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君子食无求原文(论语求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1)

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文庙

【注释】

(1)就:接近。

(2)有道:指掌握真理或有道德的人。

(3)正:与有道者比较,改正其错,补正其不足

钱穆先生解: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求安饱,志在学,不睱及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若志在求安饱,亦将毕生无睱他及矣。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速义。慎,谨也。干事当勉其所不足,于言当不敢尽其所有余。

就有道而正焉:有道,言有道德或道艺之人。正,问其是非。如上所行,又就有道而正之,始可谓之好学也。


论语君子食无求原文(论语求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2)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敏捷于行事,谨慎于空谈。向有道的人学习,正己之误,补己之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做学问心无旁骛,只为真理,淡泊名利。自古以来作为“君子”的追求,孔子是杰出的楷模,永远值得我们的学习的榜样。

这个时代物质与金钱至上,少有专心致志做学问的人。但是也一定不能一概而论。那些默默无闻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与民族奉献着心力,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这些学者的事迹,读来令人动容。


论语君子食无求原文(论语求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3)

我十五立志向学,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为科学哲学贡献些力量,此以自勉。

【参考文献】

杨伯峻 《论语译注》

钱 穆 《论语新解》

陈晓芬 《论语译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