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宋仁宗是历史上第一位以“仁宗”为庙号的帝王,他去世的时候无论是大宋的百姓还是辽国的帝王、百姓都悲痛欲绝,由此可见这位帝王的臣子、百姓和对手对其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和情谊。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

人无完人,相比于宋太祖黄袍加身的魄力,宋太宗开疆拓土的精神,宋仁宗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守成之君,且他的家务事管理的也是一团糟。

宋仁宗名义上有三个皇后,废后郭氏,皇后曹氏以及死后被追封为“温成皇后”的张氏,而这只是他生不出儿子的后宫一角。

电视剧《清平乐》中宋仁宗和曹皇后的夫妻关系一直耐人寻味,以至于追剧时很多小伙伴调侃他们不像是相濡以沫的夫妻,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2)

历史上宋仁宗和曹皇后的夫妻关系确实也不咋地,“贤惠”的曹皇后还在身边养了一堆养女,然后塞给丈夫,只为那个贤惠的好名声。

宋仁宗和曹皇后明面上一直保持着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直到宿卫之变的发生。“宿卫之变”

庆历八年正月的一晚,

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等四人谋为变,杀军校,劫兵仗,登延和殿屋,入至禁中,焚宫簾,斫伤内人臂。其三人为宿卫兵所诛,王胜走匿宫城北楼,经日乃得,而捕者即支分之,卒不知其始所谋。

-《续资治通鉴长编》

以上为《长编》对于宋仁宗嘉佑八年宿卫之变的记载,寥寥几笔,交代了事情的始末以及始作俑者,看似云淡风轻,却在当时的宋廷之上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3)

宿卫之变的主谋是崇政殿亲从官,一共有四名。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下宋朝的亲从官,他们是禁军卒,隶属皇城司,职掌宫殿门管钥契勘、皇宫内巡察、宿卫及洒扫诸殿等事,说白了就是皇城里的亲兵。

皇城里的亲兵谋反,人虽然只有四个,可是伤害性极大啊,毕竟他们离着皇帝太近了。看《长编》的描述,这四个人明显是有计划的,他们先杀了军校,后来还劫兵仗,从延和殿屋入了禁中。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4)

“入禁中”,歹徒和宋仁宗随时可能会遇到,一旦遇到宋仁宗就难逃厄运。想到这我们不禁问一句,固若金汤的宫闱禁中,怎么说闯成功就闯成功了?难道不该是门禁森严、众多侍卫把守吗?还有这四个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这场兵变发生之后,当时的宋廷有两股主流的意见,其中一派以时任枢密使的夏竦为代表。夏竦上疏宋仁宗,认为这件事情不宜宣扬,让御史和宦官来调查这个事,以免弄的人心惶惶。

看到这儿,小伙伴们可能也会觉得有些奇怪,皇帝差点被杀,位同宰相的夏竦居然不让宋仁宗宣扬,这是什么道理啊?!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5)

不光大家稀奇,站在夏竦对立面的对方辩友也不懂啊,宰执圈代表,时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的丁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表示:“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丁度差点就跳起来对着夏竦的脸大骂,“皇帝差点就死了,你还在这藏着掖着,你是何居心啊!”

其实双方讨论的重点除了这件事情到底要不要大张旗鼓的调查外,还有关于内侍杨怀敏的处置。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6)

宿卫之变发生后,四个亲兵隶属的皇城司那绝对有罪,没察觉自己人动了歪心思不说,还差点危及宋仁宗的性命。宋仁宗平时再宽容的一个人也不经后怕啊,就处罚了杨景宗在内的五个人,唯独杨怀敏一个人在夏竦的庇护之下一直在宫里好好的。

宰执一派要求必须严惩杨怀敏,因为他是当天的轮值内侍官员,且在四个歹徒就是在他的示意之下被杀,尤其是逃脱了的张胜,明明捉到之后可以拷问问出点什么,结果被杨怀敏遇上后就给杀了。

宰执大臣们认为杨怀敏是有嫌疑的,要知道四个亲兵轻而易举闯入禁中,没有人策应,几乎很难成功,大臣们认为杨怀敏就是那个策应之人,他之所以果断杀死“兵败”的四人是因为怕他们把自己咬出来。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7)

《宋史》记载官至大理寺丞的吴奎当时就上书宋仁宗,“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

啥意思呢?意思很明显,杨怀敏等人违抗宋仁宗抓到反贼要留活口的皇命,只能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杨怀敏等人就是这场兵变的主谋。

杨怀敏被质疑是兵变反贼的同党,夏竦又包庇杨怀敏,这就不禁让很多人在脑子中拍电视连续剧了,夏竦到底又参与多少呢?!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8)

面对大臣们再一次大型辩论会,宋仁宗表示体谅宰臣们关心自己的心情,且还高看了吴奎,但是却听从了夏竦的建议,并没有将此事声张开来。

宋廷因为宿卫之变吵得不可开交,后宫也没闲着,这里面就要数宋仁宗的曹皇后和张贵妃闹得最欢了。

《长编》记载,宫变当天,宋仁宗宿在曹皇后宫中,听到动静的宋仁宗和曹皇后从睡梦中醒来,宋仁宗想要出门查看,却被曹皇后阻止,且命人关闭了阁门,还亲自带着人将宋仁宗保护了起来。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9)

此时反贼已经入了禁中,宫人的惨叫声时不时传来。内侍为了安慰宋仁宗,说这是老嬷嬷在训斥宫女。这话很快被曹皇后截断,并且训斥他,“作乱的人已经在禁中了,怎么还可以妄言欺骗官家!”

这应该是武将出身的曹皇后第一次在宋仁宗面前这么有存在感,她临危不乱,保护宋仁宗的同时预估贼人可能放火,提前令宫人提水站在墙下。

反贼满禁中寻找宋仁宗,遍寻不到后便开始放火,曹皇后的预见性令人称赞,却也成为了之后宋仁宗怀疑她的一个伏笔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0)

曹皇后派出去的人接应了皇城司救驾的人,率人救驾的正是杨怀敏,和杨怀敏一起前来的则是贵妃张氏。

夏竦在前朝建议“冷处理”这次兵变后,还不停劝说宋仁宗,让他奖赏张贵妃,最好就是位同皇后,说白了,就是想让宋仁宗废掉曹氏,立张氏为后。

不得不说喜欢一个人没有理由,不喜欢一个人理由多了去了,张贵妃和曹皇后就是这句话的完美演绎者。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1)

宋仁宗在张氏死后追立其为“温成皇后”,理由之一就是他认为宿卫之变时张氏救驾有功,而忙活了一晚上的曹氏只能说真的白忙活了。

曹氏不光白忙活,还被夏竦左右暗示宋仁宗,认为兵变这事就是曹氏主导的。宋仁宗本来就不喜曹氏,被夏竦这么一说,确实觉得曹氏太过镇定,仿佛知道歹徒的意图。

夏竦给皇帝留下一个疑心的小火苗之后,他们一派的大臣开始“进攻”了,大家纷纷上奏折,“空口无凭”地指认曹氏就是兵变的主谋,原因就是宋仁宗疑心曹氏的那几条。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2)

面对宋仁宗的疑心和大臣们的指责,曹氏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是以静制动还是心如死灰,反正她就是沉默。

沉默的态度使得宋仁宗更加怀疑自己的这位枕边人,他起了找人调查曹皇后以及曹氏一族的心思。

这心思刚起,朝堂之上关于宿卫之变投射城曹皇后和张贵妃之争的话题又出来了另一种声音,这波人认为所谓的“宿卫之变”其实是张贵妃联合夏竦所为。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3)

此话又怎么说呢?这波上劄子的人认为张贵妃觊觎后位不是一天两天了,用的东西早就和曹氏一个规制了,就这心思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

张氏和夏竦联手炮制兵变,通过朝堂舆论让宋仁宗怀疑曹皇后,然后曹氏被废,张氏就上位了,夏竦既然参与,就是既得利益者,至于被他庇佑的杨怀敏可能就是所谓“反贼”的策应,也是夏、张一派的人,这也就解释夏竦为什么这么庇护杨怀敏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废过一次皇后的宋仁宗因为“宿卫之变”想废掉曹氏,但是在看到“真相”的雪球越滚越大,还将张贵妃、夏竦等人都滚进去的时候,他真是什么心思都歇菜了。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4)

朝堂之上何郯等人咄咄逼人,大有宋仁宗不处置杨怀敏誓不罢休的趋势。宋仁宗还是想要一保杨怀敏,不知道是为了将张贵妃和夏竦等人从此事中择出来还是不想将事情闹大,他甚至还找了中书知会何郯。

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文臣治国,那嘴皮子溜得并不比武官们的刀枪不入。何郯认为既然皇城司的其余五人都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惩罚,杨怀敏就应该也受到惩罚。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5)

为此何郯还搬出了祖宗之制,还举了太祖朝的例子,甚至还将宋仁宗亲大伯赵元佐拿出来遛了一圈,说他放火都被废为庶人,处置个杨怀敏怎么就这么难。

最后,宋仁宗头上顶着祖宗法制,不得不贬了杨怀敏的官,放了外任,这便是这场闹得沸沸扬扬,宋仁宗、夏竦等人妄图息事宁人的宿卫之变的结果。

梨白叨叨叨

一场宿卫之变,参与谋反的人都死了,谋反的理由无人得知,却掀起一场前朝、后宫一场大辩论。辩手们争先恐后的入场,妄图用嘴解释这场兵变的前因后果,最后就是不了了之。

这场兵变中,皇城司固然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们不该是这种兵变结果的“终点”,这也从不同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仁宗盛世之下的另一面,官家的家务事一团糟,他在政事的处理上也不是杀伐果断,一切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美好。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6)

本该是守护官家的亲兵来了一场“反杀”,本该留下活口逼问兵变前有后果,结果无一生还;抗命杀反贼的内侍成了功臣,一国皇后、宠妃卷入兵变,前朝后宫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这场差点危机到宋仁宗生命的兵变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而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若干年后,宋仁宗的一句“疯言”揭开了他对于枕边人曹氏的看法,“皇后和张茂则谋大逆”,这里面的大逆不知道有没有这场兵变。张氏死后,宋仁宗说她在宿卫之变中有救驾之功,这笔糊涂账也许在宋仁宗那里有答案了吧。

宋仁宗后期逼宫小宫女(宋仁宗庆历八年宿卫之变)(17)

关于这场宿卫之变还有很多说法,比如教派说、报仇说,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小伙伴们对这场兵变又有什么看法呢?快在评论区留言吧,梨白期待大家的转赞评哦~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参考书籍:

《涑水记闻》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