍卫。真武殿的东配殿为财神殿,供奉比干、赵公明、范蠡三位财神;西配殿为娘娘殿,供奉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眼光娘娘三位女神仙。

云台山玄黄宫(云台山巅34)(3)

玉皇殿即玄帝宫后殿,供奉玉皇大帝。楼上主殿为三清殿,供奉着道教的三个最高神,中间是玉清元始天尊,即盘古氏,也称元始真人。相传他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住天界玉清仙境;居西为太清道德天尊,即老子,也称太上老君,为道教禅师,住天界太清仙境;居东为上清灵宝天尊,也称上清真人,相传他总管学道之人的名册及住在三天的神人万仙,住天界上清仙境。 甲子殿在玄帝宫东跨院。该殿供奉六十个甲子神。《文昌大洞仙经》云:“甲子先天地而生,天皇氏所起,十天干十二地支,后疱牺氏作自甲上起。”谓东方甲者,乃万物之始生,木德之盛,故以甲始十干。中国自古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纪年,按照人生六十年为一个轮回。道教认为,人的一生命运都与自己出生时间对应的甲子神有关。

云台山玄黄宫(云台山巅34)(4)

老母殿在玄帝宫西跨院,又称十三神仙老母殿。居中供奉西王母,即金母元君。相传,西王母是天地之初由西华妙气所生,姓缑氏,主阴灵之气,治理西方,又因西主属金,故又称金母元君。道教认为,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全归王母门下。其余十二个神仙老母按照十二地支排列,掌管着世间相应属相之人的生死祸福。

云台山玄黄宫(云台山巅34)(5)

自古以来,修武及周边邻县百姓有三年一期朝拜“南顶”,一年一期朝拜“北顶”之俗。如今,石砌台阶,让游客和信众少了古人的登顿之苦,过了灵关,爬上天梯,宏阔一新的玄帝宫即呈现在眼前。玄帝宫占据了整个茱萸峰顶,形成了山即是庙、庙即是山的天工与人工完美结合的奇观。

云台山玄黄宫(云台山巅34)(6)

在玄帝宫极目四望,但见脚下云霭蒸腾,群山起伏,不仅可以体会到杜甫吟泰山时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的豪情,更能感受到钱起吟咏此峰时“倘把浮邱袂,乘云归故乡”的仙情。在这里,人们会真切地感受到云台山的名字名副其实:山下是云,山腰是云,山顶是云,天空是云。云雾缭绕之中,金碧辉煌的玄帝宫,仿佛就是仙界的一座神殿。正因为有了玄帝宫,云台山也就成了闻名天下的真武圣地、道教仙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