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杆一钩装备配置(一杠三变一道杠)(1)

一人一杆一钩装备配置(一杠三变一道杠)(2)

2007年红安拉练途中,勇救儿童的梁镇彬荣立二等功。

(一)

2015年10月12日,梁镇彬再一次踏上了红安这片土地。

在这之前,他对红安最深的印象就是明晃晃的车灯和刺耳的刹车声。

那是在2007年10月23日晚上8点半,梁镇彬作为07级新学员参加拉练。学员们成两路纵队沿公路一侧草地返回宿营地。3个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小孩一口一个“大哥哥”地喊着,好奇地跟在队伍最后。

就在这时,对面黑漆漆的路上突然亮起车灯,一辆小轿车径直朝队伍冲来。

转身,护住刚刚还在身边叽叽喳喳的小孩,用力一推!梁镇彬的这几个动作几乎和看见车灯时眯起眼睛的动作同步。紧接着就是“砰”的一声,梁镇彬应声倒地,现场瞬间乱作一团。

刚倒下去的时候梁镇彬还能看见有虚晃的人影在不停地跑动,感觉到有人扶起他问“怎么样”,能够听见小孩子的哭声和队友慌乱的喊叫声……但是很快,他的世界变得安静了。

在这场意外事故中,梁镇彬伤得最重。由于颅内淤血,梁镇彬进行了开颅手术,缝合了20多针,他的头骨上至今还有一块凹陷。还有四五个同学不同程度的擦伤,幸运的是三个小孩安然无恙。

(二)

梁镇彬的名字本应是“梁镇边”,父亲梁育河希望儿子能一身戎装,镇守边疆。梁育河一心想要参军入伍,但是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如愿,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派出所民警的一字之差并没有改变梁镇彬的人生道路。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携笔从戎也成为他的人生目标。所以高考的时候,梁镇彬只填报了“海军工程大学”这一所学校,“如果考不上,我就不上学了,直接参军入伍去。”梁镇彬的人生目标简单又明确。

好在老天没有让梁镇彬输掉这样孤注一掷的人生赌博。当拿到海工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正是出于这种“兵之初”近乎狂热的欣喜,别人叫苦不迭的红安拉练,梁镇彬一直乐在其中。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就在红安行接近尾声的时候,一辆突如其来的小轿车差点碾碎他的军旅梦。

“孩子救过来,要是没什么毛病,就还留在部队;要是有事,我立马带走。”在“手术中”的提示灯下,没有人知道梁育河是在怎样的悲痛中说出这句话。

一个月前,儿子梁镇彬还生龙活虎,全家人都在为家里出了一个海军战士而高兴。

好在,老天没有让梁育河失去这个替他圆梦、让他自豪的儿子。由于抢救及时,梁镇彬脱离了生命危险。两个月后,梁镇彬出院,并逐渐恢复了正常强度的训练。

一人一杆一钩装备配置(一杠三变一道杠)(3)

梁镇彬和老乡合影。

(三)

对于这段记忆,梁镇彬有些应激性失忆。如果不是头上缝合20多针的痕迹一直提醒他,恐怕他会忘了这段让海工大师生、家人朋友和红安百姓,乃至关心荆楚新闻读者揪心、挂念的经历。

湖北各大媒体对他英勇救人的事迹都作了报道。出院后听同学说起,梁镇彬还特意到网上去“百度”了一下。

“我只对穿黄衣服的小女孩有印象。”梁镇彬像别人一样,以“看客”的身份读完了关于自己的故事。

所以今年再回红安,他并没有试图去找那个被自己护住的小女孩,他只是偶尔会想:“小女孩应该长大了吧?”

“当时是出于本能吧,如果有时间思考,或许真的就会恐惧了,就不一定这么做了。”正是出于这种对内心的坦诚,梁镇彬很谨慎地看待“英勇救人”这份荣誉。除了住院的两个月间,梁镇彬享受到了战友和教员额外的照顾和陪伴之外,这份荣誉并没有给他带来怎样的便利。相反,每当别人问起时,这份荣誉让他觉得是一种负担。

但是现在,梁镇彬觉得这是一种动力。“实话说,说没有救人光环是假的。有了这个光环,我更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四)

这次红安行,梁镇彬同样是以新生的身份参加,不过这次是研究生学员。

2012年从海工大毕业后,梁镇彬到南海舰队服役,实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守边梦。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年走在将军县的土地上,看见田间地头上刻着将军生平事迹的纪念碑,梁镇彬满怀豪情。

“兵越当越没底气。” 梁镇彬说,“越当越觉得自己欠缺的太多,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还差得远。”在基层摸爬滚打两年后,梁镇彬发现自己花了过多的精力在事务性工作上,繁杂琐事占据太多时间,已经很难像在学校中那样常常思考研究战术战法。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野外露营时,透过帐篷篷顶的纱网,梁镇彬看见满天的星星,突然想到这句话。他开始庆幸自己的选择——回到母校读书充电。

对于梁镇彬来讲,这次的红安行就是一个“仰望星空”的过程。

2015年10月12日,梁镇彬再次站在红安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起拳头宣誓,这让他感觉又回到了8年前,回到了自己“兵之初”的样子。

梁镇彬还清楚记得,当时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礼时,举手带风。和其他很多学员一样,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对得起这身军装。

梁镇彬跟一些同事谈及想在部队长干,不想却招来了质疑和嬉笑。战友们的反应让他有一丝恐惧:我是不是也把曾经让自己自豪的军装穿成“工作服”了?“刚开始时,大家的目标都一样,携笔从戎,从军报国。但是路走着走着,就不一样了。”

“第一遍走红安路,有了初步印象,但是并没有好好思考一下自己能获得什么。”第二次走红安路,梁镇彬把它看作“反思之旅”。“不到这个环境,你很难深刻地去想想自己还有没有坚持初心。” “不忘初心”这个文艺词从关键时刻置生死于度外的钢铁汉子口中说出来,有很深的违和感。

身体的磨砺,心灵的旅行,梁镇彬这样总结第二次红安行。领章上是“一杠三星”的军衔,但是在心里,他把自己看作“一道杠”的新兵蛋子,8年之后,他回到红安,回到“兵之初”的起点,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