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关系图(红楼梦金陵十二钗)(1)

史湘云,《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是红楼梦中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即贾母是史湘云的姑奶奶。在贾府中,史湘云被通称为史大姑娘。

史湘云是一位具有中性美的女孩子。湘云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喜穿男装,又爱淘气,是一个十分讨喜的人物形象,也是我喜欢的一个人物。

初三时读了《红楼梦》,上高中时,我一直穿立领的男装,只是将红花衣领翻在深蓝色的衣服外面,感觉穿男装很英姿飒爽。

01 湘云的判词探秘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曲: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从史湘云的画、词、曲我们可以看到,史湘云是个命苦的孩子。

湘云尚在襁褓之中时,父母就已双亡,她由叔父抚养长大。“富贵”一词,对湘云而言没有什么用,虽然她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千金小姐,但命运与她开了一个大玩笑,让她从小失去了双亲。

哪个女孩子不想嫁个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可叹史湘云嫁给了卫若兰,几缕飞云,一湾逝水,湘江水逝,楚天云飞,好景不长,婚后不久,夫妻二人离散,美好的夫妻生活只是短暂的记忆。

湘云的红楼曲与判词内容是相呼应的关系,并做了进一步说明。其中“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是对湘云性格的描写。

“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在此比喻史湘云的才华出众,她在诗社中的雅号为“枕霞旧友”,她的“寒塘渡鹤影”与林黛玉的“冷月葬花魂”是湘云诗才的最好体现。

02 湘云的身世之谜

在《红楼梦》中,对于史湘云的出身讳莫如深,她的父母到底是谁?只字未提。

按照史太君对湘云的宠爱来看,史湘云的父亲应该是史家的嫡长子。

在第四回介绍史家时说:“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太君贾母是史公的女儿,贾母的大兄弟应该就是湘云的祖父。湘云的父母早亡,其父的两个弟弟,一个是忠靖侯史鼎,一个是保龄侯史鼎。

有一种观点认为,史湘云是其父与侍妾所生,“太太”不融,致其死。只留下湘云这点血脉,由贾母收养,史家爵位由湘云二叔史鼐继承,后收养了湘云。

在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时,写道:“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

在《红楼梦》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中

忠靖侯史鼎参加了秦可卿声势浩大的葬礼。

在第四十九回中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有这样的记载:

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了家眷去上任.贾母因舍不得湘云,便留下他了,接到家中,原要命凤姐儿另设一处与他住.史湘云执意不肯,只要与宝钗一处住,因此就罢了。

这是《红楼梦》中为数为多提到史鼎、史鼎的地方。

有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是作者暗喻明亡,基于这种观点,来看史鼎和史鼐这两个人物,就很好解释了。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史鼎和史鼐二人很少出现,但在后四十回中还会出现。根据这两个人物的原型可以推断出二人的结局。

在历史上,史可法是明末抗清英雄,殉国于扬州城中。死后被南明隆武帝被封为“忠靖”。在《红楼梦》中,也恰巧姓“史”。这是贾雪芹无意中的巧合吗?恐怕不是。

史可法和郑成功作为南明两大民族英雄,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们两个人被曹雪芹写进了自己的书中,以史氏家族的核心史湘云的叔叔的身份出现。湘云早亡的父母象征着已经死去的明王朝,史鼎和史鼐这两位叔叔却仍然替她的父母抚养着湘云。曹雪芹以史笔记录下此二人,是一种对末路英雄的哀叹。

当然,这只是众多红迷的一种猜测,在原著中并未得到证实。但无论如何,史湘云的身世扑朔迷离,为我们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关系图(红楼梦金陵十二钗)(2)

03 湘云的性格特点

在史湘云身上,最为可贵的是她的性格。虽然她也是从小父母双亡,但在她的性格中并没有太多的悲切,而是让我们看到了她的豪爽。在这一点上她与林黛玉有着天壤之别。

一是乐观豁达

史湘云乐观开朗,在大观园里是个开心果。她爱说爱笑,没心没肺,心直口快,哪里有湘云,哪里便有笑声。

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湘云云看贾母,王夫人、宝玉、黛玉、宝钗都在。贾母见天热,湘云穿得多,让她脱去外衣。

贾母因说:“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脱罢。”史湘云忙起身宽衣。王夫人因笑道:也没见穿上这些作什么?姨娘不知道,他穿衣裳还更爱穿别人的衣裳。可记得旧年三四月里,他在这里住着,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象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他站在那椅子后边,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宝玉,你过来。

这还不算,黛玉又说起,前年湘云在雪天里穿着贾母的大红猩猩斗篷掉进沟里一事。

林黛玉道:“这算什么。惟有前年正月里接了他来,住了没两日就下起雪来,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老太太的一个新新的大红猩猩毡斗篷放在那里,谁知眼错不见他就披了,又大又长,他就拿了个汗巾子拦腰系上,和丫头们在后院子扑雪人儿去,一跤栽到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说着,大家想着前情,都笑了。

湘云从小和宝玉一起长大,宝玉是她儿时的玩伴。宝玉淘气,湘云也必受影响。湘云喜欢穿宝玉的衣服,扮成“假小子”,这是湘云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她的“假小子”成长模式,使湘云性格不仅活泼豪爽,乐观豁达,而且还有些象男孩子性格。

二是豪爽洒脱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处都可以看到史湘云的豪爽洒脱。快人快语,才思敏捷,她既不像林黛玉小任性,也不像薛宝钗心机重,她不是那种藏着掖着的那种性格。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探春提议成立了大观园诗社,宝玉拍手称赞,立即前往秋爽斋,同宝钗、黛玉、迎春、惜春汇合。探春起得意,故探春做东道。李纨出题,迎春限韵,惜春监场。后来宝玉想起湘云,便邀了湘云来加入诗社。

史湘云在做诗时:

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先笑说道:“我却依韵和了两首,好歹我却不知,不过应命而已。”说着递与众人。众人道:“我们四首也算想绝了,再一首也不能了。你倒弄了两首,那里有许多话说,必要重了我们。”一面说,一面看时,只见那两首诗写道: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从这里,我们既看到了湘云的才情,我们也看到湘云的豪爽洒脱。在她看来,多少事从来急,她不会深思,更不会熟虑。只是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用她的话说是:我依韵和了两首,好歹我却不知,不过应命而已。这就是湘云的雷厉风行的性格。

在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湘云咬字不清,“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湘云的小咬舌,招来黛玉打趣逗笑。湘云并未真恼,对黛玉说:“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伏你。”她接着,拿宝钗来压黛玉。

接着湘云又笑道:“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在第二十一回,她见到贾宝玉要吃胭脂,就一巴掌把胭脂打落,同时骂他“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才改过。”表现出湘云的豪爽。

三是自立要强

湘云视宝钗为亲姐姐。家常话烦难事,会说与宝钗听。

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和叔叔婶婶住在一起,婶母小气,使唤佣人少,虽说湘云是小姐身份,但她每天还要做女工一类的针线活,甚至是晚上在油灯下还要做活到三更半夜。这些委屈湘云只对宝钗倾诉。

薛宝钗曾这样对湘云说:

“你家里你做不得主,一个月总共那几吊钱还不够使,这会子又想做东,你婶娘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东,也不够。”

宝钗体谅湘云,听说湘云要诗社做东,知道她囊中羞涩,便资助她螃蟹宴,大家一起吃螃蟹,赏菊花,做诗篇。

04.湘云的行为艺术

在《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眠芍药裀,堪称《红楼梦》三大唯美情节和行为艺术。她们的美,镌刻在红迷的心中。

曹雪芹对史湘云醉酣芍药裀场景的描写,更是达到了唯美的意境,同时,湘云纯真美丽、憨态可掬的少女形象也跃然纸上。

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这天是宝玉和平儿的生日,大观园里又举办了二人的生日宴会。

因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了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玩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一散,倏然不见了湘云。

于是曹雪芹紧接着这样描写: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宜会亲友。”

这里的“裀”,意思是褥子。即以花瓣做褥子,躺在花瓣上。

这一段的描写十分精彩,漫天飞花,满园缤纷,酒香里梦,浅吟低唱,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醉卧于花丛之中,头枕着芍药花瓣,正香梦沉酣,蜂蝶闹嚷嚷的围着她,手中的扇子落到花丛中,落英缤纷、花飞一身,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青春画卷,多么浪漫诗意的画卷。

这是湘云独一无二的一段佳话,也只有湘云才会这样娇憨俏丽、洒脱不羁躺在青石板上,湘云独属的娇憨豪爽的假小子个性形象呈现了出来。不仅如此,湘云在睡梦中,还在行酒令。多么可爱的人物形象。

05 湘云最后的命运

在第三十一回中,湘云与丫鬟翠缕宏论了一番“阴阳”之后,便在蔷薇架下捡到了一个金麒麟,为自己的金麒麟找到了归宿。

刚到蔷薇架下,湘云道:“你瞧那是谁掉的首饰,金晃晃在那里。”翠缕听了,忙赶上拾在手里攥着,笑道:“可分出阴阳来了。”说着,先拿史湘云的麒麟瞧。湘云要他拣的瞧,翠缕只管不放手,笑道:“是件宝贝,姑娘瞧不得。这是从那里来的?好奇怪!我从来在这里没见有人有这个。”湘云笑道:“拿来我看。”

曹雪芹“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的写法,暗示了最后史湘云以“金麒麟”为信物,在与卫若兰结合,出现婚变,她新婚守寡,孤苦伶仃,最后又与宝玉在流浪中相遇见,必是感慨万分,此时的宝玉已出家为僧。

《红楼梦》最后的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社会的大悲剧,曹雪芹笔下的史湘云也“千红一窟”,她的归宿凄楚哀婉。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关系图(红楼梦金陵十二钗)(3)

(文章中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