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评选

开始投票啦!

由石家庄市委网信办、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举办的“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评选活动自5月13日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各类媒体积极转载转发,广大网友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经过相关专家、市直有关部门等对征集结果进行初评,评选出20个“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单。即日起至6月30日24时,公众可通过“无线石家庄”头条号、“石家庄发布”微信公众号为您心目中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投票。


请您投票(排名不分先后)

↓↓↓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


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单

1.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2)

石家庄丝弦是河北省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石家庄独有的戏曲声腔剧种。丝弦剧种起源于明代,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以石家庄地区为中心,融入晋、冀、豫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剧种共分五路,即东、西、南、北、中,其中又以石家庄丝弦(石家庄丝弦为中路)影响最大,区域最广。

丝弦又名弦索腔、弦子腔、罗罗腔,据传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形成的。石家庄丝弦先以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时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时而怒涛旋转急泄直下,这种尾腔翻高的唱法,为丝弦剧种独有的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是丝弦剧种唯一一个专业院团,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家庄丝弦的项目保护单位和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石家庄丝弦的代表性剧目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花烛恨》等。周总理曾先后五次观看剧团演出,四次亲切接见演员,两次合影,并亲笔题词勉励全体同志。

2.井陉拉花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3)

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井陉拉花起源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形成和流传于井陉县境内,是全国优秀的民间舞种之一。在井陉有多种流派沿传,尤以东南正、庄旺、南固底的拉花最为出色,最有代表性。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范畴,但又有其显著的自身艺术特色。它以“ 拧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浑然一体。

井陉县因“井陉拉花”连续3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3.常山战鼓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4)

常山战鼓是正定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据《正定县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盛于民间。因正定历史上是常山郡所在地,故而得名。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锣等打击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锣鼓,其编制小则几十人,大至几百人不等,套路多样,品种丰富,曲牌繁多,9章72套,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其表演雄壮威武,气势磅礴,鼓点紧凑,变化复杂有致,声响高亢激昂,乐与舞浑然一体,成为一门以音乐为主,乐舞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常山战鼓是正定古城鼓、舞文化的重要遗存,其凭借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被称为“最有气势的表演”,多次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夺冠,成为天下第一鼓。

4.无极剪纸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5)

无极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在古代无极县就有剪灯花、挂彩纸、剪年符(福)、贴窗花的习俗。明末清初,无极剪纸开始盛行。在无极县剪纸图谱档案中,年代最久的一幅作品是负有盛名的剪纸高手李荣姐(1854-1926年)的《蝈蝈白菜》。

无极剪纸在继承传统剪纸艺术造型优美、寓意深刻的基础上,受山西和杨柳青年画的影响,经过长久发展和历史积淀,逐步形成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古朴大方、纯真完美的艺术表现风格。无极剪纸作品大多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花鸟鱼虫、珍禽异兽、十二生肖、神话传说、各类人物、蔬菜瓜果及生活所见,世间百态,无所不取,无所不剪,深受人们喜爱。

5.晋州官伞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6)

晋州官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的古城、槐树、东宿和城关一带,以舞者持伞表演而得名。

官伞本是古代统治者为炫耀权威、地位而设的仪仗之一。相传隋朝末年魏徵在故里耕读之际,曾竭力倡导,精心编改,以供乡戏。贞观之后,渐入民间,成为大众自娱自乐、婚丧等常用的礼仪。

晋州官伞表演,先由锣鼓打开场点,会头出场自报村名、会名,演员左手执伞,右手叉腰,足跟提起,念白叫板,接着锣鼓喧天、唢呐高奏,几十个舞组竞相表演、各显其能,引观众多、赢喝彩声响者为胜者。

晋州官伞的基本动律是碾、拧、夹、转四类动作的有机协调、组织和结合,形成和谐、完美的艺术统一,可表现诙谐、幽默,也可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6.耿村民间故事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7)

耿村始建于明初,现隶属石家庄市藁城区。耿村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盛之地,贸易不仅带来商业的繁荣,同时带来了四面八方的故事、歌谣。讲故事、听故事成为耿村民俗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耿村民俗文化的标记。

耿村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英烈传奇以及当代新人新事等内容,口耳相传的故事已被整理成《耿村民间故事集》《耿村民间文化大观》《耿村一千零一夜》等20多部书籍,文字超过7000万字。

耿村民间故事因民间故事家群和民间口头文学的集中发现而著称于世,获誉“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民间故事普查和研究被称为“耿村文化工程”,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耿村民间故事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内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7.石家庄休门吹歌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8)

石家庄休门吹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流行于石家庄市休门及鹿泉、正定、无极、藁城、栾城、井陉等县(区)。

石家庄休门吹歌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乐曲大都粗犷朴实,古朴纯真,节奏欢快跳跃,情绪热烈泼辣,吹歌中的大多乐器能模拟人声,甚至能轻易地吹奏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令观众拍手叫绝。

石家庄休门吹歌是以民族乐器管子、唢呐为主要领奏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合奏,配以笙、笛子、龙头翁子、大弦、锣鼓镲、面锣、镗子、木梆等乐器,常在婚丧嫁娶和逢年过节时演奏,或为“跑驴”等其他民间歌舞伴奏,或在农闲时演奏自娱。

石家庄休门吹歌传承人付锡芬被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为河北吹歌音乐培养出了很多艺术人才,为石家庄休门吹歌的宣传、推广作出了贡献。

8.新乐伏羲祭典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9)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他始婚姻、创八卦、教民渔猎、驯养畜牲、始农耕、正姓氏……团结众部族,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为纪念和彰显其丰功伟绩,后人在新乐伏羲台修建了伏羲庙,并举办一年一度的伏羲祭典活动。伏羲祭典是祭祀伏羲仪式和举办的相关活动的总称。

新乐伏羲祭典是人们纪念和彰显伏羲功绩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研究伏羲文化和人们世界观及生活状况的重要依据。新乐伏羲祭典促进了伏羲文化的传承、凝聚了民族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9.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0)

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是利用纺车、织布机等工具制作棉布的一种纯手工传统技艺,是从赞皇县口头村的土布制作小作坊,逐步发展起来的。

赞皇原村土布选用当地优质长绒棉花,经过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栓布、织布、缩水等72道工序纺织而成。其生产过程全部为手工生产,不用任何动力机械和能源,环保无污染。原料优质、工艺精湛,产品具有吸汗透气、不起皱、不卷边、不起球、不掉色、无过敏、无静电、抗辐射等优点。

2007年,传承人崔雪琴带领60多名农村中老年妇女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开启了创业之路。2008 年成立了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使当地土布制作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 合作社 文化产业园 基地 农户”模式进行经营,建设了原村土布文化扶贫产业园、原村土布博物馆、农产品加工展销馆等,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和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拥有“原村”“太行原村”两大品牌,涉及床上用品、服装服饰等多系列300多种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并与国外建立贸易往来。

10.高邑南岩乱弹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1)

乱弹是流传在冀中、南一带的传统地方剧种之一。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记载,乱弹剧种至今己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主要靠班社传播。关于南岩乱弹记载最早的是清咸丰年间由菅玉柱、菅玉堂兄弟(西南岩村人)创办的天兴奎科班。

南岩乱弹是河北乱弹的正宗流派,保留清代乱弹原有的唱腔和板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唱腔以板腔体为主,辅以曲牌体。旋律悠扬多变,唱腔豪迈,优美动听。唱词为上下句结构,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基本句式。男女唱腔为本音咬字、假声拖腔。女腔尾音翻高时发“ou”音,俗称“带吼”。南岩乱弹表演悲壮高亢,古香古韵。在演唱和伴奏时,笛笙与唱念各有各的旋律,若即若离,呈现复调色彩。

“一段乱弹吼百年,燕赵大地荡回肠”,南岩乱弹这一文化瑰宝,正在不断地发扬光大,以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唱响在燕赵大地。

11.石家庄酒酿造技艺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2)

石家庄酿酒史源远流长,是中国酒文化发源地之一。石家庄台西商代遗址出土酿酒酵母遗存,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现存最早的实物古酒等考古发掘和史学典籍均已佐证。秦汉以来石家庄区域的造酒技艺、饮酒之风和酿酒业发展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固态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石家庄酒酿造技艺,是以太行山地区优质高粱为原料,以石家庄地区优质小麦生产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续茬配料,泥池老窖发酵,老五甑工艺,缓火蒸馏,分段摘酒,分级入库,陶坛贮存,精心勾调。历年来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方式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发展,是不可用现代技术替代的技艺。石家庄酒酿造技艺以其典型风格多次获得奖项和荣誉。

12.井陉木雕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3)

井陉木雕始于唐代,以家族方式传承至今。目前传人是许金考、许红阳。

井陉木雕以传承木雕技艺为根,以弘扬民族文化为脉,始终遵守古法浮雕来进行雕琢,浮雕分为四种:深浮雕、薄浮雕、浅浮雕和镂空雕。浮雕最早起源于建筑上的装饰,比如以前在建筑上的大梁、牛腿上雕刻,后演变到家具雕刻。许氏后人始终坚持传统技艺的操作流程,牢记“一刀刻一下,一下凿一刀,刻刀顺线走,线面成接合”的许氏雕刻艺诀。经过不断探索、磨练,木雕雕工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加鲜明厚重,形成了井陉木雕的独有特色。

目前井陉木雕在沿袭与传承古艺的基础上,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现代艺术家居衍生品及装饰品,使得古朴厚重的雕刻艺术作品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

2021年4月,井陉木雕传承人许红阳在石家庄市中心北国商城附近建立了许氏木雕艺术馆,免费对外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木雕这门传统手艺。

13.深泽坠子戏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4)

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稀有地方剧种,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广泛流传于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地区,深泽县是深泽坠子戏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深泽坠子戏起源于二十世纪30年代末期,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口齿清楚,通俗易懂,优美动听,具有传统戏曲的特征,是融歌、舞、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在众多的演出剧目中,又以传统连台本戏《回龙传》(又名王华买父)。传统连台本戏《海公案》(又名王清明投亲)为深泽坠子戏所独有、最受观众热捧。

14.赵县梅花调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5)

赵县梅花调俗称“鼓碰弦”,是流传在河北省赵县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大约兴起于元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很强的地域性。

赵县梅花调大都是单口说唱,可一人多角,也可对唱、轮唱、接唱、同声,音乐清脆,声调优美动听,委婉而激昂。说唱人只用一鼓、一个月牙板,乐队最初仅用三弦伴奏,在漫长的实践探索中,又加入了四胡、二胡、扬琴等伴奏乐器。

赵县梅花调唱词通俗易懂,唱腔音域较宽(在四个八度以上),又因多是男声,听起来浑厚、朴实、婉转动听,有较丰富的表现力。既能说唱小段,又能说唱大书。具有人员少、消费小、行动方便和场地自由、表演自由的优势,是比较盛行的曲艺形式。

15.正定高照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6)

正定高照是河北省正定县民间杂技,属于正定的民间花会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城铺(附城驿)村。

高照,又叫中幡。起源于民国以前,已有百余年历史。据说,皇帝出行有盛大的仪仗队,其中幡旗必不可少。打举幡旗的人在闲暇之时,就要弄幡旗,最终练得一身绝活。后来出宫到正定,把此技艺传给村民,成为闲暇之余和庙会期间一种杂耍技艺。自此正定民间兴起高照杂耍,流传至今。

高照是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项目,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百余年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表演有着多套套路动作,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郭建兵为正定高照的第六代传承人,精通全套正定高照表演套路,并且通过不断创新改进,实现该项目的活态传承,为其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6.桃林坪花脸社火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7)

桃林坪花脸社火是每年正月十五在井陉小作镇桃林坪村举行的一项民间祭祀、娱神、祈福的民俗活动。“社”古指土地神,后演变为地域区划单位,即六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故称社火。

早在600多年前,在桃林坪村南楸树梁发生过一场保护家园的激战,几百名将士浴血奋战,最终击败了入侵敌寇。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场战斗,组建起一支花脸社火队伍。桃林坪花脸社火有着鲜明的特点,每个演员像古装戏演员一样,脸上都画着脸谱,身穿戏装,使用真刀真枪表演,再现了历史人物的作战造型。

桃林坪花脸社火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老艺人的精心指导下,掀起了新一轮传承社火的高潮,多次参加井陉县民间艺术节演出并获奖。

17.传统服饰手工技艺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8)

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凝聚着中国各朝代各民族人民的劳动智慧。清末民初时期上层社会普遍流行的服饰特点被延续,男装以长袍马褂为代表,女装则以旗袍为代表。主要内容和技艺包括:精准的采寸方法、简便服饰裁剪方法、多种手工缝纫技法、纽扣盘结技法、用于装饰的镶、滚、绣技法,以及传统服饰设计中常用纹样的吉祥寓意和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理念。

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丽娟不仅坚守着老裁缝人的匠心手艺,还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让传统服饰散发出新的活力。其缝制技法相对复杂,装饰技法丰富多样,不仅包含缝联、补缀,更突出镶、盘、滚、绣。尤其在绣法上延续了满绣技法及艺术风格,并融入东方审美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该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18.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9)

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始于清中晚期,历经一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流程。杨生辰是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痴迷于木,是方圆百里家喻户晓的木作高手,做家具讲究适材适所,善工善料,师古法今,式样多变。

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采用榫卯结构,手工雕刻,刀法细腻,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近年来,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传人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陆续创作出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四出头官帽椅、清式太师椅、中堂六件套、罗汉床等仿古家具,型、艺、材、韵结合,文化味道十足,以其精美的外观、高超的制作技艺赢得了来自专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19.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20)

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是指雕刻蜡型、涂壳制范、脱蜡、烧烤型壳、化铜浇铸、清砂、打磨、抛光一条龙的生产工序。

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源自清朝光绪年间,传承于灵寿县青廉村王三妮家。王三妮的祖辈早先挑担走街串巷,生火打铸铜壶、铜盘、铜勺、铜鞋拔子、铜烟锅、铜铺手、铜蜡台之类器物,后来不断发展,技艺日臻成熟。古老的工艺是用胶泥制模、用沙土制范,沿用战国时期古中山国的青铜铸造方法。第四代传人王三妮在实践中研究发展,推陈出新,采用石蜡造型制模,用玻璃胶水、石英粉、石英砂制壳作范,使古老工艺和新工艺完美结合。

2006年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以此记录广大老百姓对国家免除农业税的喜悦之情,现在此鼎收藏于中国农业博物馆。2019年灵寿县建成青铜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馆藏展品400多件,每年接待许多游客参观游览。

20.传统工艺剑锻制技艺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21)

铁器打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年古县行唐,有个自明朝嘉靖年间就以“铁匠庄”命名的村庄,庄内人世代以打铁为生,创造出了灿烂的铁匠文化。

铁匠庄第32代传人李住军苦心孤诣、艰难探索十余载,让传统工艺剑锻制技艺重获新生,成为省内唯一一个能够通过百炼花纹钢锻造方法复原古兵器的打铁匠人。

传统工艺剑锻制技艺的百炼花纹钢锻造方法,可以打造出精美的蚕丝纹、木纹、瀑布纹、流水纹等阴文阳文俱全的各种花纹样式。这种花纹刃,锋刃极为坚韧犀利,锋口暗藏锯齿,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经传统工艺剑锻制技艺复原的古代兵器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对挖掘、研究地区历史和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技艺已成为行唐县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