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9日讯“谭老师,能不能再帮忙给孩子推荐一些适合他的书?”“谭姐姐,宸宸写作文写不出来,很是自责,一直在哭……您说怎么办?”“谭老师,我妈气不顺,刚跟我爸吵完,又盯上我了,唉……”这个暑假,年过五旬的谭绍容没有闲下来,肩上挑着武汉十一崇仁初级中学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担子”,她随时通过微信和QQ,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为家长、学生“开方子”。

小学语文知名教师(武汉这位语文老师的QQ空间亮了)(1)

学生们跟最爱的谭老师合影。

朴实文字架起“心之桥”

走进谭绍容的QQ空间,真诚朴实的文字沐浴心灵。从教33年,以情感人、用心育人是她为人师表的原则。

“孩子,你很勇敢,也真坚强,看到你依然如故的笑容我真开心,但偶尔表现出的伤心也映在我的眼里,疼在我的心里……现在唯一可能会要求你的只有你的父亲和我,你爸爸工作太忙,……所以,你必须学会要求自己,必须依然健康快乐,必须成长……如果愿意,我一定是你成长路上永远的‘妈妈’‘老师’和‘朋友’。”

这是谭绍容写给家庭突遭变故的学生豆子(化名)的一封信。回想起那段伤心难过的日子,已经毕业的豆子最感激的是谭绍容老师的陪伴,“真的数不清了,多少次面对面交流,多少次家访,多少次带着我散心,还有文字交流,是谭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帮我走出了阴影,重新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

“每次读到你妈妈的话,我都很感动。能有这样一个妈妈,你应该很幸运,很幸福,你也应该更努力,更上进。目前,你的学习依然处于很懈怠的状态,比如语文课笔记不完整,数学的试卷订正也偷工减料……”

小学语文知名教师(武汉这位语文老师的QQ空间亮了)(2)

谭绍容老师给学生豆子(化名)的信。

这是家校联系本上,谭绍容写给学生和家长的留言之一。几十年如一日,无数个家庭在谭绍容的谆谆教诲中,亲子关系得以缓解,孩子们学会了感恩,也找到了学习努力的方向。

“***同学笑眯眯地擦黑板、然后笑眯眯地收拾黑板下面的众多粉笔灰,接着笑眯眯地收拾讲台,最后笑眯眯地去倒垃圾。”“笑眯眯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吧,你一定会有快乐的收获!”令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还有每天中午谭绍容在黑板上写给同学们的“美言”。一学期一百多天,天天如此。放大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美言传达富含哲理的细心引导,让他们在真切感受中一天天明白事理,长大成人。

小学语文知名教师(武汉这位语文老师的QQ空间亮了)(3)

谭绍容在黑板上写给同学们的“美言”。

“以前当班主任时,每周一早上还要发表‘谭老师一周寄语’,都是从学生们一周的表现中记录下来的真实故事,以此作为教育引导的契机。”谭绍容笑着说,她选取的是具体而微的事例,写的是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的是真挚动人的情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就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小学语文知名教师(武汉这位语文老师的QQ空间亮了)(4)

小学语文知名教师(武汉这位语文老师的QQ空间亮了)(5)

小学语文知名教师(武汉这位语文老师的QQ空间亮了)(6)

小学语文知名教师(武汉这位语文老师的QQ空间亮了)(7)

多年来,谭绍容老师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与学生、家长架设“心之桥”。

“链条式”积累点燃学习激情,教人求真

打开谭绍容的电脑,如同打开了一个“百宝箱”。每一学期多达数十篇阅读训练和十来次的作文训练文档。每一篇阅读都是她密密麻麻的阅读笔记,再加上学生各种个性化理解的收集、分析和点评;每一次作文训练从审题立意到选材表达,再到学生例文分析,优秀作文整理,形成一个完备完美的逻辑链条。

“不用想着套路,不必刻意追求立论的高度,不要拘泥于布局谋篇,不用焦虑素材的取舍,不要去想会得到多少分数。只要真实,写出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就是最好的素材。”连续三届在楚才作文竞赛中“喜提”一等奖的学生金奕诺十分感激谭老师一路的悉心指导。

金奕诺说,谭老师的教学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七年级刚入学时,谭老师在教大家写作文时说道:“作文要先谈‘入格’再谈‘出格’。”“格”是大家总结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一般逻辑框架,从审题立意,到选材构思,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实践,大家渐渐对写作有了真正的认识。接下来的作文训练走进了谭老师最喜欢的自由创作阶段:“我手写我心”。谭老师爱和同学们一起听雨声,看彩虹,讨论楼顶水池里的小乌龟,说楼下健身器材处的小故事;更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一起探讨时事新闻、国家大事。从此,他的作文有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顺利“出格”,有了自己的特色的作品。而且谭老师从来不主张背范文,也不读中小学生作文选,她建议同学们广泛阅读,想方设法地丰富生活体验,鼓励大家说真话,各种形式自由表达。

小学语文知名教师(武汉这位语文老师的QQ空间亮了)(8)

谭绍容老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

2021年9月,谭绍容创办了“小荷尖尖文学社”。该文学社秉承“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的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社员们将书本知识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用充满智慧的眼睛观察社会,用灵巧的双手、童趣横生的笔触赞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热情讴歌身边的好人好事,在校内外获得了众多“粉丝”。

“不可否认,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双减’背景下,让孩子们能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老师不得不给自己做‘加法’。学生事半功倍的学习背后是老师事倍功半的精心准备。”谭绍容说,轻负高效、轻松愉悦学语文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于是,她对自己设定了一个最朴实严格的要求:让每一节语文课高效生动,让每一项语文作业有趣有用。

脚踏实地,必将桃李芬芳。多年来,谭绍容所带班级成绩各项指标一直在全区遥遥领先,所带学生在各级各类各项语文竞赛中屡获殊荣。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舒晓庆 王雯婷 实习生胡明子)

【编辑:王戎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