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起乡村记忆馆)(1)

山东乐适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毛绒玩具等设计加工及销售,车间工人都是黄堂村及附近的村民。

整齐划一的墙裙、逼真的3D墙绘、休闲式的小桥流水凉亭……走进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黄堂村,犹如走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化的村容村貌、健全的公共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德领 牟张涛 袁文清

通讯员 郜玉华

三处广场

村民休闲有了好去处

经过“幸福门”牌坊,就进入了黄堂村,村内的围墙全部进行了修整粉刷,并统一了墙裙,看起来整齐划一。硬化的路面一眼望去十分干净,公路在村中延伸,户户通了水泥路,道路两侧铺设了花砖,路两旁的女贞在风中摇摆,整个村庄都显得朝气蓬勃。

黄堂村外是一处花木扶疏的小公园,栈桥凉亭迎接着八方来客。据黄堂村村支书牟建军介绍,他们依托旧坑塘建设了两个人工湖,并沿湖打造了公园式休闲广场,小桥流水凉亭,非常美观。

“以前这里就是坑塘,现在经过改造后,建上凉亭,还在旁边建了休闲广场,广场上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三字经等,带着孩子来玩还能学到不少知识。”村民武守礼说,现在村民生活富起来了,也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以前除了看电视就是凑在一起玩,现在不少人在广场上跳舞、扭秧歌,或者到农家书屋看书,这么多的变化真是他所想不到的。

“村里原本有一个600平米的文化广场,加上新建的两个人工湖广场,现在村里有三处广场供村民休闲娱乐,每天晚上广场都非常热闹,村里的两支广场舞队也跳得比以前都带劲。”牟建军说,他们还完善了便民服务大厅设施,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务助理”,最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办事,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村民捐出

纺车、老式自行车

在牟建军看来,美丽乡村不仅要看村庄的村容村貌,更要看村民的精神面貌。“我们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婚丧嫁娶的标准,每年都评选出一批‘好媳妇好婆婆’,不断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水平。”牟建军介绍,还投资30万元建设了乡村记忆馆,让村民都能感受到村庄的变化。

乡村记忆馆由党史馆、乡愁馆和村史馆三部分组成,其中乡愁馆是由村里人义务捐出来的农耕具、生活用品、纺织工具等物品,向村民展示着过去的劳动岁月。

乡愁馆中的纺车、老式自行车是村民武祥纪捐的,“这两件物件都是以前用过的,现在不用了,捐出来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以前的我们是如何劳作的,这也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日子也越来越好。”

“村史馆有我们村的历史由来,党史馆记录了党的奋斗历史,每年的七一建党节都会带领村里的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为党员们上一堂生动的集体党课。”牟建军说,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愁,建乡村记忆馆也是为了留得住乡愁,之后还将征集各种实物展品,以丰富乡村记忆馆的内容。

打造旅游新村

建设田园综合体

如今已是秋分时节,但在山东乐适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车间却热闹无比,公司主要从事毛绒玩具等设计加工及销售,车间工人都是黄堂村及附近的村民,在车间缝纫区,徐凤梅正忙着,在这干了十余年的她,一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这里记件算工资,活也不累,离家近,还方便照顾家人。”

据牟建军介绍,该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吸纳周边100余名贫困户就业,“目前,村里正在洽谈新能源综合生态旅游园项目,打造集观光旅游、生态采摘于一体的旅游新村。”

如今,黄堂村还是那个村,但村容村貌更加美丽;人还是那些人,但美好生活更加幸福。“现在,周边村庄的姑娘都争着嫁到俺村来。”牟建军笑着说,目前,镇里和村里都在全力将黄堂村打造成美丽乡村的升级版。

牟建军说,他们下一步想建设田园综合体,计划依托千亩果园规划布局发展乡村客栈、趣味农园、民俗工坊等项目。”在牟建军看来,发展生态旅游,乡土文化是最原始、最原真、最原生的旅游资源,是当下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