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泱泱大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很多文化习俗,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姓氏,作为家族传承的标志,姓氏延续上千年,如今俨然成为华夏文化最具有标志性的一个符号。
据研究,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而且我们的姓氏也是根据上古八大形式演化而来,随着时代发展,如今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这个皇室的人基本上都是满族人。
但是在清朝灭亡后,这些爱新觉罗氏都改为汉姓,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很有可能不是汉族人,而是清朝的皇族后裔!
爱新觉罗,源于早期女真族,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gioro为首领之意。
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
- 从后金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
- 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
- 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
- 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
- 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
- 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
不过在296年中,爱新觉罗的子孙有大量妻妾,因此孙子的数量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长起来,如今,爱新觉罗一族已经有30万人以上。
但是在清朝灭亡后,爱新觉罗氏的人都不敢再姓爱新觉罗,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民国时期如果还是满族姓氏,很难找到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人都冒称自己是汉族人。
在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曾写到:“从那时起,爱新觉罗的子孙纷纷改姓汉姓,姓了金、赵、王,我的父亲(注:也就是晚清摄政王载沣)在天津时,报的户口就姓王。”
01金姓
爱新觉罗改用最多的一个姓氏就是“金”姓,比如:川岛芳子,他是肃亲王善耆第十四女,她的本名为爱新觉罗 显钰,她的汉名就叫金碧辉。
为什么要改为金姓呢?因为“后金”是爱新觉罗先祖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是清朝的前身,因此姓金是很容易理解的。
02赵姓
赵姓是《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氏,爱新觉罗氏之所以姓赵,原因是人们觉得“觉罗”是满族人对汉族姓氏“赵”的翻译。
这些人认为,努尔哈赤之所以姓赵,应该从宋朝说起,当时女真人为给自己家族增光,所以就让徽钦二帝在自己的族中留了后。他们还认为明朝北方地区流行的童谣也能佐证。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如今只能看作是“猜测,”毕竟研究历史需要通过多方考证和文物的发掘来确认,在没有任何依据情况下只是猜想。
03王姓
王姓中国一个大姓,来源也非常复杂,很多王姓都是各个诸侯国的王族后裔,相传,周文王第15个儿子叫毕公高,他的后代因为自己是王族之后,就改称为王。
比干姓子,是王族,他的后代改过很多姓,其中有些因为自己是王子、王族,就改姓王。
由此可见,“王”姓暗含着“皇帝”的意思,同时也是一个大姓,易于隐蔽。所以爱新觉罗氏改为“王姓”,意图也显而易见。
如今,生活中很多的知名人物都是爱新觉罗的孙子,比如:启功老先生,他自称姓启名功,但是实际上,他按照族谱属于雍正的九世孙。
雍乾道咸和溥仪都曾为自己的后人定下过字辈,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一直到文,“启”正好是第九代。
随着清朝灭亡,爱新觉罗的子孙已经散落到了全国各地,有的人也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不过由于现代婚姻关系比较复杂,自然也就没有血统纯正一说。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