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1)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8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钟家豪@小钟Johnny,95年出生,四川眉山人。一个热爱背包旅行、人文拍摄、读书写文的阳光大男孩,向往自在如风、四处流浪的生活。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2)

(2019年在伊朗德黑兰Tochal滑雪场)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学期间我穷游东南亚,毕业后到非洲工作一年多后,攒够路费匆匆辞掉工作,开启环球旅行。

我8个月走了28个国家,里程达到35000多公里。却因遇到人生伴侣,我奋不顾身为爱留在非洲。

有多少人想把生活过成理想的样子,但在现实的束缚和强迫下,又无奈地向生活低头,最后度过委曲求全的人生?可是我却选择做自己人生的导演和主角,将剧本演绎得跌宕起伏。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3)

(我的部分旅途照片)

我出生在四川眉山的农村,家庭条件不好,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去了江苏打工,外公外婆把我带大。等我上小学,爸妈回到我们的县城,爸爸开出租没白没黑地跑活,妈妈则在一家超市上班赚钱。

那时候,我就体会到了爸妈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心想我的人生,是否也要过这种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三餐有汤,为了有车有房,而日复一日地生活!

17岁上高二那年,我第一次出远门,有机会去了深圳。满眼高楼林立,街上车水马龙,攘往的人群行色匆匆,闪烁的霓虹异彩纷呈。

所有的一切对于我这个农村孩子来说,是那么的新鲜和神奇,原来在我生活之外的地方还有如此精彩开阔的天地。一颗向往外面世界的种子悄然种在了心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4)

(小时候的我)

18岁参加完高考,爸妈终究为了解不开的琐事而离异,选择过各自的生活。那段时间,我都是在爸爸家住一段时间,再去妈妈家住一段时间,不管在哪里住,总感觉血缘亲情在,唯独缺少了熟悉的家的温情。从此我没有了往昔的归属感。

上大学后,我索性选择很少回家,也正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爸妈各自找到了幸福,使我在外旅行也少了一份牵挂。

为了支持自己出去旅行,我在网上找各种兼职赚钱,平时也把长辈给的压岁钱攒着。家里虽然条件有限,但爸妈为了支持我,也给了不少经济援助。

就这样我一个人,一个背包,一台微单,踏上了我的东南亚穷游之旅。这段旅程给我打开了更广阔的窗口,原来世界还可以如此精彩。那时我就想着一定要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5)

(我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水上清真寺)

大学毕业后,本想利用一次间隔年旅行,逃离寡淡乏味的生活,去实现心中的梦想,迎接更好的未来。但无奈经费窘迫,暂且只能选择工作。

参加校园应聘时,我发现一家企业有海外项目,是在非洲肯尼亚工作。去非洲工作,离家万里不说,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是不容分说。

但正因为如此,工资回报才更丰厚。为了早一点攒够环游世界的路费,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6)

(我参加出国培训时的照片)

我的海外穷游的经历,让我成功拿到了这个工作。2017年8月,我首次踏上了非洲的大地,来到了肯尼亚。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这里气候宜人,长年气温20摄氏度左右,尽管没有多情的四季,却独有热带草原的舒爽,让人敬畏又倾慕的暖阳,还有足以打包倾销的空气。

当地小孩面对陌生面孔和差异肤色毫无怯意,一对对澄澈的眸子,搭上笑靥如花的脸庞,这些足以让你忘掉烦恼和忧伤。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7)

(在肯尼亚与当地孩子合影)

工作之余,我也不忘到处看看。我感受了“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的震撼,目睹了奈瓦莎湖的澄澈,游逛了最大海港城市蒙巴萨的街道,还溜去看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但我最爱东非大草原的日落,它真是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在肯尼亚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多同样来自国内的同事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使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

但我清醒地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一年多后,我还是提出了辞职,当时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因为干下去将来肯定能升职加薪,会有个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我心里想的是“热爱和梦想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我结束了在肯尼亚455天的工作生活,于2018年11月回到了祖国。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8)

(离开肯尼亚的那天,同事来为我送行)

回国后,我努力陪伴爸爸妈妈,好好尽尽游子的孝心,并利用这段时间认真规划我即将开始的旅行-环球旅行。一个多月后,我带着全部积蓄和一本路线图,再次踏上旅途。

2018年12月8日,我从中国香港出发,一路走过最接近人间的印度, 世人误解颇深的伊朗,饱受苦难的亚美尼亚,少有人问津的卡拉巴……最后到达有夏林的多哥。历时8个月,我跨越了35000多公里。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9)

(我的旅行路线)

夏林是我旅行中遇到的另一半,也是因为她,我改变了原来的行程规划,为爱选择留在非洲。缘分有时候真的让人感到惊讶!两个应该在一起的人,不论山高水远都会遇见。

2019年4月,我旅行到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当时,夏林在非洲的多哥工作,正好也在安卡拉转机停留了几天,因为有共同的朋友就这样认识了。

我俩并不是一见钟情,那时候长时间背包旅行,我整个人看起来邋里邋遢的,夏林才不会看上我。但是我们有共同的海外漂泊经历,都对旅行有同样的看法和热望。两颗年轻的心在远离祖国万里之外的地方被对方深深吸引,我们很快走到了一起。

在相识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我带夏林走遍了安卡拉的大街小巷。罗马时期的朱里安柱和奥古斯都庙、拜占庭时期的城堡和墓地、塞尔柱时期的阿拉丁清真寺、奥斯曼时期的穆罕默德帕夏市场……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10)

(我和夏林在土耳其)

短暂的相守后,我继续出发,而夏林回多哥工作。至今我还记得她说“你继续走你的路吧,我在多哥等你。”

分别的那天,我望着她消失在人群里的背影,不爱哭得我突然流了眼泪。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真的离不开她,是她让我有了新的方向和归属感。

分别之后,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手写一封明信片寄给远在多哥的夏林。思念之下,我把旅行笔记路线里的南非、纳米比亚从线路里划掉,这样便可以提前两个月见到她。半个月后,又把赞比亚、莫桑比克划掉,这样又能提早一个月到多哥。

在不断的路线修正中,终于在我与夏林分别4个月后的 2019年8月6日,来到了她工作的多哥首都洛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人。

我原本的计划是从东非到南非,然后再到南美落脚,为了她我从东非转向了西非,来了个90度的转弯,我认为这是我在地球上画出的最美最浪漫的爱情弧线。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11)

(我在非洲多哥)

就这样,我俩开始了在多哥的旅居生活。多哥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位于大西洋几内亚湾,历史上曾被葡萄牙、德国、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殖民,直到1960年才独立。

夏林大学毕业后,因为精通多哥的官方语言—法语,参加中国对非的援助项目工作,选择来到这里,至今也有4年了。我来到多哥后,因为对非洲还算比较熟悉,受雇在一家香港的海外公司做顾问。

由于我的工作性质,空闲时间比较多。我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记录在这里的所见所闻,用带着风尘的图文去记录这个可爱的世界,如实讲述一个真实的非洲。

我们也认识了很多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他们有一毕业就投身非洲建设的70后厦门大学高材生,有在多哥洛美大学援助的中国教授,还有很多在中国援助非洲项目工作的普通工人……

他们也同样为了梦想、为了生活,在异国他乡努力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我记录他们在非洲的奋斗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淳朴的援非工作者。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12)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非洲)

在非洲生活的时间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历。疫情在全球蔓延,当然更不会放过医疗水平和卫生条件极差的非洲。

那段时间,各国前往中国的航班相继被取消,接着是各国的边境陆续关闭,即使是曲线回国也彻底断了希望。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知飘向何方,最终落在何处?无助与绝望的阴霾填满心胸。

面对随时可能崩盘的非洲疫情形势,华人同胞开始囤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一系列防疫物资。许多经商的中国人早已关门歇业、驻外公司的中国员工也几乎选择在家办公,尽量避免和外人接触。

非洲疫情一旦爆发,还很有可能会引起黑人的暴乱,而在风头浪尖之上的中国人,显然会成为他们的众矢之的。我当时也不得不做出最坏的打算,购买一份保险,然后祈祷永远用不上。

在万般焦灼、人人自危的情势下,是远在万里之外的祖国时刻惦念着我们这些海外的游子。祖国通过积极协助和争取,开始实施为海外中国公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春苗行动”。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13)

(在非洲接种新冠疫苗)

我记得非常清晰,2021年4月6日这天,我们在远离祖国万里之遥的贝宁首都科托努,免费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成为西非第一批接种国产新冠肺炎疫苗的中国公民,自豪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

当疫苗注入血液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血脉和祖国深深地交织在了一起,一刻也不会分开。这次经历,让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中国护照上面话语的分量和意义。

无论走到哪里,祖国都是最强大的后盾和最温柔的归宿,是每个海外游子永远不断的根。

有人说“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你的脚步走多远,你的世界就有多大。然而,不同的人却用不同的方式路过全世界。

2019年2月15日,我因为要转车去亚美尼亚边境,不得不在伊朗的阿塞拜疆省首府大不里士停留24小时。在这里我遇到了让我崇敬和感动的一位老人。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14)

(老人和他的笔记本)

他叫Ali,65岁,在大不里士经营着一家老式缝纫机修理店。在这停留期间,我漫无目的在街上闲逛,老人看到我,热情的邀我到他的店里坐坐。

在他店里,我看到除了工作营生需要的工具和设备外,最明显的就是在货架上端庄地放着一本《Lonely planet》波斯语英语的双语书,还有几本双语词典和自学英语的教材。

老人说他为了读懂英文,能够跟游客无障碍交流,从4年前开始自学英文,学习英语的单词记录本就写了好几本。然后为了能多练口语,他便每天在店门口张望,渴望在这座游客不多的小城遇到外国人。当有外国人进他店的时候,他都邀请他们写下的留言,当这些都得到满足他才算是找到了慰藉。

我在老人的身上看到了坚韧与执著。当大多数人都在从全世界路过的时候,这位老人选择了在这间缝纫店门口路过全世界。

很多人有问过我为什么要旅行,为什么跳出舒适圈去过辗转流浪的日子?其实,这也是我旅行要去寻找的答案。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15)

(我的梦想是看遍全世界)

把旅行当作生活是一件十分奢侈和难得的事情,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当你真正决定出发的那一刻,任何问题都将不是问题,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这一路走来,我欣赏过那么多壮丽的景色,了解过那么多奇特的风情,接触过那么多陌生的脸孔,发生过那么多感人的故事,历经过那么多艰苦的磨练……经历了这些,我学会了成长。

这一路走来,我也看到了太多的人生疾苦。有战火纷飞下的惊恐眼神,有卷入政治纷争的学龄儿童,有挣扎在贫困下的芸芸众生……经历了这些,我学会了珍惜。

这一路走来,当我跋涉过岁月与山河,挣扎过梦想与现实,我才发现自己想看什么样的风景,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了这些,我学会了认清自己。

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我95年四川人定居非洲)(16)

(我和女朋友在非洲多哥)

泰戈尔说:“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才找到自己的家。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才能到达内心最深的殿堂。”

旅行就是让身体带上灵魂和梦想,去发现世界,去遇见自己。

【口述:小钟Johnny】

【编辑:明威】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148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