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莹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注定她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吴家东院的大少爷吴聘是一个优质男,温文尔雅,心底善良,就是这样一个好男人竟然爱上了一个不起眼的周莹,还机缘巧合的娶了她,周莹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她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这份幸福,吴聘就被坏人给下毒害死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1)

吴聘死后,周莹年级轻轻的就做了寡妇,周莹觉得吴聘对自己实在是太好了,好到她无法割舍吴聘的一切,于是她决定留在吴家东院为吴聘守寡,照顾吴聘的娘,撑起吴家东院。

吴家东院繁荣昌盛时,吴家东院的条条框框让周莹很是放不开,现在吴家落败了,老爷吴蔚文和吴聘都不在了,没有了那些束缚,周莹的经商天分反而被激发了出来,她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一步一步的让吴家东院起死回生。

这样优秀又漂亮的女人自然会有很多男人爱慕,沈星移和赵白石就是其中两个。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2)

而我觉得,比起沈星移的浪漫深情,赵白石沉稳内敛,专情且长情更适合当时的那个周莹。

▷家庭因素

吴家和沈家本来就是几十年的商业竞争对手,军需案中,沈月生偷偷到吴家东院库房查看军需用料,被查坤杀死在库房,沈家认定吴家东院就是杀死沈月生的凶手。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3)

吴聘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去沈家祭拜沈月生,被沈星移一顿狠打,让吴聘差点丧命。

沈父沈四海为了给沈月生报仇,被恶人杜明礼撺掇,做假口供陷害吴家东院军需作假,害死了老爷吴蔚文,吴家东院也从此落败。

这些事情,不是吴沈两家普通的恩怨,而是背上几条人命的血海深仇。

沈星移是沈家仅剩下的独子,而周莹却是吴家东院的寡妇,两人的身份和地位在当时是天差地别,沈家老太太亲自登门辱骂周莹,劝周莹不要纠缠沈星移,他们沈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一个嫁过人的寡妇给沈家的唯一的继承人沈星移当老婆。

更何况,沈老太太对吴聘的辱骂,触犯了周莹的逆鳞,周莹出言不逊气晕了沈老太太,身为孝子贤孙的沈家人,沈父沈母肯定不会轻而易举的就接纳周莹。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4)

再后来,周莹得知沈四海就是陷害吴家东院的真凶,倾尽全力和沈四海一决高下,沈四海被周莹逼的倾家荡产,虽说沈四海最终是死于贝勒爷的陷害,但说到底,周莹或多或少也有着推波助澜的责任。

沈星移正是因为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情的所困扰,对所有人和事感到心灰意冷,才决心投入革命,把对周莹的小情小爱逐步转化为对国家的大情大爱。在沈星移的心里,周莹已不再是他内心坚定不移的唯一了。

一段感情中,没有父母亲人的祝福,称不上是一段完美的爱情。

赵白石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一开始特别看不上爱抛头露面,又不“恪守妇道”的周莹,可是自从吴聘死后,周莹对吴家东院的重情重义的付出,凭借聪明才智为自己洗脱冤屈的执着坚韧,再到为了顾全大局不怕吃亏上当的豪迈,都让赵白石刮目相看。

赵白石的优秀,被吴漪看的真真切切的,自从她被赵白石当做周莹解救以后,吴漪心里有了这辈子非赵白石不嫁的念头,后来,吴漪给赵白石酒里下药,两人有了夫妻之实,从小就学习孔孟之道的赵白石出于责任娶了吴漪,可这一点也没有妨碍赵白石对周莹的关爱和付出,吴漪全心全意的侍奉赵白石,而赵白石的心都在周莹身上,周莹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赵白石的神经。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5)

心伤的吴漪生产时雪崩而死,赵白石又成了孤家寡人,待到赵白石为周莹解决一切想害她的人,自己也权利稳固的时候,赵白石向周莹提亲,被周莹拒绝了,赵白石没有记恨,也没有离开周莹,更没有再婚,而是以哥哥的身份守护周莹到老。

单是这一份情谊,就证明赵白石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只可惜爱情也有先来后到,在赵白石之前,沈星移已经填满了周莹的心房。

▷ 事业上

周莹是一个看中事业的女强人,她的眼光独到,能力非凡。

沈星移也看出周莹是个经商能手,所以从一开始,沈星移也就是跟着周莹后面的跟屁虫而已。

周莹的随口一说:杜鹃花的叶子可以代替血竭给人止血。沈星移就在军需膏药里加了杜鹃花叶子,让沈家免受牢狱之灾。

周莹根据当年的行情看出第二年棉花会涨价,大量收购棉花以后准备高价卖出,被沈星移横插一杠,分走了周莹一半的利润。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6)

吴家土布大量滞销,周莹决定要去迪化贩卖土布,沈星移听说了,也一起去了迪化,卖掉了所有的土布。

沈星移在上海辛苦创下来的人脉和生意,周莹一到上海,不费吹飞之力,就拉走了沈星移的所有资源。

可见,在生意上,沈星移根本就不是周莹的对手,对于周莹来说,沈星移对她事业上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

而赵白石就不一样了,他有官老爷这个头衔,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生意上都可以给周莹提供很多便利,周莹和赵白石联手来办机器织布局,赵白石可以联系好一切采办事宜,工人闹事,赵白石派兵镇压,就连周莹得罪贝勒爷下入死牢,赵白石也可以通过关系疏通,救出周莹,俗话说的好:朝里有人好做官,大树底下好乘凉。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7)

沈星移和周莹结合最多算是强强联手,而赵白石对于周莹来说,是周莹放开手闯荡的最坚实的后盾!

▷人身安全上

沈星移和周莹被三寿帮的人劫持,三寿帮的人要一笔巨款才能释放周莹,不然就撕票,以吴家东院当时的经济状况,吴家是拿不出来那么钱来营救周莹的,那么周莹很大可能有被撕票的可能性,沈星移被放出来以后,心里想的不是如何想办法救出周莹,而是孩子气的又重新回到牢房,他心里很清楚,他父亲沈四海绝对不会让他轻易被撕票的,以他家的经济能力,他父亲既然可以救他一次,就可能救他第二次,而周莹呢?他没有考虑那么多,他只是单纯的想跟周莹呆在一起,愿意与周莹同生共死,沈星移当时的做法看是深情,其实就是幼稚。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8)

赵白石面对周莹被绑票,他的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想要尽快救出周莹,他不顾杜明礼的阻挠,也不顾自己的前程,也不管自己马上要被调离陕西的事情,急急忙忙的凑了一点人马,就去营救周莹,完全失去了平时的稳重冷静,赵白石心里清楚,周莹在三寿帮多呆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危险。

我认为,沈星移的深情浪漫是很重要,但是和生命相比较,那些都不值一谈,试想一下,性命都受到了威胁,浪漫又有何用?

▷ 大是大非上

庚子国难期间,慈禧太后和皇帝在吴家东院暂住,沈星移决定乘机混进吴家东院刺杀他们,周莹苦苦哀求沈星移不要以身试险,不仅是担心沈星移的安危,同时也担心吴家东院所有人的性命,因为只要沈星移有了刺杀行动,不管他成功与否,吴家所有人都将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而丧命。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9)

沈星移刺伤周莹,并把周莹绑住,做出周莹也是被害人的假象,好让吴家东院和周莹逃过一劫。

他太天真了,刺杀慈禧太后和皇帝是天大的事情,以他沈星移和周莹的关系,周莹怎么可能脱得了干系?结果就是,不论刺杀行动是否成功,都将陪上周莹和吴家所有人的性命!

赵白石料想沈星移会来吴家刺杀慈禧太后和皇帝,担心周莹一时冲动偏袒沈星移,给吴家东院带来灭顶之灾,提前带走了小怀先,表面上是拿小怀先威胁周莹不要做傻事,实际上是为了保周莹,保整个吴家,还有所有护卫太后和皇帝的官兵的身家性命!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10)

在赵白石看来,天下官僚都是一样的腐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帮派之争,他没有沈星移那些远大的抱负,他要做的只是竭尽全力保护他想保护的周莹。

最后,吴泽也趁机混了进来,他要刺杀慈禧太后,救出皇帝,吴泽被发现了,慌乱之中也逃进了周莹的房间,很快房间被围住了,看着被围困的自己和吴泽,沈星移知道无论怎么样自己已经没有走出去的可能,便自己一个人承担了所有,和救驾的官兵厮杀起来,最后被杀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11)

▷ 总结

沈星移的确是一个把周莹放在心尖上的男人,他为了周莹可以不婚不娶,也可以为了周莹不顾自己的生死。人生一辈子,如果能遇到沈星移这样的男人,可以说一生无憾!

如果沈星移为了周莹抛开那些所谓的国家大事,和周莹一起幸福的生活,那该多好啊,可惜没有如果,在沈星移后来的那些岁月里,周莹始终都不如他的理想和信仰重要。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12)

赵白石则见证了周莹的成长,也和她一起携手共度难关,他亲眼目睹了周莹和吴聘的相亲相爱,也见证了周莹和沈星移之间的情深义重。尽管如此,赵白石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个不服礼教,却又志向远大的女子。

可他知道,周莹的心里从来没有自己,周莹只不过一直把他当作朋友,兄长,甚至是合作伙伴。

在不能光明正大追求周莹的时候,他爱惨了周莹,在后来没有任何障碍可以表白周莹了,周莹心里已经容不下他了,为了周莹,他付出了太多,不惜舍弃自己的信仰转投敌对阵营,不惜和自己的老师反目,不惜孤家寡人的陪伴周莹,他也很憋屈,可是他不后悔,既然周莹只是把他当兄长,那他就以兄长的身份陪伴周莹,无怨无悔!

那年花开月正圆赵白石和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13)

情窦初开的时候,我们总是向往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可过了那些年纪,才发现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个人一辈子,喜悦有人分享,快乐有人陪伴,痛苦有人分担,忧愁有人倾听,那就是最好的生活!

沈星移的深情浪漫固然很让人沉醉,但赵白石给周莹带来的心安和偏爱,才是很多女人一辈子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只不过,有时候爱情真的讲究缘分,也分先来后到,周莹拒绝了赵白石,赵白石依然选择陪伴在周莹身边,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