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是我国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和伟人之一,周总理的一生都在为革命奋斗,从建党之初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周总理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在1953年8月,这样一位伟人亲自邀请广东云浮市女教师的信被送到范桂霞的手中。信中周总理以爱人邓颖超的名义邀请她来家中做客,为什么一位教师可以让周总理如此诚信邀请呢?又为什么周总理和爱人都对她十分尊重呢?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支持一下,既能回顾往期文章,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1)

想要知道这位女教师的来历和这一故事的由来,一切还要从1937年的艰难年代说起。

为革命奋斗,患病在身

1927年,正值革命的艰难年代,当时的党刚刚成立,仿佛襁褓中的婴孩,脆弱却又纯洁。更像是全中国人民的婴孩,寄托着所有人的希望,盼望着他可以安全长大。

但也有人不这么想,蒋介石在1927年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我党的革命运动被迫专为地下。

正是在这一年,我党明白了要有自己的枪杆子,不然会一直被敌人牵着走。于是我党决定发动南昌起义,打造属于自己的武装部队,以此来维持我党的革命果实。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周恩来作为南昌起义的我党负责人之一,为了这次行动可以成功进行劳身伤神,在后续部队撤离途中,又与大部队走散。

在连日的操劳和复杂局势的压力下,周总理病倒了。连日的高烧让周总理的思考变得模糊,更不要提行走之类的了,后来诊断得知周总理不幸沾染了疟疾

由于和大部队走散,周总理的身边只有叶挺和聂荣臻以及几名卫士在身旁。现在周总理重病不起,这些人不懂医术,只能看着干着急。当时他们还位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大家都没有来过,甚至连方言都听不懂。

万幸的是在这里碰到了我党在潮汕地区的负责人杨石槐。杨石槐在了解了情况后,先将周总理安置妥当,然后和叶挺等人商量后,决定将周总理送往香港养病。

在当时的条件下,我党刚刚成立,实力比较弱小,并且在蒋介石反革命的情况下更是艰难存活。想要将周总理送往香港困难重重,但杨石槐仍是拍着胸脯保证将周总理送到香港。

当年杨石槐同志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最终商议的结果是将周总理变成一位公子哥,杨石槐同志为二公子陪伴左右,以防不测。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2)

因为身份是公子哥,所以一切的生活日常、居住环境都要符合这一人设,最后选定了两座小别墅作为周总理养伤的地方。

规划好周总理的去处后,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找到一位可以照顾周总理日常起居并且懂得一些医疗方面知识的人。为此杨石槐同志思考良久,最终就定让范桂霞担任周总理的护工。

范桂霞的父亲是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收到父亲的熏陶教育,范桂霞也懂的一些医疗知识,足以担任周总理的护工一职。并且范桂霞同志的革命经验丰富,是一位坚定追随党的老同志,早在范桂霞同志读书时期就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并且逐渐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维护者。

范桂霞同志先是参加了中共的外围组织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后来又加入中共青年团,最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五”政变后,由于叛徒的出卖,警察在夜里包围了她家,当时范桂霞正在二楼,她的姐姐与父亲在一楼,反动警察冲进她家后,抓住了她的姐姐,并且打晕了她的父亲。

听到声音的范桂霞在二楼翻窗逃生,警察没有发现范桂霞,于是便抓走了她的姐姐。等到范桂霞回到家中,看到父亲躺在地上,看到她回来后,焦急的说道“快走,反动派还会来抓你的”。说完便晕死过去。

范桂霞也知道情况紧急,来不及帮父亲收拾后事,也来不及伤心,通过一名认识的女工在河南逃亡澳门。最后辗转到了香港,终于联系上了党组织。

因为范桂霞接受过教育,有知识,文笔又好,于是广东省的我党秘书长沈宝同决定让她就在秘书处负责文案抄写以及党员的联络工作,当时范桂霞负责过的有许多我党的重要人员,如李立三、澎湃等人。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3)

有一天,沈宝同突然找到范桂霞,郑重地对她说到“现在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交代给你,希望你可以认真完成它”。范桂霞问到是什么任务时,沈宝同只是回答到:“是照顾一位重要人物。”

如此神秘的氛围让范桂霞不在多问,不过从沈宝同的神态来看,这位重要人物在党内的职务一定不低,党将这样重要的任务交代给她也是出于对她的信任。

在抵达地点后,沈宝同告诉他这位重要人物还需要几天才能到达,并且交代到这次范桂霞的身份是这位重要人物的妻子。

当时的范桂霞已经22岁了,虽然没有结婚,但是已经有了男朋友。不过接受这样一个身份还是让范桂霞面红耳赤,但她也知道党的纪律,于是便接受了任务。

初遇,结识范桂霞

在怀着忐忑的心等待了几天后,终于迎来了这位重要人物,范桂霞十分好奇这位人物到底是谁,于是便出门迎接,映入眼帘的是一辆十分低调的小汽车。

首先下车的就是杨石槐同志,随后,杨石槐同志在车内背出一个人来,范桂霞大概猜想到这就是哪位重要人物了,于是便好奇的看了过去。

杨石槐背的人在范桂霞眼中越来越熟悉,但是不敢确定,到了最后,范桂霞忍不住问到,“这是周恩来先生吗?”

“是的”杨石槐同志确定的回答让范桂霞不敢相信。

周恩来同志在党内人士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不仅负责了党的许多重要任务,还经常在各地展开党内演讲。因此很多党内人士都认得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周先生。范桂霞也不例外,多年的党内经验也让范桂霞有幸见过周总理几面,虽然之前做过心理准备,但是看到是周总理后还有有些震撼。

之前负责照顾周总理的护工叮嘱范桂霞每天都要给周总理测温,保证周总理的健康情况,多喝热水以及其他周总理病况方面的细节。范桂霞都一一记下。

由于从小懂得医疗知识,并且有一些护理经验,还有着十分负责的态度。在范桂霞的精心照顾下,周总理在到达香港的三天后醒了过来。这让一直照顾周总理的范桂霞十分高兴。

周总理醒来后便警觉地问到“这是哪里,我为什么会在这”,激动的范桂霞解释不清,只好叫来杨石槐同志给周总理解释。周总理在看到杨石槐同志时便明白自己是安全的。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4)

在杨石槐的解释下,周总理知道了自己自从和大部队走散之后陷入昏迷,叶挺等人找到杨石槐,最后在杨石槐同志的帮助下来到香港的前因后果。

杨石槐同志在解释完后,兴奋的握住周总理的手说到“周先生,你终于醒了,我们不用再担心了!”,周总理也笑着说到“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还要你们担心。”

旁边的范桂霞也显得十分高兴,突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跑到厨房,不大一会,一碗新鲜的鸡汤便摆在了周总理的面前。

范桂霞对周总理说到“先生,你刚刚醒来,身子虚,喝点鸡汤补一补。”说完后,范桂霞想要弯下身子亲手喂周总理喝,不过周总理拒绝了,端起碗来说“我醒来了就不用麻烦你们了。”说完便喝起了鸡汤。

在喝完以后,仿佛想起来什么事情一样,皱着眉头说道“现在的革命正处在关键时刻,党内哪里都需要钱,我本来就已经麻烦你们了,怎么还敢浪费宝贵的革命基金喝鸡汤呢?”

范桂霞却理直气壮的解释道“您是革命领导者,只有您快点好起来,我们才有人领导,才能获得革命的胜利。并且组织安排我照顾你,所以你要听我的安排。”

周总理看着眼前这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再听完她的这一番话,整的周总理哭笑不得,最后才说到“好好好,我听从组织的安排,让你照顾我,只是,现在确实是革命的关键时刻,我于心不忍,以后不要再炖鸡汤了。”

在范桂霞的精心照顾下,一周后周总理就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不过并没有完全恢复,出于对周总理安全的考虑,也并没有让他出行,而是留在房间内继续养伤。范桂霞也知道当时的情况十分恶劣,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搜查共产党员,全城的气氛都十分紧张。在这个时刻,丝毫的失误都有可能酿成大错,一旦周总理出了什么问题,将会成为整个革命的损失。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5)

所以经过组织上的讨论,还是让周恩来安心养病,不准他外出工作,周总理只好每天在室内活动,范桂霞为了不让周总理无聊,也为了周总理能够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便每天给他买报纸看。

平时也会陪着周总理聊聊天,谈一谈生活中的琐事。加上平日间的照顾,一来二去两人便熟悉了起来,周恩来又一次问范桂霞:“你认识邓颖超吗?”

“认识,我和邓颖超是老相识了,我认识她比认识您还早呢,她人很好,经常帮助我。”范桂霞回答道,周总理一听十分高兴,连忙又问道:“那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吗?她现在安全吗?”

范桂霞知道邓颖超是周总理的爱人,周总理现在问起来自然是十分想念她,便说:“听别人说她现在在上海,具体在哪里住我就不知道了”范桂霞知道周总理十分担心她,于是又补充到:“您安心养病,等病好了,我想你们很快就可以见面了”

听到这里,周总理也知道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安心养病,只有把自己的病养好了,其他的是才能够正常进行,不然自己拖着病体,组织上也不放心自己。

于是便不在考虑自己爱人和组织上工作的事,转头和范桂霞聊起了家常,问起范桂霞的童年生活以及家庭情况,再了解范桂霞为了革命而做出的牺牲后,周总理不停的安慰她并说道“革命终将会胜利的”

范桂霞表示一切都还好,并转告了组织上的安排:“组织上安排我来护理您,所以也给我安排了身份,您的身份是李先生,我则是你的李太太。”说完这些的范桂霞还有些脸红。

看着这位二十几岁的女同志,周恩来说道:“一个革命者既要懂得如何伪装自己,也要学会如何扮演别人。既然组织上给了我们身份,那我们就要扮演好他。”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周总理教范桂霞如何打麻将、如何跳舞、如何抽烟喝酒等,因为这些都是一个贵族太太应该具备的。如果这些做不好的话,很容易被人识别出身份。

但同时周总理也对范桂霞说道:“这些都是我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技能,仅仅是为了伪装好自己,你可不能被这些不良的嗜好和习惯改变了生活,要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是一个革命者。”

范桂霞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周总理的良苦用心。周总理继续说道:“只要坚持本心,就算暂时接触了这些不良习惯,也不会迷失本心,心理上不会有负担。”

周总理还问起了范桂霞的私事,询问她有没有中意的男孩子,本以为喜欢害羞的范桂霞会红了脸,没想到她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有一个男朋友,叫做潘耀芳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6)

他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在黄埔军校接受了现代化的军事教育。同时也是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我党的一位冉冉升起的后辈之星。周总理也表示我党现在就需要这样的人才,来一起完成伟大的革命任务。

潘耀芳早年参加过广州平定商团叛乱,后来又参加了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斗。还和大多数共产党员一起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北伐结束后,广东区委调他去广宁训练农民军,本来就相隔甚远,在“四一二”政变后,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这对恋人也失去了联系。

听到这里,周总理觉得革命苦了这对恋人,连忙安慰她道:“只要他一直爱你,他以后就一定会回来找你。如果他不来找你了,你也不必在这么爱他。”

以后的日子也证明了周总理的话是正确的,在1928年初,潘耀芳不远千里回到了广州,在香港找到了我党在广东的省委,最终和范桂霞相会了。

痊愈,意味着离别

又过了十天左右,我党的广东省省委要在香港岛半山开展会议,研究我党即将在广州起义的相关事宜。组织上希望周总理来参加这一重要的会议,一方面周总理有南昌起义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为周总理彻底健康后处理事务提前做准备。

当时的会议地点距离周总理养病的地方较远,沿途的道路也不算好走。周总理当时还没有完全恢复,于是杨石槐和范桂霞商量后决定给周总理雇一辆汽车,用来代步不过这一决定被周总理严词拒绝了,想来也是,鸡汤都不舍得喝的周总理怎么会舍得租一辆汽车呢。

范桂霞和杨石槐拗不过周总理,最后还是听从周总理的意见。但当时周总理大病初愈,为了安全起见,杨石槐决定让范桂霞一路跟着周总理。这也是范桂霞第一次以“李太太”的形象出门。

为了更好地掩饰自己的身份,范桂霞努力让自己像一个真正的富家太太。她穿上平时从不穿的连衣裙,脚上也换上了高跟鞋,还涂了化妆品。整个人变得香气四溢、美丽动人,不知道的真以为她是一位“富家太太”。

周总理也为了维持所谓的“李公子”形象,穿上了当时十分流行的丝绸马褂,手上带着一只价格不菲的手表。范桂霞则是在一旁搀扶着周总理,在外人眼里看来,这就是一对恩爱的富家公子和小姐。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7)

周总理当时身体还很虚弱,不能够长时间行走,尤其是走上坡路,走起来更是吃力。两人经常是走走停停,一停下范桂霞就发现周总理已经是大汗淋漓了,范桂霞忍不住提出雇一辆车,但还是被周总理拒绝了。

如果周总理实在走不动时,就会对范桂霞说到:“太太,我们休息一会再走吧。”

就这样,周总理和范桂霞两人一连几天一直坚持步行,在住处和会议场地之间来回奔波,等两人到了会议场地,范桂霞就留在休息厅和其他女眷一起等待。

大概一个月之后。周总理的身体已经差不多恢复,他接到组织的任务,让他去参加上海召开的中共扩大会议,周总理也知道离开的时候到了。范桂霞和杨石槐依依不舍的将他送到码头,在上船离开前,周总理伸出手握住范桂霞和杨石槐,和他们说到“这段时间麻烦你们,你们要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的,我在胜利的那天等你们!”

从范桂霞和周总理分别后,由于革命任务的紧迫。两人也一直没有机会再次见面。范桂霞和周总理分别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1928年2月经过组织的批准,范桂霞与潘耀芳结婚,两人的恋爱长跑也终于是结出了果实。

周总理回到上海后,还和邓颖超提起了范桂霞,“小范啊,我记着呢,幸亏这次有她照顾你,等以后有机会再见面,一定要好好报答她。”

后来和范桂霞单线联系的党内成员突然失踪了,联系不上组织的范桂霞夫妇只好留在潘耀芳的老家教书,继续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一直到新中国成立。1953年,周恩来总理得知范桂霞到北京看望儿子和儿媳后,立刻给范桂霞发了一封邀请信,希望他可以来位于中南海的总理家中做客,并且一起吃个晚饭。

这顿晚饭十分朴素,一碗烧豆腐,一份北京烤鸭,一碟青菜炒肉,一碗鸡汤,这就是晚饭的全部了,可见周总理哪怕是在革命胜利后仍然不舍得花钱。

在这顿晚饭上,周总理和范桂霞不断提起当年在一起共事的往事,还一直给范桂霞夹菜,劝她好不容易来一趟北京,一定要多吃一点北京烤鸭。邓颖超也与范桂霞相谈甚欢。范桂霞大约是在下午的五点到达总理家中,一直到晚上八点左右周总理才依依不舍地送别范桂霞。总理听说了范桂霞一直在坚持教书后,也鼓励她坚持下去,教育下一代青年人。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8)

临别时,周总理给范桂霞买了车票,还用自己的专车将范桂霞送到北京的火车站,欢迎她下次有空继续来北京,继续来总理家做客。

在1984年的同一天,邓颖超在中南海的西花厅又一次接见了范桂霞,当时的她已经是祖母了,距离当年照顾总理也已经过去了57年。

会见结束后,邓颖超拉上范桂霞一起合影留念,还送给她一个精心制作的小手袋,也算是兑现了当年说要“好好报答范桂霞”的誓言。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周总理一家对于人民是十分爱戴的,一位中学老师可以进入中南海这种国家重地再别的国家是看不到的。这不仅是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也是周总理平易近人的表现,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范桂霞一直在广东担任中学教师,在1994年因病去世,享年89岁。

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一位女老师做客中南海)(9)

创作不易,觉得文章还不错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支持一下,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