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年,东汉王朝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敌人——太平道。太平道是道教早期教派之一,在东汉灵帝时期,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他利用《太平经》传播道教。

十余年间,徒众增至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张角把各地的太平道信徒按照军事组织编制为三十六“方”,在184年一月举事发动了黄巾大起义。

虽然起义被镇压,但是汉王朝却再也无法恢复元气。各地方官和将领们趁着镇压起义的机会扩充实力,纷纷摇身一变成为军阀土皇帝。

凉州军阀董卓率军进入首都长安把持朝政,由此引发了传奇女间谍貂蝉的传说。

半真半假的3个三国故事(半真半假的3个三国故事)(1)

中国人几乎人人都知道董卓、吕布和貂蝉之间的八卦故事,全赖一本《三国演义》塑造出貂蝉这位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间谍形象。

故事中的貂蝉是大臣王允府中一个深明大义的舞女,为了帮助国家铲除奸臣而舍身做间谍,老王先是把貂蝉许配给小吕,旋即又将她奉送老董,再向上门讨说法的小吕说是老董硬抢的。

于是吕布站在为国除奸的道德制高点上,成为反董一党的内应。由此看来,真正的间谍是吕布才对。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著名的集间谍、反间、诈降、苦肉计等诸多诡计于一体的著名事件,那就是火烧赤壁中黄盖的故事。

当北方基本上归于一统后,志得意满的曹操发动了南征。

他给孙权的信件上写着“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于吴的意思并不是老曹打算邀请小孙打猎玩,而是我带着80万军队来灭你的意思。

这是一封恐吓信,但是效果不佳。孙权还是与刘备合作在赤壁大破曹军,从此后三足鼎立之势渐渐成形。

在演义版的赤壁之战中策划放火的幕后黑手是周瑜,纵火者则是黄盖。为了让曹操上当受骗,他俩合伙演了一出苦肉计给曹操派来的间谍蔡中、蔡和看,随后又派遣间谍阚泽送诈降书给曹操。

曹操在等到自己间谍的报告后确信黄盖是真投降,完全忘掉了不久前中周瑜反间计砍掉蔡瑁、张允脑袋的教训。最后黄盖一把烧掉了曹操祖国统一的伟大理想,成就了又一段间谍史上的传奇。

不过历史上的黄盖虽然诈降却不曾挨打,要是黄盖真被周瑜派人揍一顿,他那把老骨头还不一定能撑得住。曹操更没有派遣蔡中、蔡和去做间谍,因为这两个人是不存在的虚构人物。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黄盖写信给曹操表示曹军势大,江南必定失败,所以自己愿意投降,站在胜利者这一边。以曹操自己的经验而言,当年在官渡之战中他手下也有不少官吏暗中写信给袁绍约定投降,所以他认为黄盖投降是识时务的自然之举。

而且以曹操的狡猾竟然没要求黄盖先送人质作保证,这也是骄兵必败。此外,著名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也是虚构的,但是这段演义中的故事却被1400年后一个少数民族首脑依葫芦画瓢地重演了一番。

三国时代战乱频繁,各个割据势力都注意使用间谍来搜集情报,甚至是对敌方首脑发动斩首战。

三国末期的蜀汉就发生过一件事,253年正月新春,继诸葛亮和蒋琬之后的第三任执政者费祎在其驻地葭萌关举行新年酒会。

就在大伙喝得痛快之时,左将军郭遁忽然拔出佩剑刺杀了费祎。几个月后魏国发布命令表彰间谍郭遁,并且抚恤他留在魏国的亲属。看起来这是一起魏国对蜀汉发动的成功斩首战,不过其中疑点很多。

首先是魏国反应奇怪,正月事发,八月才表彰。这种反应速度太慢了些,更过分的是把“英雄”的名字都错写为郭修。如果真是疏忽导致的话,可真是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这个表彰更像是魏国听说此事后借机往自己脸上贴金,同时恶心蜀汉。

何况郭遁的来历古怪,他是魏国凉州西平人,在蜀汉大将姜维率军进攻魏国边境时被俘降蜀,后来一路升迁到左将军之职。

如果是故意被俘的话,魏国又如何得知蜀军的进攻时间和地点好安排间谍被俘呢?而郭遁此人名不见经传,却在蜀汉一路升迁,似乎是有人暗中提拔。

其次是费祎之死对魏国并不是什么好事,费祎执行的是休养生息路线,拒绝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

虽然姜维以继承诸葛丞相北伐遗志自居,屡屡要求出兵魏国,但是总遭到费祎的压制。费祎死后,姜维当政。姜维年年兴兵北伐,魏国每年都被骚扰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最后我们来看看费祎之死的直接受益者是谁——姜维。

半真半假的3个三国故事(半真半假的3个三国故事)(2)

《三国志》中记载着姜维在费祎的压制下郁郁不得志,而费祎死后姜维升任大将军,屡次率大军数万人北伐。更何况史书对姜维有“(姜)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的记载,那么郭遁是否也是一个被姜维收买的死士呢?

这起古代间谍刺杀案件早已成为一本糊涂账,后人的推测也改变不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结局。

姜维是个忠臣,他一生清廉、家无余财,只娶了一个妻子,没有侍妾。他唯一渴求的就是建功立业,希望通过北伐来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但是蜀国的国力本来就是三国中最弱的,经过姜维的连年用兵,国力枯竭,再加上国内政治混乱,终于被魏国一举消灭。

姜维在皇帝刘禅投降后仍然试图复兴蜀汉,他与魏将钟会交好,打算调唆钟会造反,驱逐魏军出蜀,然后再杀掉钟会迎接刘禅复辟。

可惜他壮志未酬,与钟会一同在未遂的叛乱中身亡,他的家族也被魏军杀尽。无论演义中的姜维还是历史中的姜维,都是一个悲剧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