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1)

阅读 是我们离美最近的时刻

Part 01

高学历跑去当野人?太浪费了吧

前几天,微博上有一位“野人”火了。

本科就读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并拥有香港浸会大学硕士学位的莫皓光自称“野人”,他和妻子在乡下居住,过了十几年穿二手衣服、吃素、每月2000块生活费(相当于大陆4、500块)的环保生活。

家具是捡来的,他们从来不用洗发水,自己制作天然酵素……不止日常如此,就连在举办婚礼时,二人的戒指也是用草编成,进行交换仪式后,他们将草戒指埋在土里,让它们回归大自然。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2)

|Photo by Andrik Langfield

近年来,诸如此类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北大学生送外卖”的见闻层出不穷,出身知名学府却甘心投身“乡野”,似乎已经成了高学历人群间一种流行的活法,面对这种另类的选择,很多人发出质疑的声音。

“上这个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读了那么好的大学,真浪费。”

“是梁静茹给你们的勇气”……

那么莫皓光这种高学历者究竟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生活方式?追求高学历究竟有多必要?如何利用高学历才不算浪费?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3)

|Photo by Jan Antonin Kolar

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人用一本极其古怪的书写下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这本书,在当时饱受诟病,在百年之后才焕发出它的光彩。

于是,在今天,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它是超前的。

Part 02

这闷骚的三姐妹,就嫁出去一个

19世纪40年代,英国出版商陆续接到了贝尔三兄弟的三份稿件,他们为这三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到惊喜,但却不知这三份稿件背后隐藏着的惊人秘密。

这三份稿件,分别是后来的《简爱》、《呼啸山庄》,还有一本是《艾格尼斯·格雷》。

很久以后,贝尔三兄弟才找到出版商透露自己的女性身份,原来贝尔三兄弟就是后来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4)

|勃朗特三姐妹

类似的行为其实在当时屡见不鲜,19世纪的英国,女人的职业选择无非两种,仆人,或者家庭教师。

所以固有的社会偏见,令女性在做一些不被普遍认同的职业时,不得不隐藏自己的身份。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发表小说,一开始也用“BY A LADY”这样的署名避免麻烦。

小妹安妮到今天都太冷门,艾米莉至今在大众中间还是争议颇多,不过已经基本被文学评论界评为三姐妹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位,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则一直都是公认的足够成熟的佳作。

有趣的是,在婚恋方面,夏洛蒂·勃朗特也是三人中最有“成就”的,因为三姐妹中只有她一个人嫁出去了,其余两位都在很年轻的时候病逝,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恋爱经历被记载下来。

当年胡兰成看了张爱玲的文字,写信说:

你这名字脂粉气很重,也不像笔名,我想着不知道是不是男人化名。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5)

|Photo by Yoann Boyer

你看,文人之间总还能通过文字来透视对方的灵魂进而产生爱情,那么纵观三姐妹的文字,便可知各位的感情状况了。

小妹安妮·勃朗特总写男人家暴、酗酒,“厌男感”估计令很多男人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大姐夏洛蒂·勃朗特就讨喜多了,她笔下尽是爱与尊严,积极而正确的价值观……

而艾米莉·勃朗特则是三人中最特殊的一个,在《呼啸山庄》里面你很难感觉到作者本人的真实性格,因为里面的角色都像野兽一样疯狂,同时这部小说充斥着复仇,施虐,互相伤害的情节……尤其是前半部分,令人看了多有不适。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6)

|《呼啸山庄》(2009)

也许正因为文字太过古怪且拒人于千里之外,从来没有人能走进艾米莉那个神秘而苍凉的内心世界。

然而情感上的孤独,换来的是艾米莉天才式的对世情的洞悉,这本书适合每一个迷茫的,走在寻找幸福生活路上的人。

Part 03

最体面的人,最自卑的灵魂

《呼啸山庄》讲了一个和艾米莉气质相符的苍凉故事:孤儿希刺克厉夫被呼啸山庄的庄主领养,并和庄主的女儿凯瑟琳·恩萧相爱了,凯瑟琳是一个野孩子,她吵吵闹闹,完全没有淑女的样子,那时候他们总是每天在清早跑到旷野,然后在那儿彼此陪伴,待上一整天。

但自从发生了一件事情,一切都改变了。

凯瑟琳意外闯入了画眉山庄,那是一个和她的呼啸山庄截然不同的地方,精致、优雅、体面。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7)

|Photo by Patrick Fore

在那里待了几天她接受了恩萧夫人“文明”的教育,几乎变成了一个端庄的淑女。

同时她对希刺克厉夫的情感也产生了变化,她向从小照看自己的女仆倾诉:因为听到他人对希刺克厉夫的贬低,她现在感觉“嫁给希刺克厉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

却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希刺克厉夫听到了。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8)

|《呼啸山庄》(2009)

自那之后,希刺克厉夫消失了,回来之时已是三年之后,凯瑟琳已经嫁给画眉山庄的埃德加·林惇。

希刺克厉夫带着体面的外在和一颗复仇之心归来,为了报复这一切,希刺克厉夫带着自己并不爱的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私奔。

没过多久,凯瑟琳患病而死。

凯瑟琳的死不止是肉体上的,她的灵魂也跟着死了。

婚后,她并不幸福,因为她嫁给埃德加完全违背了自我本性,这种痛苦和悔恨反噬了她,令她含恨而终。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9)

|《呼啸山庄》(2009)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听从外界声音作出的决定,往往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决定。

凯瑟琳太过在意他人的价值标准以至于放弃了真爱,又屈服于社会中所传言的所谓真理,嫁给了一份体面的空壳婚姻。

由此可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拥有并坚守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轻易为他人左右,是每个人一生中多么重要的必修课。

莫皓光接受最高程度的文化教育,最终却选择做个野人,多么疯狂的决定!

但是这恰恰是高学历带给莫皓光的东西。

学历的确能够帮我们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好的物质生活,但远远不止这些。

获得学历的过程其实是挖掘你自己思想深度的过程,是你探索自己生命更多可能性的过程。

你所在的环境,接触的文化,接触的人,都会给你人生的广度和深度带来极大的影响。

学历给你最宝贵的财富,其实是让你拥有更多可能性和更多选择。

Part 04

我们很会考试,但是不会生活

艾米莉笔下的凯瑟琳的悲剧几乎是所有现代人的悲剧,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接受这个文明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观,那些制定社会规则的人告诉我们拥有权利、财富、地位才是高等的,我们便活在了他们的价值判断中。

现代人拼命追求表面的体面,以为那就是在追求幸福,却没有发现体面和幸福并没有直接关系。

莫皓光预见了这一点,并想避免这一点,他给孩子取名叫莫期,是因为希望他长大后不要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能拥有自己的主见,找到自己的快乐。

并且他的教育理念中最重点的是培养孩子有兼容性的价值判断:“我想父母要做的,不是要给到小孩最丰富的物质,让他在和别人比较时更有优势,而是要教育小孩如何去面对每个人的不同。”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10)

|Photo by Ammar Rizwan

在《呼啸山庄》这本书里有两个重要的象征。

呼啸山庄代表的是我们身上原始的本性,在我们降临人世之初,就像庄园主的千金会亲近一个孤儿一样,在我们的眼中,人与人之间没有阶层的分别,我们不会因为任何外在的东西喜爱或鄙视彼此,我们无论爱的、恨的,统统是双方的灵魂。

画眉山庄代表的是一个理性却冰冷、复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爱情已经沾染了偏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外在的体面成了一个人有魅力的原因,人们喜欢的不再是人,而是他身上那些附加品:体面的外表,优渥的家世……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11)

|《呼啸山庄》(2009)

我们和故事里的凯瑟琳一样在呼啸山庄出生,在画眉山庄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所谓的高等教育,让我们获得知识,却没有教给我们重要的价值判断。

除了对念书,考试能力的培养,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一种对于价值判断标准的教育,价值判断影响的不仅是我们怎么看别人,还影响着我们怎么选择自己未来的生活。

这些价值判断包括对善恶、是非、幸福与痛苦的判断……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12)

|Photo by Benjamin Combs

记得早在几年前鲍鹏山老师有一篇演讲,这篇演讲提出,我们培养了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太多高学历的野蛮人。

高学历的人,近年来的确有些“令人失望”。

从前几年的医学生投毒,到女博士打人,男博士高铁霸座,前段时间又有顶尖艺术类院校出来的博士生涉嫌学术不端……

有趣的是,只要把高学历和那些不堪的行为结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一种反差感。

因为我们似乎总是觉得,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理应具备更健全的人格,更高的素质。

但是其实所有的事情和学历高低没有关系,因为知识教育仅仅是教育极小的一部分。

简爱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一本文学成就远胜简爱的神秘作品)(13)

|Photo by Jaron Mobley

但是这一点,人们往往总要走到某一个人生关卡前才发现,自己在学校学了那么多年所谓的知识,如今却还是迷茫而无所适从。

所以年纪大一点之后,我越来越不喜欢那些看上去特别光鲜亮丽,游走名利场的角色,而更喜欢那些在文明中浸泡多年却仍选择“野蛮”生活的人。

学历给他们的是更广阔的视野,更兼容的价值判断。

他们同样有能力去给自己那样的生活,但是他们的满足感并不来自于那份可怜的体面。

“野人”莫皓光,也许他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是很“惨”的,但是唯有这样的人身上,偏偏才有《呼啸山庄》给我的那种感觉。

初读满目荒凉,再读却发现那一片荒原之间,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愿我们都能在呼啸山庄间,挥洒永恒纯粹的,无拘无束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