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轿车市场上,竞争最激烈的莫过于1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这个区间里,既有我们熟知的朗逸、轩逸、宝来等合资老将,也有帝豪、逸动、艾瑞泽5等自主新兵。它们都是销量榜单的常客,月销动辄一两万台以上。

当然,碍于品牌“身段”,合资的朗逸、轩逸们普遍要比同级别的自主车型要贵。以吉利的第四代帝豪为例,官方指导价为6.99万-8.89万元,而和它同级别的轩逸经典款、朗逸启航版等等,普遍要10万元左右,即使终端有优惠,起步也基本要七八万元以上。

然而,你以为第四代帝豪只是价格更便宜吗?绝对不是,它的产品力也可以说完全碾压了合资车,这一点,我们近日在一场公开的对比测试中进行了见证。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1)

在这场测试中,活动主办方选择了吉利第4代帝豪、日产轩逸经典款、别克英朗和大众朗逸启航版,分别是中日美德四国冠军家轿的代表车型。它们的价位相对接近,动力组合也基本差不多,除了轩逸是1.6L,其他三款都是1.5L发动机,变速箱是5MT、CVT或6AT。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2)

测试主要围绕安全性、空间性、舒适性三个维度展开,因为据2021年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等多份权威调研分析发现,中国消费者选购家轿时最关心的地方,正是安全、空间和舒适这三点。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3)

安全PK:第4代帝豪制动距离最短,配置智能化程度最高

安全维度,主办方设置了制动优势、狭窄弯路路段、城市避障路段、麋鹿测试、8字绕弯和倒车黑科技六项动态科目,分别测试四款车的表现。

“制动优势”科目中,四台车分别以30km/h冲向假人,再紧急制动。从测试结果来看,除了英朗直接撞飞了假人,第4代帝豪、朗逸和轩逸都成功刹停,而其中,第4代帝豪的制动表现最好,因为它刹停后距离假人还有很长一段安全距离。根据我们实测,第4代帝豪从100-0km/h的制动距离仅需36米,优于其他三款车。这或许是得益于它采用了高性能的刹车片与大尺寸的真空助力泵,刹车响应更快,制动距离更短。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4)

“城市避障路段”是以桩桶模拟城市里的狭窄弯路,测试四台车是否能在不碰撞桩桶的情况下顺利通行。而在实测当中,朗逸、轩逸、英朗三台车都碰到了桩桶,唯有第4代帝豪顺利通过。这也不难理解,因为第4代帝豪的最小转弯半径只有5.5米,领先于三款合资车。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5)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6)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7)

并且,第4代帝豪还配备了合资车没有的360度全景影像 车侧盲区影像,极大增加了转向以及过狭窄弯路时的安全性,周边情况可以通过中控屏一目了然。并且这些配置也将大大减少新手司机或女车主对于倒车、侧方位停车的恐惧感。另外,第4代帝豪还搭载了透明底盘,可以在中控屏清楚看到底盘下的障碍物,避免刮底盘或扎胎事故的发生。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8)

在麋鹿测试和8字绕弯环节中,四款车都以30km/h的时速前进,朗逸凭借短车身的天然优势很顺利地通过了麋鹿测试,并且车身姿态良好,显示出德系车扎实的车身稳定性。而英朗则以优异的底盘支撑性在8字绕弯环节中表现上佳,轩逸的转向则稍显迟钝,需要驾驶者提前预判并作出反应。与三款车相比,第4代帝豪则无论底盘调教还是转向灵活度、车身侧倾的抑制方面,都表现不差。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9)

经过六个项目的测试下来,四台车表现都在水准线之上,但第4代帝豪的综合水平最高,车辆本身不低的素质叠加上大量的智能黑科技,不仅大大提升了驾车的安全性,也降低了上手的难度。

空间PK:轩逸大沙发很舒适,第4代帝豪空间体验最宽敞

在空间维度,活动设置了车内储物空间、后中地板、后排横向空间、后备箱空间、轴距五项静态体验科目来测评空间表现。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10)

不同于三款合资车采用相对传统的造型设计,第4代帝豪采用了宽体车身设计,车宽达到1820mm、高度达到1460mm,宽高比达1.25,呈现出紧凑型轿车罕有的“宽体低趴”效果。而它的内饰质感也远胜于三款合资车,比如座椅和方向盘都是皮质,门板和中控部位也采用了大面积软质包裹,除此之外,中控触摸大屏、液晶仪表、电子手刹与电动调节座椅等配置,也比三款合资车的机械手刹、手动座椅等等要更有质感。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11)

而在空间方面,虽然第4代帝豪的车高和轴距并不占优,但拥有四款车里面最优的1552mm膝部横向空间和1551mm肘部横向空间,后排内部的乘坐横向空间也达到了同级最大的1500mm,地台也是同级最平的34mm,所以,它的后排乘坐体验是四款车里面最好的。

与之对比,轩逸虽然有“大沙发”的名号,但由于横向空间不足,地台凸起较高,后排乘坐体验依旧不如第4代帝豪。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12)

不仅如此,第4代帝豪的贯通门板箱能装下9瓶水,双层储物格可以分别放两台手机,装载能力在四台车中当仁不让。另外其中控台一侧还有非常贴心的挂钩设计,平常挂杯奶茶什么的都非常方便。另外,它的后备箱纵深达1843mm,空间最大可拓展至1100L,还配备了感应式后备箱,相比三款合资车要领先不少。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13)

舒适PK:第4代帝豪怠速噪音仅38.7,全系自动空调 PM2.5过滤装置

舒适性维度是通过发动机抖动、空调温度以及怠速噪音三项测评科目来评估车内的舒适性。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14)

在这项测试当中,第4代帝豪得益于其深海级NVH降噪科技,内饰A柱、门饰板、后备箱饰板、地毯等多处都采用了高性能纤维声学材料,整车气密性55 SCFM,怠速噪音仅为38.7,领先于英朗的39.4、朗逸启航的39.4以及经典款轩逸的40.1。

另外,第4代帝豪的空调系统也十分给力,全系自动空调,还配备了后排出风口与PM2.5过滤装置,制冷的速度与空气质量都要优于三款合资车。

第四代帝豪对比英朗(8-10万元买家轿选合资还是自主)(15)

小结

事实上,自主品牌车型的竞争力优于同级合资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闻。SUV领域,哈弗H6、吉利博越/星越L、长安CS75PLUS等等,产品力(动力、空间、配置)都要大大好于同级别的CR-V、荣放等等,所以,在8-10万元的家轿市场上,第4代帝豪产品力优于同价位/级别的合资竞品并不奇怪。

首先,自主品牌的造车实力已经大有进步,技术积累并不一定输给大众、丰田等跨国豪强;其次,由于自主品牌拥有更灵活的采购体系,不像合资公司受制于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体系,且合资股东双方都需要利润空间,所以合资车的成本很难下降,导致同样价格区间的车型,自主品牌可以大量堆配置,而合资车看起来都像是丐版;还有最重要一点,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锻造了超强的市场敏感度,比跨国品牌更加深入理解中国人的消费诉求,新技术的应用更及时,因此推出的产品往往也更有吸引力。

所以,如果你的购车预算是8-10万元,那么与其看丐版的英朗、轩逸经典款或朗逸启航版,真不如好好看看吉利这款第4代帝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