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精要

本章主要内容是光的折射及凸透镜成像规律,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为主,是中考的难点

复习建议:

1.会辨别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

2.会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3.要牢固掌握透镜的有关概念:(1)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

4.要从光的折射规律的角度来理解凸透镜对光线

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5.掌握透镜的三条光线的画法,在作图时要注意

光路可逆的应用,

6.对近视、远视以及矫正的方法一定要结合光路图加以理解。

中考热点透析:

本单元是中考必考的一个重点,命题方向及要点如下:

1.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一些现象是考试的一个方向,通常与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所成的像同时考查,常以选择题和作图题形式出现;

2.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光路图;常以选择题、作情题、实验探究题为主,分值为3~6分;

3.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另一个考查的重点,出题形式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并重,选择题多以凸透镜的实际应用为主,常以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之类的问题现现;填空题多结合实验探究,探究的内容离不开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

考点精析考点一、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科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人射m,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现象

(1)水中物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

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人射角造成的,人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

(2)岸上物变“高”:是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造成的,人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

考点二、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淀、紫七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它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条光带叫光谱.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色的主原色是品红、黄、青;色光三原色混合为白色,颜色三原色混合为黑色。

(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2.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主要特性是热

作用.主要应用有:红外测温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烤箱、红外遥控(遥感)等.

(2)紫外线

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易使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具有荧光效应,可以进行防伪.

3、眼睛与眼镜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外界物体发出反射或拆射的光线进入眼中,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所成的像都落在视网膜上一

(4)近视眼和远视眼.①近视眼:由于晶状体变厚,折射作用过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②远视眼:由于晶状体变扁,折射能力弱,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使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5)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①近视眼对光会聚能力过强,所以应戴凹透镜矫正.②远视眼对光会聚能力弱,所以需戴凸透镜矫正.

(6)眼镜的度数.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中表示.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4.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是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组成.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目镜再一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二次放大,微小的物体就可以看见了.

(2)望远镜!望远镜构造各不相同,其中有一种开普勒望远镜,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也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三、透镜及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吐血整理-中考重点难点-光的折射)(1)

图1,比较凸透镜与凹透镜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吐血整理-中考重点难点-光的折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