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玲子菲菲

1.

娇杏,因祸得福

红楼梦中的十大人生哲理(红楼梦揭示的世间真理)(1)

甄士隐的娘子甄氏有个丫环,叫娇杏。她的名字谐音“侥幸” ,预示她的人生运势不菲。

关于的她的人生写照,书中有一句这样写道: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贾雨村进京赶考的途中,寄宿在葫芦庙,闲暇时,去甄士隐家喝酒吟诗。一个偶然的机会,邂逅了正在浇花的娇杏。

不料,娇杏因贾雨村虽衣着寒酸,但颜值在线,且气质不凡,纳闷下不禁回头多看了一眼。这一回眸,实属无心之举,但自作多情的贾雨村却因此认定这丫头“慧眼如炬”,把她视为知己,一直记在心上。

后来,贾雨村高中进士,升官发财;而甄家已夫离子散(甄士隐出家,甄家女儿英莲失踪),娇杏和主子甄氏靠卖针线度日。

贾雨村衣锦还乡的路上又碰到娇杏,旧情复燃,于是娶娇杏为二房。不久贾雨村的原配去世,娇杏被扶正做了正室夫人。

甄家一场大火,一宗儿童失踪案,让娇杏的主子家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按理,作为甄家的丫环,娇杏的后半生就要和主子甄氏相依为命,再不,她也许嫁给一个普通的年轻小伙,她的一生就这样定格了。

可是,她遇到了贾雨村。贾雨村官至大司马,她因此做了有爵位的夫人,过上了她以前想都未想的生活,就连自己的主子甄氏后半生也没有此殊荣。

娇杏因此因祸得福。

然而,贾雨村在官场上大起大落。贾雨村的结局:被贬为平民,她也跟着遭贬。

因此,她又福得祸。

娇杏的人生,如同乘着过山车,一路惊险刺激,祸福皆有。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 与 “祸” 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相生相伴。

而娇杏却无能无力,只能在命运的摆弄下,接受上天对她的种种安排。

对于一个无法独立自主的弱女子来说,“三从四德”的约束下,如果不能苦劝贾雨村改邪归正,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一个淡定,荣辱不惊的心态,来附和丈夫贾雨村的起伏沉落。

2.

贾府,因福得祸

红楼梦中的十大人生哲理(红楼梦揭示的世间真理)(2)

贾元春晋封贤德妃,把贾府的繁荣推向顶点。

贾府本来靠“武”扬名,到了贾赦,贾宝玉这两代还靠“武”基本无望,眼看世袭爵位就要享尽,贾宝玉这一代被寄予厚望,走科举取士的道路,希望实现靠“文”来成功转型。

可贾珠已死,贾宝玉厌学,贾家未来基本也无望。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元春的封妃无疑给贾家注入了新的希望,起死回生,着实再“红火”了一回。

秦可卿的一场葬礼,贾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大肆挥霍,入不敷出初见端倪。

此时,如果贾家迷途知返,开源节流,还不至于抄家后,贾政一看家里的“财务报表”,抱憾不已:没承想,我们家竟然亏空至此!因收入不及祖上一半,但支出比祖上多了十倍。

可贾妃晋封,本来天大的一件喜事,合府上下一片欢腾,皇恩浩荡中,低调谦逊早已抛掷脑后。

贾妃晋升,只是个荣耀,贾妃对贾府的赏赐都是例行的,过明面的都不会太多,相反,宫里的各路“小鬼”们却需要银两打点,而他们似乎永远也“喂”不饱。

宫里的太监们,动辄找王熙凤拿银子,王熙凤宁愿当掉陪嫁首饰,也不敢得罪那些太监们。

贾妃省亲,花掉的银子足足几万两,而王熙凤一月的例银不到二十两。花钱如流水。

亏空的贾府无力回天,要钱没钱,要人才没人才,落得个被抄的结局。

所以说,元春封妃表面是福,可潜藏着极大的灾祸。

贾妃封妃,非但没有给贾家带来实际的利益,还加速了贾家衰亡。

高处不胜寒。在贾妃的庇佑下,贾家子孙们没有趁机低调行事、建功立业,反而更加猖狂,贾赦强取豪夺,王熙凤放高利贷,贾珍豪赌,贾琏孝中娶二房等等,这些都最后被列为被抄家的明证。

同一件事情,如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元春晋升这件事,贾家几个掌舵人,王熙凤,贾珍,贾政等都没有做到应有的审时度势和居安思危。

秦可卿死时托梦给王熙凤,要在祖茔置办田庄,房舍,以防“盛宴必散”,这只是个梦,也是曹雪芹这个作者亲身经历过家族由盛转衰得出的结论:家族愈是鼎盛,愈是要未雨绸缪,以防不测。

3.

面对福祸

红楼梦中的十大人生哲理(红楼梦揭示的世间真理)(3)

相信因果的人都认为福祸都由因缘所定,没有无缘无故的福分和灾祸。

事实上,太多的例子说明,福祸不一定由人力所为,有些灾难面前,我们也无能为力。

能做的,就是做好本分,剩下的就交给老天。

如刘姥姥一样,无论贫富,有个好身体,外加一个好心态。

穷得揭不开锅时,女婿和女儿急地团团转,束手无策,她一个老人家主动出马,去贾府打秋风。

王熙凤并不是真心想帮她,在弄清她的来意后,自作主张,不失礼节地给了她二十两打发银子。

为了感恩,她带着瓜果第二次进贾府,意外获得一百五十两银子,回家后卖田置房,成功翻身。

每次进贾府,她并不知道结果如何。可每次,她的心态都出奇的好。无能有没有赏银,她一如既往要好好活着。

生活得到改善的她并没有忘恩负义,随意挥霍。

贾府败落,王熙凤的女儿巧姐险些被嫡亲舅舅卖掉,第三次进贾府的刘姥姥知道此事,当日带着巧姐和平儿到乡下去避祸,才让巧姐躲过这一劫。

于刘姥姥而言,做好每一件事,保持善心,就是最好的规避灾祸(穷困)的方式,剩下的交给老天。而她救巧姐,感恩的同时,就是为自己积福。

对于王熙凤来说,当年无意资助刘姥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贾母,讨贾母开心,可这个无心之举,最后关键时刻,却帮了她女儿一把。只恨当年,她富贵时,没能多修善举,为自己谋一条正经的退路。

为此,面对祸福相依的定律,顺遂时,保持低调谦逊,尽本分;逆境时,养好心态和身体,蓄能待发。

红楼梦中的十大人生哲理(红楼梦揭示的世间真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