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1)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毛泽东的读书生涯》

历史上权后有很多,但是凭借自己的本事稳坐皇位的,历来只有她一人,且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全家都是皇帝的人。

出身造就性格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武则天生于长安。

《退让》载:“武士彟,武德中为工部尚书,判六尚书,赐实封八百户。士彟为性廉俭,期于止足,殊恩虽被,固辞不受。前后三让,方遂所陈”。

皇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彟,生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先是在隋炀帝时期靠做木材生意发了点财,后来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他投奔李渊麾下做了个小军需官。后来李渊建朝,武士彟凭借军工被封为太原郡公,任光禄大夫,为唐朝的开国功臣。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2)

李渊

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死得早,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后来高祖李渊为他做媒迎娶了隋朝宗室宰相杨达的女儿,嫁给武士彟时,杨氏已年近40,先后给武士彟生下了三个女儿,其中二女儿就是武则天。

虽出身官宦之家,但武则天的少年时期过得并不如意。隋唐时期的贵族官僚们都很看重士族门第,武则天的父亲虽是开国功臣,但由于武士彟以买木材出身,使得家族身世并不显赫,在真正的贵族官僚严重顶多只算个暴发户,所以尽管武则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依然避免不了贵族小姐们的嘲讽鄙视,慢慢的,武则天养成了倔强不服输的性格。

命运的转机 两入皇宫

武则天在利州度过了孩童时代,接受了文史教育,常年随适侍父亲武士彟身边被锻炼的胆识过人,有勇有谋。

贞观九年,武士彟病逝,十二岁的武则天跟随母亲和姐妹返回长安。隔三差五遭到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堂兄弟时常为难和虐待,对于还是孩子的武则天来说,每天艰难的宛如度日如年。

天无绝人之路,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唐太宗十分伤心。第二年,听说武则天才华貌美就立刻召入宫中,册为才人。于是,此时十四岁的武则天成了年近四十的君王的枕畔一员。即使母亲杨氏知道深宫变化莫测,也明白皇命难违,只得含泪送别女儿。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3)

可此时得到武则天却对权力最高的神秘之地产生了憧憬,对自己的宫中生活充满自信。

入宫后的武则天因为容貌和才华皆出众于他人很快就脱颖而出,得到了太宗的赏识,并赐名武媚,调入御书房侍弄文墨。与此同时,身处这个国家最高政务发布的地方,武则天接触到了各种典籍文书,对大唐帝国的政权机制也开始有所了解。

不过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入宫十二年,做了十二年的才人,未曾给太宗诞育一儿半女,常年寂寞的深宫生活,磨平了武则天的憧憬。只能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为自己谋划未来。

贞观二十年,唐太宗积劳成疾卧病在床,身为才人的武则天需要在旁侍疾。除此之外,孝顺的太子李治也居住在父亲的寝殿偏院早晚侍奉。

十九岁的李治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此时武则天举手投足间流露的成熟女人气息和独特的智慧很快就将李治迷住。武则天意识到了这份可贵的机会,拼命抓住这一线希望,给自己的人生丢下赌注。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4)

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李治继位。依照规矩,所有未生育子女的妃嫔都必须去皇家寺院出家为尼,武则天在所难免。青灯古佛下,武则天仍没有泯灭最后一丝希望。

终于,在太宗忌日这天,与前来祭祀的李治旧情复燃,加之后宫争夺不休,武则天有了第二次生命,被重新接回宫中。

再次入宫的武则天深知机会难得,命运不易,对李治和王皇后毕恭毕敬,不仅赢得了李治的专宠,也让王皇后对她放下了戒备。

很快,武则天就晋升成了正二品昭仪,地位仅在皇后和四妃之下,也让武则天在后宫中站稳了脚跟。

冷血弄权 虎毒食子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5)

武后步辇图

武则天再也无法压制内心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先是与王皇后“合作”,将萧淑妃“扳倒”,使她被贬为庶民,后为达目的,忍心将自己刚出世的女儿掐死嫁祸给王皇后,做到后宫独大。

公元654年,三十一岁的武则天拥有了世间女子最尊贵的身份,独霸后宫,登位皇后。

野心的膨胀并没有让武则天止步于此,她开始了周密的谋划。

为了树立自己在后宫的绝对权威,武则天派人寻来被废黜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剁去了二人手足再将其浸泡入酒缸中,以残忍的手法折磨致死。

后宫的妃嫔见到了武则天的铁血手腕后,无一人敢在李治面前争宠。从此武则天十几年如一日专宠,李治的十二个子女中,有六个是武则天所生。按立嫡立长的传统,武则天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

高宗李治体弱多病,性格懦弱,武则天很快就将目光转向了朝政。朝堂上的长孙无忌——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之兄,位高权重,是武则天最大的政敌,想要参政就必须除之而后快。唐显庆四年,长孙无忌遭武则天陷害被迫自杀,武则天趁此机会,将自己的亲信一一安插朝廷,重新建立一股政治势力。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6)

长孙无忌

因早年在御书房侍奉学到了不少本领,独特的见解使得高宗李治为之折服。之后患上风疾的李治眼睛不能视物,朝政大事被彻底地交给了武则天。

帝后同尊局面形成

慢慢的武则天权势越来越大,李治开始恐慌,决定要废后。

公元664年,李治召集宰相上官仪密谋废后之事,不料武则天很快也得到了消息,前来为自己“抱不平”,认为是上官仪和废太子二人图谋不轨,借机除掉了二人。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7)

自此朝堂上再无人敢与武则天作对,李治临朝于前,武则天就垂帘于后,这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政面,朝臣上尊号时,尊李治为“天皇”,武则天为“天后”,帝后同尊的局面形成。

这一年,武则天发布了“建言十二事”——劝农桑、薄赋役、息兵、广言路等,都以皇帝诏令发布。李治体弱多病,实际上武则天已经形同皇帝。

才能卓绝的武则天不仅以刚强的手段稳定了朝内局势,外交方面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武则天在拥有实际的皇帝威仪后,目标转为得到帝王之名。长子李弘为太子,很有治国之才,深得高宗喜爱,他对母后的专权心怀不满,多次违背母亲的旨意。武则天为了清除障碍,用毒酒赐死了自己的这个亲生儿子。

随后又分别料理了之后继任的太子,直到太子李旦,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独揽大权,临朝执政,专断独裁,为心中早已谋划的改朝换代铺路。

为了摆脱唐朝的影响,借口恐惧曾被自己残忍杀害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为由。将东都洛阳改称神都,作为未来京都。又追封武氏家族五代祖先,以光耀门庭,为登基即位女皇打下了良好的前期准备。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8)

武则天画像

就在武则天大张旗鼓进行一系列动作时,国内开始有人站出来讨伐武则天,并掀起了一场政治运动。不过对此时的武则天来说,这场不痛不痒的运动,只能让世人更清楚地明白她是什么样的政治手段。

天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天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通典 选举》

平叛后,武则天,一边任用酷吏来铲除叛变者。一边用高官厚禄招揽人才,为培养新酷吏还命人专门编写了《罗织经》,一时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武则天称帝的时机开始成熟,于是为了自己能够登上宝座而造势,终于在载初元年的重阳节,67岁的武则天坐上了心驰神往的皇帝之位,自称为“圣神皇帝”,建立了大周王朝,改元天授。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9)

结语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毛泽东

英明神武的武则天(千秋功过任评说)(10)

无字碑

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封建王朝,二百九十年期间,武则天掌控近半个世纪,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走向权力的顶端。死后立无字碑,千秋功过任评说。

参考文献

1.《通典 选举》

2.《武则天传》

3.《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