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场无情的车祸夺走了杜长胜老人的儿子。

儿子在世时,曾耗资400万建设了一个面粉厂,原本想干一番大事业,不料面粉厂投入生产后没多久,儿子意外去世了。

杜老的儿子去世后,儿媳妇悲痛欲绝,哭得肝肠寸断。

但斯人已去,活着的人还要勇敢地走下去。

丈夫去世后没多久,妻子在公婆的支持和鼓励下,用尽全力调整好心情,开始重新经营面粉厂。

然而,让杜长胜老人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儿媳妇也死于一场车祸。

儿子和儿媳妇的接连去世,让杜长胜和老伴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1)

世上有万般苦,又有哪一种苦能比得上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此时,杜长胜和老伴儿已经过了古稀之年,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们却接连遭遇了两次人生重大变故。

若不是顾念两个年幼的孙子,老两口真想跟随儿子和儿媳妇而去,这繁华的人世间,似乎和他们已经毫无关系了。

但为了孙子,为了儿子未还完的尘世债务,最终杜长胜和老伴儿选择坚强地活下来。

原本杜长胜想继续经营儿子的面粉厂,奈何岁月不饶人,已经70多岁高龄的他,纵然有雄心也没有可以拼搏的身体。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2)

安葬好儿子和儿媳妇后,杜长胜开始考虑儿子的债务问题。

儿子生前累积欠账高达330万,面对这庞大的债务,杜长胜会如何选择呢?

我们从老人家的成长经历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杜长胜是土生土长的徐州睢宁县梁集镇梁集村人,干了一辈子的加工挂面生意,虽然没有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杜长胜却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做人要讲究诚信,更要讲良心。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3)

正是凭借“诚信、良心”这四个字,杜长胜的生意一直不错,而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起初,杜长胜开的就是小作坊,到最后直接开起了面粉加工厂,日子过得越发红火。

可以说,从小到到大的每一步,都浸透着杜长胜的勤劳的汗水,也离不开他高贵的人格。

每当有人问他,做生意的秘诀是什么时,杜长胜就回答说:“做人要有诚信,这就是我的生意经。”

虽然没有经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机会接触家乡以外的大世界,但杜长胜却懂得一个道理,不管做人还是做生意,都不能坑蒙拐骗,更不能躲账赖账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4)

正因为如此,杜长胜在当地的口碑一直都很好,但凡提起他的名字,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直言:“老杜,是个好人,也是一个实在人。

杜长胜虽然是“生意人”,但是他并不占别人一分钱便宜,他说:“做人要讲究良心,昧良心的钱,就算给也不能要。”

除了生意做得红火外,杜长胜的家庭生活也很幸福,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中学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学做生意,在老杜的引导和影响下,大儿子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

后来,在杜长胜的帮助下,大儿子投资400多万建起了大型的面粉加工厂。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5)

然而,新面粉厂启动刚9个月,也就是2010年10月,杜长胜的大儿子就因交通事故而不幸去世。

屋漏偏逢连夜雨,几个月后悲剧再次降临到这个不幸家庭,大儿媳妇也因车祸身亡,并留下了330万的债务。

古稀之年的杜长胜,几乎是一夜之前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也陷入两难的境地。

面对巨额债务,老人家一下子就蒙了,后来他说:“借给儿子钱的人,都是家里的恩人,他们的钱也都是血汗钱,哪能这样坑了人家,人活一辈子钱算个什么?儿子不在了,绝不能给他留下骂名。”

想至此,70多岁的杜长胜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替死去的儿子和儿媳妇还债。

于是,杜长胜开始一一给那些债主打电话,他语气坚定地说:“儿子虽然不在了,但债不会黄掉,我老头子认。”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6)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儿子去世后,其儿子是法定遗产继承人,如果需要偿还死亡人生前的债务,需要先剥离一部分老人的赡养费和未成年人子女的抚养费,剩余财产则用来偿还债务。

杜长胜的儿子和儿媳妇去世后,留下了厂房、住房和流动资金等遗产。

按照正常法律程序来走的话,在支付完赡养费和抚养费后,剩余的钱用来偿还债务,但老人的赡养费和补偿款,则属于老人的自有财产,是可以不去偿还债务的。

但让人感动的是,失去儿子和儿媳妇的杜长胜,并没有为自己和老伴儿的以后做打算,满脑袋想的都是“替子还债”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7)

而杜老决定偿还债务,一是他觉得做人要有良心,其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为两个年幼的孙子做榜样,让他们学会承担和做人。

同时,杜老还说:“我不能毁掉儿子的名誉和两个孙子的未来,不能让村里人以后看不起两个孩子。”

对于年过70的杜长胜而言,他认下这330万的债务,就是选择将一座大山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当时他宁可以后的日子无依无靠,也选择坚守承诺。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8)

随后,老人开始变卖遗产,面粉厂、城区的住房,可这还不过,之后老人又拿出了大儿媳的死亡赔偿金,自家的拆迁补偿款以及手里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部拿出来偿还债务。

当然,这些也远远不过330万,杜长胜老人又开始从事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一分一分去挣,十块十块的去攒,只要家里有钱,就立马拿去还债,从不在家里过夜。

生活上杜长胜和老伴儿也节俭到了极致,卖掉住房的他们,只能搬进村头最简陋的板房里居住,一件破旧不堪带着补丁的棉服,伴随着他们走过几个寒冬。

平时吃的就是馒头和咸菜,最奢侈的就是炒一个青菜,让肚子有点油水,而那些青菜也都是自己家菜园子中的白菜、萝卜而已,几个月难得吃上一顿鱼肉,也要连汤汁都吃掉。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9)

别人说,杜长胜的日子过得太苦,其实他也可以过得更好一点,可老人却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家没了不要紧,但做人的良心不能丢。”

从决定还债那天起,杜老就一天也没有休息过,虽然患有肺结核,但从没有耽误一天送货,时常这边刚喝完药,那边就上车,从来没有一天是闲着的。

就这样了,用了五年多的时间,他们还清了所有的本金,可还有20多万的利息没有偿还完,老人的心里依然充满了愧疚之情。

按理说,杜老能偿还完本金已经非常了不起,甚至仁至义尽了,就算不还利益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杜老却说:

谁的钱都是流汗赚来的,都不容易,但是我真的老人,干不动了,可你们放心,这个钱等我孙子长大了一定也会偿还了。”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10)

看着身体瘦弱、满脸沧桑的杜长胜,那些欠债人无不为之动容,直言:“人死账没烂,就凭老人的这份信义,我们也不能再要利息了。”

杜长胜听完后,老泪纵横。

当善良遇到善良,便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光。而杜长胜“替子还债”的事件传出后,无数人为老人的“讲信用”感动到了。

之后,杜长胜先后荣获了“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徐州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甚至小学里也会宣传老人家“坚守诚信”的事迹。

随着年龄的增长,杜老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却没有丝毫的悲伤之情。

而是笑着说:“330万的债务,我全部还清了,任何人不欠,心里没有压力了,就算走也踏实了。”

外国人看杜长胜(5年替亡子还债330万)(11)

如今,杜长胜老人因病不幸去世,享年83岁。

老人家的去世,让无数人为之悲痛,而他的故事也让无数人感动。

在杜长胜遗体告别仪式进行时,一大早数百名村民都手拿白色条幅,自发来为老人送行。

这其中还有大量的学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群,他们也能感动来到这里,送“信义老爹”最后一程。

杜长胜老人虽然走了,但他“做人要讲诚信”的做人准则却长留人间…

——本文原创首发,抄袭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