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 郭丁然

和兄弟省份相比,目前河南科技创新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17位,没有“独角兽”企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平台较少,企业创新能力后劲不足。

这些问题既是短板弱项,更是主攻方向。3到5年一个科技成果诞生,再经过3到5年才能将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动辄8到10年的一个周期,科技企业能否耐得住寂寞?河南怎样才能走出更多“硬核”科技企业?

或许,建龙微纳和仕佳光子两家科技公司的故事能带来一些启发。

最新注册科创板(顺利登陆科创板)(1)

图说:建龙微纳的研发中心,也是河南省吸附类分子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打破技术垄断,提前规范化运营

建龙微纳的主营产品是“无机非金属多孔晶体材料分子筛”。这一大串专业术语,可能让人一下子就听蒙了,其实做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筛分分子级物质的筛子”,能够将空气中不同的气体进行分离。

“这种新材料起源于美国,国内起步较晚,国内分子筛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建龙微纳董事长李建波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目前,全球分子筛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中国和日本,在石油化工、煤化工、钢铁与有色金属冶炼、核电等行业,分子筛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经过多年研发,建龙微纳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空气分离、能源化工、生态环境修复、污水处理、环境治理等领域。其中,他们研发的“制氧分子筛”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产品价格由原本每吨50万至60万元人民币,降到了20万元以内。这种“筛子”的作用就是能把氧气从空气筛分出来进行富集,制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过程更便捷。

如今,很多医院里看不到笨重的氧气钢瓶了,这背后就有“制氧分子筛”的功劳。有了这种制氧技术,医院就能够建设“集中制氧站”,实现医院内管道供氧。“家用制氧机大幅度小型化,从1升机到10升机实现家庭应用。”建龙微纳董事长秘书李怡丹说,更轻便的设备也改写了一些家庭用氧的现状。

目前,建龙微纳的分子筛产能和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除国内市场外,产品还销往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最新注册科创板(顺利登陆科创板)(2)

图说:建龙微纳的生产厂房

要拥抱资本市场,在重视科研的同时,还要注意公司的规范化。对于建龙微纳来说,能够顺利登陆科创板,也得益于提前规范化运营。“2015年9月建龙微纳就在新三板挂牌。”李建波告诉记者,从挂牌到2018年11月摘牌这期间,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进行规范化管理,这就为在科创板上市做了充分的准备。

此外,他还介绍,从2002年建立第一套生产线,到2013年投建新的产业园,公司在扩大产能方面的努力也是一步一个脚印。

新产业园投产后,2017年到2019年的产能释放使业绩提升显著,呈现了健康的增长态势。这对于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也是至关重要的。

科技企业要“一米宽、百米深”

谈到河南如何走出更多优质科技企业,李建波说:“从事科技行业,要坚守‘一米宽、百米深’的态度。”他认为,在一个细分领域不断地深挖,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对于科研企业是很重要的。

即便是上市之后,建龙微纳募投的项目,也都是围绕主营业务。“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不断增长。”李怡丹说。

建龙微纳在科研方面,除了依托自有团队,还广泛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大学进行合作。例如,他们在国内合作的大学就包括了河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这样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就能互补。”李建波表示,大学在科研人才和科研设施等方面有优势。而企业在中试、产业化等领域具备优势。将二者进行互补,就可以不断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发展。

在建龙微纳内部,管理层鼓励并乐于接纳科研人员的新想法,同时也注意关注国内外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研究方向以及行业内的需求。“这样就能更敏锐地捕捉到最新的行业动态,让企业在技术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李建波说。

8到10年的长周期科技企业要“耐得住寂寞”

连续多年的研发投入,才可能有盈利的新品上市。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远大吴远大说:“做科技创新企业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一个科技成果诞生就需要3到5年时间,而其真正实现产业化,又需要3到5年时间,这意味着,8到10年的时间一个新产品都处于研发时段,对企业和研发团队来说没有利润可言。

10年之前,当吴远大带领中科院半导体团队开始尝试科技成果转化的时候,其实很多一线城市的企业也都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但是最终他们选择了鹤壁的企业。

其实从区位优势到企业实力,仕佳光子可能都不是最好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吴远大看到了仕佳光子董事长葛海泉真正具有想做敢做芯片的企业家精神。

“芯片是个长周期、大投入的产品,三五年内想实现盈利,基本不可能。一般的企业都更想做见效比较快的,那做芯片肯定是不适合的。”吴远大说,做芯片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需要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有长期全身心投入准备,短期见效的浮躁心理是芯片开发的大忌。

从科研人员来说,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样要沉下心才能做出来。

目前,吴远大和他的团队一年之中有300天以上都在鹤壁,解决产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他希望国家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让更多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努力既赢得社会尊重,又获得应有报酬。

最新注册科创板(顺利登陆科创板)(3)

图说:全国人大代表、仕佳光子副总经理吴远大

AWG芯片将提升我国5G通信网络核心竞争力

产品打破日韩企业垄断,“硬核”科技企业仕佳光子又传来好消息,其投入研发5年多的两个新品有望进入收获期。

吴远大说,2014年四季度,仕佳光子生产的PLC型光分路器芯片,打破了日韩企业的垄断,迅速获得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分路器芯片供货商。

但一款芯片产品的成功并没有让仕佳光子停止前进的脚步。

从2015年起,仕佳光子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在无源芯片方面基于PLC平面光路技术启动AWG芯片研发,同时在有源芯片方面启动DFB激光器芯片研发。

此后连续多年,仕佳光子对AWG芯片、DFB激光器芯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AWG芯片系列产品等新产品研发和客户产品导入都在顺利推进。

据吴远大介绍,在目前世界上100多类高端光电子芯片中,国内有两大类全系列化芯片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

一类是主要应用于光纤到户接入网中的PLC光分路器芯片。

另一类是主要应用于骨干网、城域网、高速数据中心和5G领域的阵列波导光栅(AWG)芯片,目前这两类芯片都是仕佳光子团队研发的。

其中,AWG芯片拥有设计及工艺核心发明专利十多项,并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芯片将提升我国下一代(5G)通信主干承载光网络和光互联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企业要“耐得住寂寞”,科研人员也要沉下心来做科技成果转化。

吴远大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参与的光电子芯片与高端器件科技创新,建设依托企业建设创新平台,集聚国家、行业、光通信产业链的科技、人才及软硬件资源,开展光电子芯片和器件的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展可靠性设计、工艺与兼容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同时,开展光电子芯片与器件测试与标准技术研究,搭建光电子芯片与器件中试平台、封装测试平台和可靠性验证平台,大幅提升光电子芯片的国产化进程和国产化率。

所谓“中试”,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即中间阶段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

吴远大说,中试是科技成果变成工业化、商业化规模生产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目前光电子芯片行业非常缺少中试平台,一些中试活动甚至要放在国外的平台上做,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国内缺少中试平台,是因为其投入确实非常大。”他说,一个光电子芯片的中试平台设备投入就需要数亿元,日常运营维护每年也需要数千万元资金支持,一般的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无法支持。他建议,可以由相关产业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大学等共同参与中试平台的建设。

不过,鉴于中试平台投入巨大,他建议国家科技部门加大对高水平中试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设施齐全、水平一流的中试平台要给予重点支持,以满足行业科技成果中试多样性的需求,助推产学研结合。

高企背后的支持:18地市全覆盖,首次认定高企奖补30万元

为了使省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河南省科技厅会同财税等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2018年印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2项重点举措,绘制了高企三年发展“路线图”。

“在奖补方面,按照‘市先奖、省配套、梯次奖补’的方式,省财政对首次认定的高企给予最高30万元的配套奖补。”河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副处长刘迎举介绍。

近3年来省财政共拨付首次认定奖补资金达到3.4亿元,引导各地制定完善了支持政策,实现了18个省辖市激励政策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会同省税务局落实高企所得税优惠政策,2018年全省高企减税51.2亿元。

高质量培育企业创新主体,要从产业发展根基做起。“接下来,我省将持续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刘迎举介绍。

在具体实施中,按照“培优树标、动态调整”的原则,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组织遴选100家综合实力强、行业地位突出的创新龙头企业,100家发展速度快、成长性好的“瞪羚”企业。并以此为基础,挖掘培育10家左右的“独角兽”苗子企业。同时组织遴选400~500家科技含量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科技“雏鹰”企业,作为培育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的后备队伍。

“河南省是全国率先提出培育创新龙头企业的省份。”刘迎举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目前我省共培育了宇通客车、中铁装备、中信重工等100家创新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8万件。

2019年新启动实施的5个创新引领型项目,全部由创新龙头企业承担。研发费用补助上,创新龙头企业可以拿到400万元最高标准的奖补。2018年省市联动对创新龙头企业研发补助1.8亿元。

如今,宇通客车已发展为全球产量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客车制造企业,中铁装备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综合服务商,汉威电子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综合实力跻身全球前三,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大人才支持力度

从2010年开始,吴远大与其团队扎根鹤壁,十年时间仕佳光子实现了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家公司由一家室内光缆制造商,升级为国际知名的光电子芯片和器件研发生产企业。

在仕佳光子工作的十年,吴远大说,他也有幸见证了鹤壁市的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鹤壁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努力破解发展困局、开辟新发展路径,成功创建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等50多个国家级试点示范。

而这个过程让吴远大感觉到,无论是企业还是城市,面对转型发展的时候,人才的作用都相当重要。但遗憾的是,作为省辖市的鹤壁目前没有一所当地的本科院校,这严重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因此,此次两会吴远大建议,国家应当支持中西部地区省辖市申办本科教育,给予中西部地区特殊政策,允许没有本科院校的省辖市优先举办本科教育,或支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在没有本科院校的省辖市设立分校,培养出更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河南商报编辑 吴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