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半径不应超过70m(的室外提供指引服务)(1)

霍玮琪(右二)和志愿者同伴们。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晓彤)2月16日早上8时30分,身穿蓝色志愿者羽绒服的霍玮琪准时到达崇礼区邮电街,开始当天的执勤工作。这位21岁的姑娘是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也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市崇礼区城市志愿者。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当时还在读初中的霍玮琪就期待成为一名志愿者,尤其是看着家乡崇礼建起了多个奥运场馆,她更是下决心要为冬奥会贡献力量。2020年,北京冬奥会启动志愿者选拔,多以北京及河北省内高校为主。而此时已是大学生的霍玮琪仍不放弃,在多方咨询后,报名参加了崇礼区城市志愿者的选拔。

通过三次面试和一次测试的严格选拔,她如愿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并在2021年和同伴们陆续参加了点位讲解、纪律要求、礼仪培训等多次志愿者培训。他们还需要对冬奥会和相关场馆知识了然于心,以便在面对市民和媒体提问时能应对自如。

“我们的工作是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指引,保障道路秩序,并处理一些突发状况。”霍玮琪说,他们从1月27日开始上岗,工作至2月21日,每天需要站岗80分钟。冬天的崇礼室外温度达到-20℃,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低温是不小的挑战。“我通常上身穿一件厚毛衣、一件夹克,再套一件羽绒外套,下身是一件加厚棉裤外再套羽绒棉裤。我们还会戴统一发的手套和帽子,身上贴上暖宝宝,鞋里垫发热鞋垫,才能扛住风雪。”

2月13日晚,崇礼区迎来了强降雪,霍玮琪临时接到通知,第二天早上7时到达点位扫雪。当天上午的气温达到-30℃,并且依旧飘着大雪,但没有一个志愿者迟到。

“担任城市志愿者的基本是在崇礼长大的大学生们,我们都特别为家乡骄傲,希望能在冬奥会期间让这座小城给世界留下好印象,所以我们都很努力。”霍玮琪说,在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作为重要赛区的崇礼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本的小县城变成了如今的旅游胜地。不仅道路变得便捷通畅,还修起了高大上的滑雪场。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的先后开通,也让崇礼加速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

“我特别喜欢谷爱凌和苏翊鸣,他们如此年轻,又如此勇于挑战自己,让我也备受鼓舞。”霍玮琪表示,自己很享受做志愿者的感觉,高中毕业后,她将大部分假期时间都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比如2020年担任在崇礼区举行的斯巴达越野赛志愿者。“能为家乡、为祖国作力所能及的贡献,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

来源: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