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你所理解的阿q精神?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你所理解的阿q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你所理解的阿q精神

01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师;员工还是老板,贫穷还是富有,压力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无处不在,无法避免。

过度的心理压力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既然压力无法避免,那么怎样承受压力就显得极其重要。在鲁迅的笔下,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阿Q,他深处社会的最底层,既没有可以依靠的达官贵人,又没有聪明灵活的脑袋。在那个恃强凌弱的年代,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他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阿Q被人打了,他心里想:“这是儿子打老子,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子、、、、、、这样一想,阿Q心里便舒畅多了,于是哼着歌儿愉快地走了。

未庄的晚上,戏台子旁边,总有些赌摊。没想到今天阿Q运气不错,接二连三地赢了好些钱。一会的功夫,不知谁和谁打起来了,场面混乱中,他也被踢了几脚。

等到阿Q反应过来的时候,脚边的钱却不见了。这次他懊悔极了,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

不一会,他用力地打了自己两个耳光,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他想刚刚挨打的就是趁乱偷走自己钱的人。

阿Q自己给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却想象成是他打了偷钱的人,这样一想,阿Q真的以为是他打了别人,于是心满意足地回土谷祠了。

最后,因为赵家被抢,阿Q莫名其妙的被抓走了。当阿Q稀里糊涂地被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他安慰自己: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以前很多人嘲笑阿Q,认为他没有一点做人的尊严,只会自欺欺人。他们认为阿Q是懦弱无能的代表,没有人看得起他。

可是,谁又曾真正地理解过阿Q。在那个混乱的社会里,阿Q只是一个一贫如洗、思想愚昧的农民而已。他孤苦一人,没有来自家庭或者族人的支持,他大字不识一个,亦没有精神的支撑。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活着本身就比较艰难,对他来说,吃饱穿暖才是人生第一大要事。什么自尊、骨气、底线,这些往往没有一个热乎乎的包子实在。

这样一个愚昧的人,在面对强权和欺凌的时候,反抗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灾难。于是,为了排解心中的愤懑,疏散心中的压力,他创作了一种精神胜利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自嘲、自解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从而让自己变得豁达、乐观。在现代人眼里,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阿Q精神。

运用精神胜利法,阿Q活的比以前潇洒自在,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即使在上断头台时,精神胜利法也让他无惧死亡。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把阿Q精神中积极的一面:自嘲、乐观、豁达提取出来用在生活之中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现代社会中,一些人由于忍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又不懂得怎样释放这些心理压力,于是久而久之,便越来越忧郁,甚至患上抑郁症。适当的压力可以催人奋进,但是过度的压力却会击垮一个人。

只有全面的了解心理压力,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它,并且解决它带来的烦恼。

02、

社会心理学认为心理压力是指人们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个人责任等方面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压力主要包含3种,分别是刺激学说、反应学说、以及刺激—反应学说。其中反应学说最受人推崇。反应学说基于生物医学的角度,把压力看做是个体对某些刺激物的反应。它的反应总共有3阶段。

第一阶段:警觉阶段。一般情况表现为失眠、肠胃失调、血压升高等轻微生理现象。

第二阶段:抵制阶段。各种生理、心理变化逐渐加剧。

第三阶段:衰竭阶段。人体内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出现肠胃疾病、皮肤病、心脏病等一系列问题。

近日热播剧《小欢喜》里面的乔英子,在妈妈阻挠自己参加南京大学的冬令营后,情绪变得十分低落。

她一直处于一种压力得不到释放的状态下。在得知同学丁一跳楼自杀后,她的症状日益明显。她开始整晚整晚地失眠,并且时常精神恍惚。

最后在听到自己最喜欢的刘静阿姨得了癌症后,所有的压力一并袭来,瞬间击垮了这个女孩。她开始自残、甚至自杀,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心理压力的3个阶段,在乔英子身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从最开始的情绪低落到后面的失眠,再到自残自杀,典型的心理压力发展3个阶段。

如果这个时候乔英子的思想能够妥协的退一步,并且拥有一点“阿Q精神”。

比如自己不能圆梦就读南京大学的天文专业,人生会有些许遗憾,不过留在北京,她依然可以就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清华大学的天文专业也是赫赫有名,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样一来,也许她也不会得抑郁症了。

因此可见,当一个人不知道怎样释放自己的压力,也不懂得怎样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时;于是当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被彻底击垮。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压力无处不在。这些压力如果适量,则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超量,那么就会压垮我们。

“阿Q精神”中乐观的一面如果能被我们运用的恰到好处,就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心理压力,摆脱负面情绪。所以,拥有一点“阿Q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对每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03

古人曾说: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为惹火之胎。不是古人没有脾性,而是古人太过智慧,懂得适时进退,化压力于无形,以保全自己为上上策。

曾经的美国总统林肯,就是一个深谙“阿Q精神”精髓的人。在一次会议中,一位议员与林肯的政见不同,两人争锋相对。最后,这位议员对林肯大骂起来,言辞犀利。林肯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在会议上并没有与这位议员起过分的冲突。

回到家里,他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不甘心。于是,准备给那位议员写一封长信。在信中,林肯语言尖刻,态度强硬,甚至辱骂了那位议员。信写好后,林肯便长舒一口气,扔下笔,休息去了。

第二天,林肯的助理见到信,准备把信寄出,却被他制止了。林肯摆摆手说道:“罢了,气已经出了,信就没必要寄出去了。”

对于林肯来说,作为国家总统被人当面辱骂,心理压力肯定特别大。但是他知道,作为议员有不同的政见是很平常的事,况且他需要政客们发表不同的意见,也需要得到政客们的支持。

在面对压力时,林肯总统就选择了一种既不伤害别人又能让自己情绪得以平复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

“阿Q精神”并不是一种自欺欺人,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识时务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最佳方法。

俄国作家契诃夫,在散文《生活是美好的》一书中写道: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

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

契诃夫也拥有一种“阿Q精神”,因为他也知道,鸡蛋碰石头是不会赢的。我们需要拥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需要有一种能够进行自我排解压力的方法.

“阿Q精神”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它对任何事物的豁达,无论什么事,到了阿Q这里,想一想,笑一笑,也就过去了。“阿Q精神”以一种自嘲、自我幽默的方式,帮我们轻松面对压力,化解压力。

“阿Q精神”不为世俗所苦恼,也不受名利的羁绊。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人们的内心。“阿Q精神”在你跌倒的时候,让你能够给自己一个重新站起来的理由,能给自己一个有力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