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喜欢看国外童话故事的我,最近给姐姐的小孩送了一套经典彼得兔的餐具,没想到那个不到两岁的小男孩不但拿着爱不释手,还天天说自己的英文名就叫彼得。

这彼得兔看着是挺可爱的,我也是从小就喜欢,但对它的感觉很特别,反正就是一个挺可爱的小兔子吧。

看到小外甥那么喜欢,我突然有兴趣去研究了一下彼得兔的作者的生平,还有她为什么会画这样一只兔子?

刚好出版社老师最近在安利一本名人传记:《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这本书是英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朱迪.泰勒写的,她研究彼得兔的作者比阿特现克丝.波特三十余年,还出版了多部关于波特的专著,也成为波特作品的全球重要收藏家之一。

这本《永远的波特》,不仅是比阿特现克丝.波特的传记,也有讲述比阿特现克丝.波特的学习绘画和创作的心路历程,对于像我这样喜欢研究文人艺术家生平的人颇有受益。

世界上最难画的兔子(她一辈子只醉心画一只兔子)(1)

看完全书,我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概述这位成就百年经典的艺术插画家:

01| 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成就波特开始绘画创作

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出生以后由保姆麦肯齐全权负责照顾。这位保姆平日里对比阿特丽克丝的管教颇为严厉和规范。她给比阿特丽克丝喂奶、穿衣,哄着她学会爬、学会走,并且教她说话。除此之外,她还跟比阿特丽克丝讲起了精灵故事。

用比阿特丽克丝的话说,她“喜欢读些关于小女孩的傻故事”。比阿特丽克丝能够自己读书以后,波特家的图书馆就成了最好的阅读资源 。

比阿特丽克丝快6岁的时候,弟弟伯特伦出生,当时保姆要同时照顾两个孩子,难免精力不济,年龄大些的姐姐自然要独立起来,自己找些有趣的事情做。比阿特丽克丝继续了父母的艺术天赋,很小的时候就从素描和油彩绘画中找到了乐趣,对于书中的插图更是百看不厌。

很多名家的画册、书籍都在比阿特丽克丝阅读的作品之列。

据波特自己回忆说:“我大约六、七岁的时候,爸爸的朋友、牛津大学的威尔森教授来到家里,从兜里掏出一本书,然后跟妈妈一起谈论,我这个年龄读这本书是否太早,或者这本书是不是太老了--在我看来都是一回事。这本书当时颇受人们喜爱,作者也是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当时我一下子就被丹尼尔的插画迷住了,根本记不得他们是怎么评论刘易斯.卡罗尔的。”

在比阿特丽克丝.波特12岁的时候,家里专门请来卡梅隆小姐教授绘画。

波特说:“其实我真的很感激她,尽管有好一阵子我们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融洽。很多技巧,比如自由画法、立体表现法、形态描写、远近法以及一些水彩画中花卉的画法等,都是从她那里学来的。”

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很少也不太擅长画人物画,除此之外,她几乎什么都画。不过画得最好、最细致的作品,要数那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有的是她和弟弟在探险过程中从达尔盖斯带回来的,有的是从伦敦的宠物店里带来的。

在比阿特丽克丝已经成年以后,她的家庭老师因为要结婚而离开她了。没有了课业牵扯精力,比阿特丽克丝终于可以把大量时间花在画画上。她还时常去参观画展,与爸爸一道去泰特美术馆参观法国画展,反复观摩美术界新秀米勒和柯罗的作品。

后来波特开始尝试自己绘画,那时候她养了一只叫本杰明的兔子,她以本杰明兔子为模特,设计并绘制了六张画片,作为圣诞卡送给亲戚们,备受赞赏。

当波特在亲人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把画片送去了出版社,希尔德斯黑摩和福克纳出版社的社长当场以六英镑的价格买下了所有画片,并表示希望能够看到这位画家的其他作品。

就这样,比阿特丽克丝的部分画作被印制成圣诞卡和新卡出版发行,另一部分则作为弗雷德里克.韦瑟利诗集中的插图得以出版,图下注着“海伦.B.波特画”。

这本诗集以小册子形式出版,题目为《幸福的一对儿》,售价为四个半便士。至此,海伦.比阿特丽克丝.波特跨出了她的职业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在艺术世家长大,加上保姆和家庭老师的阅读、绘画指引,令波特在年青的时期就已经找准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了。

世界上最难画的兔子(她一辈子只醉心画一只兔子)(2)

02| 波特的创作道路平坦顺利,爱情婚姻却一波三折

“拥有自己的一部分积蓄,用来买些书,并逐步实现自我独立,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比阿特丽克丝.波特

偶尔把自己的画作给出版社发行之后,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对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已经相当自信了。

在1893年9月4日,比阿特丽克丝在邓凯尔德的伊斯特伍德度假时,曾给诺埃尔.摩尔寄过一封图文并茂的书信,并在信里讲述了一个名叫彼得的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兔子彼得的故事》的蓝本。

彼得是一只比利时兔,当时波特以特别高的价格把它买回来。与它的前任本杰明一样,比阿特丽克丝.波特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波特对这只兔子宠爱有加,并且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临摹。

九年以后,在这只兔子死的时候,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写道:“ 尽管它没有那么聪明,皮毛、耳朵和脚趾都没有那么好看,但它性格温良,脾气温驯,是个讨人喜欢的小伙伴,也是一位性情安静的小朋友。”

后来《兔子彼得的故事》还是顺利发行了,出版方还给发行了两个版本,一个为布皮封装,一个则为价格较低的纸板封装。最后在1902年10月2日出版,首版的八千册全部售空。

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因为新书出版的事,一直跟出版社的诺曼先生有书信来往,几年之后,诺曼先生还在信件中向她求婚了。

那时候,比阿特丽克丝已经39岁了,但是她的父母,尤其是妈妈,极力反对这门婚事。

比阿特丽克丝的父母,波特夫妇看来,女儿与诺曼.沃恩纯粹是作者与出版商的关系,一想到女儿竟然要嫁给“合作伙伴”,波特夫妇心里便大为不悦。

虽然比阿特丽克丝立场坚定,执意要嫁给诺曼。但当她打算独自前往威尔士把新书的图样交给诺曼的时候,突然被告知诺曼病倒了。

更糟糕的是,诺曼病发不到一个月,他就因恶性贫血在家中去世了。

诺曼去世给比阿特丽克丝的打击远远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范围,而且除了家人之外,她没人可以倾诉,也没有人知道她曾与诺曼订婚。

幸好数年以后,从事地产业务的威廉出现了,他不仅在田产收购等业务上,给予了比阿特丽克丝很大的帮助,还时常会她提供上市土地的最新信息,甚至代替她出售售卖会、办理收购后的合同和手续等事宜。

在比阿特丽克丝47岁的时候,威廉向她求婚了,这时威廉42岁。

这一次,比阿特丽克丝.波特不再理会父母支不支持,也不再考虑太多世俗的看法,笃定跟威廉结婚了。

世界上最难画的兔子(她一辈子只醉心画一只兔子)(3)

03| 勤勤恳恳埋头做自己喜爱的事成就了永远的彼得兔

“唯有热爱,可抵御岁月漫长。”--网络

比阿特丽克丝.波特成名于彼得兔,但她也擅长绘画各种小动物。

比阿特丽克丝的作品《城市老鼠琼尼的故事》被一位评论家在《布克曼》上评论道:“这本书的插图算得上是波特小姐的最佳之作,波特小姐无须担心有人与她竞争,因为根本没有谁能够对她造成威胁。《城市老鼠琼尼的故事》标志着这位切艺术家和作家所取得的最辉煌成就,这样说一点不为过。”

虽然比阿特丽克丝擅长驯服各种小动物,也能把很多小动物当作宠物并且把它们画得唯妙唯肖,但是她的《兔子彼得的故事》还是最受欢迎的,甚至仿版和盗版都非常猖獗。

更有意思的是,在1936年,沃尔特.迪士尼公司还想将《兔子彼得的故事》拍成电影。

后来,不仅彼得兔成为了百年经典的卡通人物,还被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玩偶、纪念刊物甚至邮票。

在波特小姐离世以后,一直帮她进行作品出版的沃恩公司更与伦敦电视动画公司合作,把波特的小书拍摄成六部时长为三十分钟的动画电影。其中三部电影讲述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另外三部将小书中的两个故事合二为一,预算高达九百万美元。

这个项目的首部电影《兔子彼得与小兔本杰明的故事》于1992年上映。

比阿特丽克丝.波特生前也对《兔子彼得的故事》的热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兔子彼得的魅力可谓经久不衰,但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我看来,或许是因为彼得和他的那些小伙伴始终一心一意地走他们自己的路,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地埋头做着他们自己喜爱的事。”

是的,“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地埋头做着他们自己喜爱的事。”简简单单的一句总结,既成就了百年经典彼得兔,也成就了永远的彼得兔妈妈--比阿特丽克丝.波特。

世界上最难画的兔子(她一辈子只醉心画一只兔子)(4)

结语: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我们常感慨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总走不上人生的巅峰,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别人成功、为别人喝彩,而自己却永远只能默默耕耘吸收比?

其实每个人能成就自己的事业都是历尽好艰辛的,能成为经典更是百年难遇。

但无论结果如何,如果我们能享受过程,像波特那样,勤勤恳恳埋头做自己喜爱的事,相信也能收获喜悦的人生。

世界上最难画的兔子(她一辈子只醉心画一只兔子)(5)

参考书目:《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

图片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