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山石斛种植基地(从门外汉到技术骨干)(1)

廖昌毅和工人一起研究石斛种植

他不畏艰险,勤奋学习,完成了从门外汉到技术骨干的转变;他克服种种困难,将所学付诸实践,为公司创造了不小的价值。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活到老,学到老”是他的座右铭。他是廖昌毅,一名肯学肯干肯钻研的80后——

远赴深山,

苦学石斛种植技术

说到石斛,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这种名贵的中草药,从古至今都极受名人大家的喜爱,有典籍将其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这种兼具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在本地并不多见。起初,廖昌毅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其知之甚少。但通过详细了解后,他对石斛的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

廖昌毅是资中县兴隆街镇兰家坝村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到江浙一带打了几年零工。后来,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加上孩子出生后需要人照顾,便回到内江发展。

廖昌毅查看石斛长势

学成归来,

以专业技术指导实践

2016年8月,廖昌毅回到内江,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石斛种植基地,把他从云南采集来的百余株石斛送到了研究中心,通过克隆的方式组培出种苗,进行大面积种植。

别看石斛生命力顽强,一株鲜条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可以保证一年不死,来年温度水分适合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发芽开花,但要想大面积栽植却需要技术。

廖昌毅回家后栽植的第一茬试验石斛,死了一大半。看着土里稀稀拉拉的小苗,廖昌毅欲哭无泪。他在大棚里独坐了一下午,一直在思索自己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原来,云南的天气和内江的天气差别很大,石斛对于光照和水分以及肥料的需求都是有标准的。也就是这些差别,导致石斛在内江“水土不服”。

补种之后,廖昌毅对石斛的栽植更上心了,下雨的夜晚,他常常凌晨起来给大棚关天窗,一晚上难以睡个踏实觉。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他会在清晨5点多起床,利用气温升高的前3个小时进行浇水施肥,晚上七八点时又开始在大棚里捉青虫,“我们的石斛是通过了有机认证的,不能随意施药,所以只能手动除虫。”

就这样,他所在的公司成为内江首家大面积种植石斛的企业,规模也从当初的2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80亩左右。

在生产过程中,廖昌毅不断地进行总结,渐渐形成了一套适宜内江本地栽植的方法,形成了从组培种植到生长再到采收加工的整套技术,廖昌毅也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热爱学习,

处处保持钻研状态

走进廖昌毅所在的种植基地,如今,有17个标准大棚和80个插地棚。标准大棚主要用于游客观赏,而插地棚则主要用于生产。

廖昌毅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石斛除销往成都重庆等药材厂,还销往了浙江上海等地,尽管那里是石斛的重要产地,但因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所以内江生产的石斛在那里也很受欢迎。而他们的种苗更是销往了原产地云南。

对于廖昌毅,妻子李冰玉很欣赏,“他是个很喜欢钻研的人。”李冰玉说,当初去云南学习,李冰玉有些担心,山里的环境还是比较恶劣,生活条件也不好。可是廖昌毅却在那里埋头苦学一年多,回来时,精瘦又漆黑,用李冰玉的话说就是:“开门的时候,感觉‘眼前一黑’,以为家里来了一个小老头……”

而在此后的研究中,廖昌毅一样很上心,“不是在研究石斛,就是在去研究石斛的路上……”李冰玉说,在学习方面,廖昌毅有点死心眼,认准了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去研究透彻。

“对于不懂的问题,他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去学习和研究,而且谦虚地向别人请教,让人很佩服。”在公司总经理罗崇玮眼里,廖昌毅一直很爱学习。

如今,廖昌毅所在的公司开始进行多元化发展,除了石斛种植,还发展起了水果及花卉种植,这对于廖昌毅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这就意味着,我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学习机会。”廖昌毅说,“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更多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