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香思怨。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毕竟啼乌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散文年华(散文暮年)(1)

老去浑身无著处,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试向浮瓜沈李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更频斟。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老去光阴驶。向西风、疏林变缬,残霞成绮。尚喜暮年腰脚健,不碍登山临水。算自古、英游能几。客与桓公俱臭腐,独流传、吹帽狂生尔。后来者,亦犹此。

篮舆伊轧柴桑里。问黄花、没些消息,空篱而已。赖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怀里。且觅个、栏干同倚。检点樽前谁见在,忆平生、共插茱萸底。欢末足,饮姑止。

散文年华(散文暮年)(2)

老去情怀酒味中。水边林下古人风。岁云暮矣江空晚,谁识儋州秃鬓翁。人易远,语难工。春时犹记一尊同。苦心未免皆如此,只合挥弦目送鸿。

老去休惊节物催。菊花端的为君开。携壶幸有齐山客,怀古还如单父台。松掩映,水萦回。使君强健得重来。不须细把茱萸看,且尽丰年酒一杯。

老去更思归,芳草正薰南陌。上巳又逢寒食,叹三年为客。吹花小雨湿秋千,闲却好春色。天甚不怜人老,早教人归得。

老去生涯,都付与、一丘一壑。功名事,惭非好手,几逢危著。走马斗鸡年少趣,椎牛酾酒军中乐。到而今、浑似梦中看,休休莫。江湖路,西风恶。霄汉志,秋云薄。更那堪州铁,铸成重错。当贵买臣毋足羡,知非伯玉真能觉。问心期、应有海翁鸥,山人鹤。

散文年华(散文暮年)(3)

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

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只恐东州,催成棠荫,又作三年别。赏心难继,莫教孤负华发。

云踪老去浑无定,飘泊寒空。又被东风。吹过江南第几峰。长安市上看花眼,不到衰翁。好趁归鸿。家在西岩碧桂丛。

老去坐来睡重,病多吟得诗慳。

有时忽自拍阑干。一点心随天远。

老去频惊节物,乱来依旧江山。清明雨过杏花寒。红紫芳菲何限。春病无人消遣,芳心有酒摧残。此情拍手问阑干。为甚多愁我惯。

散文年华(散文暮年)(4)

老去尚呼张丈,醉中自惜熊儿。越王台上鹧鸪啼。三朝臣不遇,无复好文时。情绪幽幽似结,鬓丝索索禁吹。病来魂不到相思。散人腰已散,倚杖叹吾衰。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钿狼藉,泪痕凝面。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但寄兴、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老去情锺不自持。篸花酌酒送春归。玉貌冰姿人窈窕。一笑。清狂岂减少年时。欲上香车俱脉脉,半帘花影月平西。待得酒醒人已去。凝伫。断云残雨尽堪悲。

白鹤红雀门庭过,绿叶黄竹映脸面。瘦骨百岁如笔尖,挥舞万次得画卷。

沧桑十载似箭弦,飞扬百步落叶片。人到暮年壮志酬,书写豪情天地羡。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过了花甲年的岁月以后,就越来越感觉到年龄其实是一件最令人无奈的事了。仿佛刚刚告别青春绚丽的时代,悠忽之间,鬓角就增添了几许白发,额头就刻上了深深的皱纹。对镜自怜,徒生人生迟暮的惆怅,是很自然的。闲来再读曹孟德的《龟虽寿》,咀嚼体味之中,在不得不钦佩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的同时,也隐约感受到了这位雄心勃勃“大人物”内心深处的些许无奈。“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是动情的感慨,而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里,一个“老”字,一个“暮”字,也实在令人感到悲壮。

散文年华(散文暮年)(5)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把人生看做一个悲剧,因为生与死,如影随形。生命本身就是布满暗礁和漩涡的海洋,人在力图避免这些暗礁和漩涡的同时,却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那最后的、不可避免的船沉海底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论人生曾多么辉煌,时光也会让辉煌瞬间定格;无论志向何等远大,年轮也会让志向成为以往。古往今来,最冷酷的杀手不是那些刺客死士,而是如“白驹过隙一般从我们指缝间悄悄流逝的时光。人生迟暮,意味着人生即将谢幕,生出一些惆怅和慨叹来,当不为过。

何以排解?不承认自己已经走向夕阳晚景,像居功的老牛一样反刍昔日的辉煌?万念俱灰,如迟暮的佳人一样哀怨岁月的无情?我想到刘禹锡参与永贞改革失败,被贬朗州刺史时已过天命之年。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中国古代,实属英雄迟暮了。事业受挫,双鬓飘霜,他既没有留恋在往日的辉煌中居功自傲,也没有沉溺在时下的遭遇里消极放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首《秋词》,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何等高昂的精神气质与开阔的胸襟。

散文年华(散文暮年)(6)

坦然地承认人生已然走近了黄昏,意味着自己拥有了一种人生的境界。人世间,许多东西都可以通过拼搏奋斗获得,唯有经历非用时间换取不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人生一路走来,想夕阳中驻足回眸,或高峰迭起,或沟壑纵横,或电闪雷鸣,或皓月高悬,想来既有攀登高山大川的奇绝,也断然少不了欣赏江南名苑的情趣。丝竹管弦、黄钟大吕,激流险滩、小桥流水,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这一切构成了多么丰富的人生画卷!没有经历过,它们怎么能够在生命的胶片上逐一显影。何为境界?奇绝独特,丰富多彩之所在也。坦然地承认人生迟暮,就是珍惜一路走来的人生风景,就是拥有了一种不可复制的人生境界。

平和地面对人生暮年,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智慧。生生死死,就如同水冻成冰,冰化为水一样自然。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与时俱进,要靠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人生起点,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所谓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人生的舞台上,你是主角的时候要引吭高歌,到了谢幕的时候,也应该自觉地、高高兴兴地把台上的追光灯让给后来者。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经典电影《舞台生涯》所演绎的人生哲理,天津歌剧舞剧院于淑珍让贤关牧村的人品和胸怀,都雄辩地说明了年老了,不为不能之事,主动让贤,全力以赴扶持年轻一代,不但不会被人轻视,从容豁达的.胸怀反而更加令人钦佩。如同智者所云:坦然地面对人生岁暮,是历尽酸甜苦辣之后的淡定,渗透悲欢离合之后的从容,悟彻成败荣辱之后的豁达,洞明是非曲直之后的聪慧。

散文年华(散文暮年)(7)

以坦然的心态承认人生的黄昏光景,以平和的胸怀接受日暮乡关的处境,我们就拥有了一种境界,获得了一份智慧。人生迟暮,无非意味着就此将步入生命的秋天,它虽然多了几片生命的落叶,也由此有了一份旷达与高远;它虽然少了几片青春的花瓣,也由此多了几分淡定和从容。“发虽千茎白,心犹一片丹,”晚年,应该是生命呈现出的另一种璀璨。黄巢起义失败后,有一种说法称他遁入了空门,并留诗曰:“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辉。”其实,不必纠结于“天津桥上无人识,”昨天的辉煌已经定格,时下的精彩正在开启。“独倚栏杆看落辉”不是别有一番“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我们流连忘返,神采飞扬吗?

散文年华(散文暮年)(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