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六婆一说,始创者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卷四十二》中给出了明确定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盖与三刑六害同也。”
陶宗仪特别强调:“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乎净宅之法。”
陶宗仪的意思很明显:要想家宅得安泰,一定要远离三姑六婆,应该像躲避蛇蝎一样避开她们。这九种最不受欢迎的职业女性,家里只要出现(不管是外来的还是自产的)一个,那就是衰败的前兆,离家破人亡也不远了。
陶宗仪把三姑六婆比作三刑六害,而三刑六害又不能详细解释,因为其中玄妙太多,咱们也不能去研究打卦算命,所以放在一边不说,还是来说说三姑六婆中的六婆——三姑是啥大家都知道,就不用细说了,咱们今天就拿《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中的六婆举例,看看三姑六婆是怎么败家的:三姑六婆是九种职业,梁山好汉接触过五种,这五种职业中没有好人。
在逐个举例之前,咱们先解释一下六婆:牙婆,也就是女性“人牙子”,只要是从事人口贩卖的中介的女人,不论年龄大小,通通称为牙婆;媒婆,不用解释,又叫红娘、撮合山;师婆,装神弄鬼、画符念咒赚钱的妇女;虔婆,也叫妈妈桑,比如李师师的“妈妈”;药婆,也叫蛊药婆,能行医施药治病救人,也能下毒种蛊害人;稳婆,有的地方叫老牛(娘)婆、接生婆,还有的兼任官府女仵作。
《水浒传》的姊妹篇,被水浒传取代了“四大名著”席位的那本书,就写了一个身兼四婆的:“原来这开茶坊的王婆子,也不是守本分的。便是积年通殷勤,做媒婆,做卖婆,做牙婆,又会收小的,也会抱腰,又善放刁。还有一件不可说,髻上着绿,阳腊灌脑袋,端的看不出这婆子的本事来!”
王婆做媒婆、做牙婆,还兼职做稳婆和药婆,所谓“也会抱腰”,就是当助产士,当然她也会用药害人,她自己就跟西门庆说过:“闲常也会做牵头,做马伯六,也会针灸看病,也会做贝戎儿(就是做贼的黑话)。”
王婆自然是没有好下场的,连杀两人的武松只是轻轻地判了个充军发配,“脊杖四十,止有五七下着肉”,而王婆就惨了:“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剐字,带去东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剐。”
骑了木驴,最后千刀万剐,可见施耐庵先生对王婆这样的牙婆媒婆稳婆药婆有多大仇恨了。
《水浒传》里是有虔婆的,而且还不止一个:李师师、阎婆惜、李巧奴身边,都有一个虔婆。
有读者可能要问了:李师师李巧奴从事的是特种服务业,身边有一个虔婆打理一切,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阎婆惜身边的那个不是亲娘吗?怎么也成虔婆了?
这还真不是笔者乱说,因为阎婆子还真就是干这行的,我们从她跟宋江的对话里就能听得出来:“我这女儿长得好模样,又会唱曲儿,省得诸般耍笑,从小儿在东京时,只去行院(就是燕青常去的地方,也是李师师的工作单位)人家串(相当于经纪人母亲带着女儿走穴),那(哪)一个行院不爱他(她)!有几个上行首(领班),要问我过房几次,我不肯。”
至于师婆,笔者孤陋寡闻,在《水浒传》中没有看到,倒是武侠小说了常见,现在很多地方还有,川藏青甘滇都有,东北更多,不过她们一般都叫“跳大神的”。
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出这三姑六婆九种职业,似乎都是不大手欢迎了:王婆牵线搭桥害死了武植武大郎,也间接害死了西门庆潘金莲——王婆只顾着蝇头小利,却忘了不满五尺的武植身后,还站着一个身高八尺的杀神武松。王婆最后被千刀万剐,阎婆也膝下凄凉——张文远人死情断,才不会照顾老相好的母亲。
至于李巧奴家的虔婆,则被浪里白条张顺一刀宰了,也就剩下李师师的“妈妈”,因为有宋徽宗罩着,好像宋江死了他都没死。
三姑不可说,六婆说完了。现在轮到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三姑六婆您遇到过几种?又对他们如何评价?
在笔者看来,这三姑六婆真有本事的很少,就是所谓的三姑,您别看她们剃了光头或梳了发髻,也未必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所以还是避之如避蛇蝎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