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原指丧失自由、受人奴役的男女,后泛指男女仆人;太监对皇帝、后妃等的自称。

孝经第三章原文译文及故事(奴婢的相关知识二)(1)


措大

奴仆之称,有曰厮养,有曰苍头,有曰卢儿,有曰奚童,有曰钳奴,有曰措大。措大者,以其能举措大事也。

措大,意思为旧称贫寒的读书。《新五代史.卷七○.十国世家.东汉世家》:「老措大,毋妄沮吾军。」郁达夫 《她是一个弱女子》四:“还有天才、学问等也是空的,不过是穷措大在那里吓人的傲语。”

孝经第三章原文译文及故事(奴婢的相关知识二)(2)

开閤驱婢

王处仲尝荒恣于色,体为之疲,左右谏之,曰:“吾乃不觉耳。如此甚易。”乃开閤后,悉驱诸婢出,任其所之。

打开阁门放奴婢离开

银鹿

唐颜真卿家僮名曰银鹿。欧阳公云:“银鹿,鼎名。”

唐颜真卿的家僮名。后用以代称仆人。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颜鲁公 之在 蔡州 ,再从侄 岘 家僮 银鹿 始终随之。”

长须赤脚

韩愈寄卢仝诗云:“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又东坡云:“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

长须:指奴仆。赤脚:指婢女。泛指奴婢。唐.韩愈《寄卢仝》:“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孝经第三章原文译文及故事(奴婢的相关知识二)(3)

掌笺婢

唐潞州节度使薛嵩,有侍婢红线,嵩使掌笺表,号内记室。

红线管信笺

吹篪婢

后魏河涧王有婢曰朝云,善吹篪。诸羌叛,王使朝云假为妪吹篪,皆流泪,思乡而去。

同“吹篪老妪”。清 陈维崧《念奴娇.祖园与玉峰徐孚若话旧回》词:“拚取僧院听钟,歌楼持钵,老作吹篪婢。”

桃叶

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尝渡秦淮口,献之作歌送之。今名曰桃叶渡。献之有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相传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

因为王献之,这个渡口也名声大噪,改名为“桃叶渡”,从六朝到明清,都是灯船箫鼓,繁华竞逐。桃叶渡在明代就已跻身于“金陵十八景”,清代又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

孝经第三章原文译文及故事(奴婢的相关知识二)(4)

雪儿歌

唐李密宠姬名雪儿,每宾客,有辞章奇丽者,付雪儿协律歌之。故号雪儿歌。

会唱歌的宠姬雪儿,所以叫雪儿歌

绛桃柳枝

韩退之二侍姬,名绛桃、柳枝。退之初出使未归,柳枝窜去,家人追获。及镇州,有云:“别来杨柳街头树,摆乱春风只欲归,惟有小桃园里在,柳花不发侍郎回。”自是专属意绛桃。

柳枝、绛桃,宋代王谠谓是韩愈之二侍妾。此说一出,议者纷纷。本文从韩愈诗作的背景、唐宋人的用语习惯,以及《唐语林》、《闻见后录》等的自相矛盾处切入,认为柳枝、绛桃是韩愈侍妾之说纯属附会。

樊素小蛮

白乐天两婢,一名樊素,一名小蛮。有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对家中的两位家姬小蛮和樊素可谓是宠爱有加。白居易曾为她们写下了很多的诗篇。

白居易曾诗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同时这也是樱桃小口和小蛮腰的由来。

孝经第三章原文译文及故事(奴婢的相关知识二)(5)

李元苍头

李善,汉李元之苍头也。元尽室疫死,惟孤儿续始生数旬,而赀财巨万,诸奴欲谋续,分其财。善潜以续出亡,隐瑕丘界中,亲自乳哺。及长,诉叛奴于官,悉杀之。时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以闻,光武拜善及续并太子舍人。善还旧里,脱冠解带,扫元墓门修祭,泣数日乃去。

东汉光武年间,在今天的河南南阳宛城瓦店镇一带,有一个富豪叫李元,家财万贯,很有钱,招了很多仆人和奴婢。有一年,当地突发了一场瘟疫,瘟疫迅速蔓延,夺取了很多人的性命。富豪李元家也未能幸免,而且特别惨,李元还有他的妻子以及家庭主要成员都去世了。全家死的就剩下李元的儿子李续了,李续此时还只有几十天大,只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这么小就成孤儿了,实在可怜啊。但更可怜的是人心,李元家里的管家、丫环、账房先生等人看仅剩下个什么不懂的婴儿,决定谋财害命。他们准备把李续给杀了,然后对外就说小孩子偶染风寒,不幸去世。最后将富豪李元的万贯家财瓜分掉。神不知,鬼不觉。不过有一个仆人实在看不下去,这个仆人叫李善,是李元的同乡,在李元家干了很多年。李元夫妇在时,对李善也不错。所以,李善决定保护少主人,但他一个人,势单力薄,自己恐怕也无力回天。没办法,他只好带着李续远走高飞。那天晚上,李善趁其人不注意,偷偷把李续抱了出来,然后趁夜色离开当地,去到另一个地方的深山老林,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居生活,一段少主人和仆人感天动地的故事发生了。山里条件艰苦,李善自己喝着山间的露水,啃着树上的野果,饥一顿饱一顿地活下去。但李续怎么办呢?没办法的李善用自己的乳头给李续含着,没想到两乳竟能生出乳汁,李善看到这一幕,感激地流下泪来。

从此之后,李善又当爹又当妈,一边喂养孩子,一边还要注意别让孩子冻着、热着、湿着,备尝生活艰辛。就这样直到小主人李续长到十岁时,李善决心为李家恢复家业,讨回公道,于是他带着李续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主仆二人直奔县衙,击鼓鸣冤,状告李家奴仆,侵吞李家财物,意图谋杀幼主。县太爷了解到李善的忠义后,被他深深地感动了,决定为李续平反冤情、收回财产,于是把当年李家的那帮人抓来审问。在县太爷的威严之下,这些个人心虚得很,最终一个个承认了当年的事情,财产、宅院又重新回到了李续手上。

在李善的呵护与照顾下,李续渐渐地长大了。李续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李善对待他,却像对待主人那样尊重。因为他把李家唯一的命脉,看作是主人的化身一样地尊敬。之后,县太爷将李善感动天地的事迹呈禀给了光武帝刘秀。刘秀看了后也非常感动,于是就礼请李善来担任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太子日常起居以及教育、培养太子的德行的职位,并无明确的实权,一般由品德高尚之人来担任。李善肯定够资格的。光武帝刘秀去世后,汉明帝登基。他对李善印象很好,认为李善能够处理各种疑难问题,于是将其提拔为日南(今越南广治)太守。李善上任的时候,途经淯阳,决定去一趟李元家。离李元家还有一里多路时,李善下马,除去朝服,换上粗布衣裳,步行前往。到了李元家门口后,他又吩咐人拿过锄头来,锄去李家宅院之杂草。然后,李善又自己动手,煮饭做菜,准备祭祀用的器物,到李元等人的坟上祭拜。当他看到主人残损不堪的墓碑,禁不住心中的悲恸,跪地放声大哭,哭声哀凄,闻者莫不为之动容泣泪。李善在李家又住了几天,才去上任。饱经沧桑的李善,深深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到任后,勤政爱民,对于行事不端者,多以感化为主。因为政声不错,他又调任为九江太守,可惜在赴任途中生病去世了。而他从前辅佐的少主人李续,后来则官至河间相。

便了

汉王子渊名褒,从成都杨惠买夫时,户下有一髯奴,名便了,决卖万五千,与立券,约从百使役。

为奴仆的代称。出自汉 王褒《僮约》。汉王褒有一僮仆名 便了 ,后来便了为奴仆的代称。①宋 杨万里《答户部王少愚侍郎书》:“去秋专遣便了走 淮 上,致奠於枢使。”②清顾炎武 《出郭》诗:“此时不用便了,只须自出提酤。”

孝经第三章原文译文及故事(奴婢的相关知识二)(6)


奴婢知识选自《夜航船》伦类部,

共两篇此最后篇,后文学部更加精彩。

知识过于枯燥、文章过于冗长,

如果您耐着性子看到结尾了,

请您 长按点赞 给你我一个鼓励。

希望有文化、有品位的您能 关注我,

让我们共同学习、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東知之,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努力成为有内容、有营养、有态度的文化自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