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努力典故大全(中华典故争先恐后)(1)

争先恐后典出《韩非子》:

越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尔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群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赵襄子向有名的驾车能手王于期学习驾车的本领,不久,他和王于期比赛驾车。

不料,换了三次马,都落在王于期的后面。赵襄子有些不高兴,对王于期说:“您教我驾车,没把本领全教给我。”

不懈努力典故大全(中华典故争先恐后)(2)

王于期解释说:“我已经毫无保留地全教给您了,只是大王运用有所偏差。凡是驾车,最关键的是要把车马套合适,专心致志地调理马匹,然后才能谈得上纵马飞腾,奔驰千里。而您驾车时,落后了,想急切追上我;争先了,又唯恐被我追上。本来比赛就有前后之分,而您争先恐后,把注意力全放在我的身上,哪里还有心思注意车马呢?这才是您落后的原因。”

后人用“争先恐后”的这个典故比喻人们力争上游,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进取精神。

不懈努力典故大全(中华典故争先恐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