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电衰退的教训:没有好的企业文化机制就没有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大企业也会消退。没有大企业就没有国家经济发展,就会去竞争力,大企业和国家经济竞争力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日本家电衰落背后(日本家电衰退的教训)(1)

据公开资料,2008年,三菱就基本退出手机与洗衣机等消费消费电子;2011年松下把冰箱和洗衣机业务卖给海尔;2016年东芝把家电卖给美的;2017年东芝把电视卖给海信。还有很多被中国企业兼并的例子。

日本家电衰落背后(日本家电衰退的教训)(2)

而随着日本各个企业的业务退出,各种相关供应链也衰退,带着日本整个产业链的下沉。随之,日本的大企业在全球竞争力越来越少,2000年日本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07家,到2020年变成了53家,腰斩了。而今年大家预测日本经济按美元计价可能退化到80年代的水平了,这是个巨大的倒退。当年日本相对竞争力很强大,现在日本竞争力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日本家电衰落背后(日本家电衰退的教训)(3)

日本出现很多问题,中国一定不可重蹈覆辙,他们犯了太多的错误:

第一,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导致国内市场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老龄化的市场,天然就是保守,创新慢。比如日本功能机比例或者带机械键盘一半屏幕的半智能机比例在东亚地区的占比高。就是日本很多人不接受虚拟键,喜欢实体键盘,但是这个是历史要淘汰的潮流。日本企业搞很多精力去搞这些玩意,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第二,瞎内卷的职场。日本有个奇葩的职场陋习,就是下班没有事干也不能走,要在那装模作样的加班,其实就是无所事事的划水。这种文化导致大量精力和聪明才智浪费了,而且把员工从社会人变成企业人,一天到晚都是呆在企业里面,脑子也慢慢变木了。

企业呆完后还经常去喝酒到半夜三更,家里照看得很糟糕,养育孩子当然就压力更大了。

第三,死气沉沉论资排辈企业文化。日本很多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只要不犯错误就一直干到退休,然后熬年功。能者上庸者下的要求很难达到,整个日本铁饭碗问题严重。好的一方面有利于员工队伍稳定,保证人才培养效果。但是很糟糕一方面是日本企业管理者都是太老了,理解不了现在社会需求。所以日本在传统机械、电子元器件还是非常厉害,但是在无形的软件方面就落后了;日本在家电智能化、智能手机、汽车智能化方面都是落后的。年轻人就是底层,创意难以被高层听到并理解。所以大家感觉日本新世纪后整个创新体系突然掉下来,和产品转向智能化有很大关系,而这个刚好是日本短木板。

总体上日本企业很多文化问题,中国企业不能乱学,学了容易走样,效果也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