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前舞者颜如玉,
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
钿璎累累佩珊珊。
“璎珞”一词来自古印度,
梵语中意为“珍珠等串成的首饰”,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璎珞,
也多出现在佛像上。
《大唐西域记》里,玄奘法师在古印度看到人们
“首冠花鬘,身佩璎珞”,
从人到佛,璎珞都是人们最喜爱的装饰。
《无量寿经集解》中解释:
“常在颈者曰璎,在身者曰珞。”
佛经中的璎珞,是一种环状饰物,
可挂在颈部、垂于胸部、
戴于头部、手臂和小腿等部位。
主要用珍珠、宝石和贵金属串联制成,
有时也会把植物花朵计算在内。
常见的有摩尼珠璎珞、珍珠璎珞、
如意珠璎珞、七宝璎珞、众宝璎珞等等,
或单一材质组合成串,
或由几种珍宝混合制作而成。
据印度教圣经《梨俱吠陀》的观念,
璎珞作为装饰,
具有庄严身体、净化身心的美好寓意。
在《佛所行赞》卷一中记载,
释迦牟尼在身为太子时,
便是“璎珞庄严身”。
因此,佛教早期的造像为璎珞遍身,
其实就是释迦牟尼的装束。
但佛教摒弃了世上的荣华富贵,
因此,佛和罗汉等出家人是不佩戴饰物的。
只有菩萨形象会佩带各种各样的璎珞与华鬘。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
大乘佛教正蓬勃发展,
佛教璎珞历经千年发展,
与本土审美相结合,演变出了新的形式。
唐代的菩萨璎珞,
在色彩、制作工艺与材质上都有了资的飞跃,
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和多元。
其中,项圈式璎珞的连接点,
出现了华丽的花朵形状,
其下的吊坠则与组玉佩的玉珩如出一辙,
可见唐代工匠在创造之时,
逐渐融入了本土的审美。
从初唐到晚唐,佛像身上的璎珞,
大致从短到长,从简单到富丽,
体现了盛唐高华绝伦、浪漫飘逸的气息。
而唐代壁画中的璎珞,
则更加异彩纷呈,
出现了连珠、垂珠、宝珠卷云和圈环等样式。
西安出土的唐代李静训墓葬中,
一条嵌珍珠宝石金项链最为人熟知,
从风格工艺上来看,一般认为是舶来品,
其串珠结合坠饰的造型,
也可归类为璎珞。
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
璎珞也经常出现在回鹘公主与供养人的脖颈上。
相传唐代乐舞《霓裳羽衣曲》,
在跳舞时,舞者门不仅身着轻盈的羽衣,
还佩戴着华丽的璎珞,
既让舞者舞动时带出衣袂飘飘的美感,
又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珠玉生辉,华贵非凡。
既得仙境缥缈之美,也有皇家富丽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