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1)

蚊子杀手名副其实

有些动物对人类并不友好,甚至可能对人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它们可以向人类传播致命性的致病菌或病毒。例如:犰狳可能携带麻风病毒、老鼠可能携带鼠疫病毒、猫狗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等。

但其实最危险的动物不是上述动物,更不是野外的毒蛇猛兽,而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蚊子,在生物致人死亡排行榜中,蚊子稳居第一,蚊子每年都会导致70万至83万人死亡,人类和毒蛇都望尘莫及。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2)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3)

可怕的登革热

蚊子可导致多种疾病,其中就包括登革热,登革热又称“断骨热”,感染者会感觉浑身疼痛,高烧,呕吐,内外出血,致死率高达16%。

登革热在我国已流行近了一个世纪,每年雨水增多时,都有爆发登革热的危险,且目前没有太有效的防治办法,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更是登革热的流行传播地区。

登革热是由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病毒的宿主就包括登革热发病者和隐性的无症状感染者,花蚊子则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始作俑者,在人和人之间构筑了一条传染途径。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4)

肆虐的花蚊子

花蚊子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统称,又被人称为毒蚊子,因其身上长有特殊的花纹而得名。

一般的库蚊叮咬人后,只会出现很小的肿包,虽然痒,但几天就会缓解,而花蚊子叮咬人后,则会出现面积更大隆起的红色肿块,又疼又痒,严重者需要就医治疗。

埃及伊蚊,广泛地分布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而白纹伊蚊则生活在澳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雌蚊吸血后,可快速传播登革热病毒,一旦附近有水源,就可以成为它们滋生的繁殖地。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5)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6)

登革热流行的因素

几乎所有能够聚集雨水的地方都能找到花蚊子的身影。埃及伊蚊的蚊卵还特别耐旱,可以常年保持活性,一旦雨季来临,便会大量滋生,而这些地方可能引起登革热的大流行。

但登革热大面积传播流行还需要几个因素,例如该地区花蚊子的数量、易感人群的分布、几种登革热病毒的种类等,这些因素能决定登革热疫情是否会大规模爆发。

另外,全球温室化效应、雨水增多、人类污染环境,随意倾倒垃圾,国际间的贸易往来,都可以导致花蚊子滋生,也可能将登革热病毒带至世界各地。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7)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8)

登革热难以防治

科学家一直在努力降服登革热病毒,1970年前后,各国科学家就开始研制登革热疫苗,但进展异常缓慢,因为登革热病毒并不是单一,它由四种截然不同的病毒组成,每一种病毒都有传播性。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了一种登革热病毒后,并获得该病毒的免疫力,而另一种不同登革热病毒入侵后,还是能够出现很严重的后果,类如登革热出血热。

人体的巨噬细胞首当其冲,它们是负责吞噬病毒的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守门员”,但登革热病毒却能感染巨噬细胞,感染后的巨噬细胞又会被T淋巴细胞的排斥和攻击,甚至可以破坏血管壁,造成出血症状。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9)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10)

雄蚊子不吸血

控制蚊子数量非常重要

尽管研制疫苗之路困难重重,科学家依然研制出了疫苗,但登革热疫苗上市之后,接二连三出现了严重问题,现在又停止使用了。

其实登革热主要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肆虐,在这些国家中,就算有疫苗,因为经济原因,也很难大面积推广,所以现在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控制花蚊子的数量。

美国加州大学的汤姆斯教授发现,伊蚊在产卵前,为了补充体力都会至少吸血四至五次,而它们传播登革热病毒时,只需要轻轻叮一次即可,所以人类单靠手打药杀,很难阻止登革热的传播。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11)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12)

花蚊子

狡猾的病毒

人们依然没有研制出高效的防治登革热的方法,所以部分科学家希望通过破译登革热病毒的结构找到消灭它们的方法。科学家借助显微镜,记录下了近530张病毒各个角度的图像。

发现登革热病毒和球状的结构类似,缺少了其他病毒独有的尖刺突结构,登革热病毒基因组也被包裹在九十张蛋白质保护壳内,使其免受伤害。

当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巨噬细胞便会将其吞噬,溶解蛋白质保护壳后,基因组会将巨噬细胞感染,可见其有多么的狡猾。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13)

登革热病毒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14)

巨噬细胞

最后

目前,针对登革热,灭除花蚊子还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我国的科学家,也研究了很多种灭蚊方法,每年都会向野外放飞实验室培育出来的没有生殖能力的花蚊子,使其与自然界中的花蚊子交配,进而从根源上减少花蚊子的数量。防治登革热,任重而道远。

全球每年1260万人死亡(每年致全球83万人死亡)(15)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