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第一医院是三甲医院吗(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1)

江夏区第一医院是三甲医院吗(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2)

长江南岸、汤逊湖畔,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恰似一片生命绿洲,无数生命于这里重获新生,无数伤患于这里康复如初;六十四载风雨兼程,医院始终将无私奉献之医者大爱传承于历史年轮,在履行救死扶伤神圣职责的时光里,绘制着医心无悔、匠心独具画卷。半个多世纪岁月轮回,医院历经举步维艰的辛酸创业和改革开放带来的蓬勃发展,始终坚守“人民医院”公立职能与担当,将初心为民、白衣赤诚镌刻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中,坚定从容地向着党的光辉,走进新时代,迎来更高的起点。

在“融合”上做文章,乘风启航,拓面提质谱新篇

江夏区第一医院是三甲医院吗(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3)

医院介入诊疗中心自2016年12月18日开展第一例心脏介入诊疗以来,已成功完成各类介入诊疗2300余例,其中,行急诊PCI手术成功救治病患518例。

十年来,医院就医环境及诊疗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2016年7月21日,武汉协和医院全面托管以来,全新的协和江南医院被嵌入了百年协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因,重新编码,优化建构,揭开了发展新篇!

引协和智慧,释放动能。托管六年来,近千余人次参加协和医院战略发展研讨会、行政管理培训班、管理人员赴协和轮训,协和先进成熟管理经验源源不断注入,医院迈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高速路”。

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形成“党建强、业务优”学科品牌群。医院先后有30多个专业学科加入国家、省、市专科联盟建设,健康管理中心被评为“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省市重点专科建设全面“开花”,继2021年获评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后,2022年医院12个学科申报评审,与全市多家三甲医院同台竞技,成功获评11个市级重点(建设)专科,全市排名第一;截至目前,医院成功获评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14个,武汉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湖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再攀新高度,在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集协和力量,凸显效能。2018年11月,医院被原湖北省卫计委评定为三级综合医院,实现了医院几代人的梦想。从“二级”到“三级综合”,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更是医疗救助能力的质变飞跃,充分诠释了“江南有所呼,协和必有应”的托管理念,体现出托管带给医院综合实力高效能提升。在协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医院的新业务、新技术呈现井喷态势。截至目前已有33个科室熟练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92项(51236例)。自2016年12月18日开展第一例心脏介入诊疗至今,已成功完成各类介入诊疗2300余例。其中,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膀胱癌根治术、急性脑梗死支架栓取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实现了江夏区零的突破。

亮协和招牌,满载才能。“协和”金字招牌,在医院种下了招才引智的梧桐树,人才梯队聚集江南,形成强烈人才磁场效应。招录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优质人才3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117人,为医院快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医院选派业务骨干赴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多个科室与协和医院建立了常态化技术协作关系,通过密切型学术交流充分提升人才软实力。优渥的人才推动了医院科研精进的步伐,医院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市级科研项目32项,发表学术论文315篇,其中以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 SCI 论文42篇。

在“惠民”上定举措,奋楫笃行,协同发展铸品牌

江夏区第一医院是三甲医院吗(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4)

定期下沉到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开展健康讲座、巡回义诊、学术交流等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始终将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更好发展惠及群众健康为己任,努力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家门口”高品质、便捷医疗服务。

持续开展“百名协和专家进江夏”系列活动,以提升百姓“就医体验”为切入点,请协和专家团队“扛旗子”,先后有24个专业的近百名协和专家来院坐诊、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会诊万余人次,参与各类高难度四级手术千余台次,举行学术交流讲座百余场次。武汉协和医院老年病科刘承云团队、肝胆外科吴河水团队、骨科邵增务团队、泌尿外科章小平团队、神经外科胡学斌团队、胸外科廖永德团队、儿科金润铭团队、消化内科蔺蓉团队、病理科聂秀团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卫兵团队、耳鼻喉科肖红俊团队、重症医学科尚游团队、检验科张德太团队、皮肤科陶娟团队等15个协和专家团队“整建制空降”,常驻专家开展常态化协和专家常态化门诊诊疗、查房和疑难手术带教服务、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协和专家队伍”。

借鉴协和托管经验,医院援引协和管理模式和技术资源,逐步建立起“以协和医院为龙头,协和江南医院为枢纽,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延伸至村卫生室的上联省部属医院、下联基层医疗机构”的立体分级诊疗模式,与区属9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共体,精心挑选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派驻医共体单位担任副院长,力争一名业务骨干派驻,带动一个学科、带活一家医院,通过技术与管理的持续输出,最终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疑难杂症协和专家来‘把脉’”的区域医疗格局。

以此为基础,在全省率先布局“远程心电诊断网络系统”,将远程心电服务延伸至辖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村卫生室、2所大学校医院,实行24小时心电监测及远程诊断服务,使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持续下沉到网底。数据显示,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建设5年以来已为基层医院解读心电图7万余份。

与此同时,医院于2021年通过“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及“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在全区建立了医学影像质控江夏分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等,弥补了基层卫生院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成功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一单通”,过去6年的诊疗人数达4万人次。

在“革新”上求突破,扬帆逐梦,锚定目标再出发

江夏区第一医院是三甲医院吗(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5)

2022年3月15日,武汉协和医院托管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第二周期协议正式签署。

十年,励精图治、奋发作为;十年,初心不改,使命在肩。

十年间,医院每一次新的突破、每一次蜕变成长、每一次耀眼高光,都汇集成群众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撑起的是医院顺势而为、继往开来的“十四五”新征程。

2022年3月15日,武汉协和医院托管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第二周期协议签署仪式,在江夏区人民政府会议中心203会议室举行,标志着江夏区将与武汉协和医院正式进行第二个合作周期。

“更高标准、更深合作、更广受益、更好机制、更大发展,以点破面助推江夏全面发展,让老百姓受益。”第二周期托管合作承载着江夏区委、区政府殷殷嘱托,凝聚着辖区百姓拳拳期望。

在江夏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在武汉协和医院全面托管加持下,“输血”治标与“造血”治本并重、党建软实力与发展硬实力相结合、实现了发展“量变”到“蝶变”,医院发展势头强劲,拓面提质发展成效明显,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这是对江夏区人民政府、江夏区人民递交的满意答卷。

立足新起点,追梦新征程

江夏区第一医院是三甲医院吗(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6)

援引武汉协和医院管理经验,持续开展党政联片点调研制度。

面对国家医改政策形势的要求,面对政府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医疗服务体系承上启下环节的区级三级公立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在“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中,将会在江夏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江夏区卫健局的大力扶持下,以武汉协和医院第二周期托管为契机,锚定“打造武汉南部最高水平医学中心”愿景目标,扎实推进“三级甲等医院”建设,切实提升区域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满足江夏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更好地为辖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峥嵘路·倾听

坚守初心使命,守护人民健康。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认真践行“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学科兴院、服务优院、管理治院、文化塑院”六院方针,努力提供有温度、负责任的高品质医疗服务,着力打造群众满意、员工幸福的武汉南部最高水平医学中心,让江夏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江夏力量。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党委书记 韩军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进入新时代,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恰似一艘乘风启航的巨轮,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指引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扶下,锚定“十四五”战略目标,开拓进取,乘势而上,始终把人民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倾力打造“武汉南部最高水平医学中心”,用更加精准、高效、贴心的诊疗服务,持续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师少军

铿锵行·数读

首家被武汉协和医院全面托管的武汉市新城区医院。

2016年7月,武汉协和医院全面托管。

2018年11月,医院核定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

首创将远程心电诊断网络架设到村卫生室、校医院。

远程心电诊断网络覆盖辖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村卫生室、2所大学校医院,实行24小时心电监测及远程诊断服务。

拥有“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湖北省女兵征兵复审站”。

2018年8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被授予“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连续5年承担湖北省应征女青年复审体检任务。

拥有日渐完备人才梯队及学科品牌群。

7名博士研究生、178名硕士研究生。

40名正高级职称、187名副高级职称。

33个病区、43个临床和医技科室。

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14个。

武汉市临床建设重点专科4个。 湖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

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援非女英雄”“白求恩式好医生”,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好人”“荆楚楷模”“大城工匠”“江夏英才”等,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

逐梦图·征程

“十四五”期间,医院将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协和托管为支撑,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武汉南部综合实力一流、品牌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有温度负责任的高品质医疗服务,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江夏力量。

(文/陈林 关晓锋 熊帆)

【编辑:余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