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提过,别人家的孩子白居易,凭实力考中进士入了体制。为此他还颇为沾沾自喜: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因为他那一届总共就录取了17个人,其中他最年轻。

而那年,他27岁。

当时,他没看到,和他同年龄的刘禹锡早6年前就考入体制,到二号老板----太子的班子里打过酱油了。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1)

是的,刘禹锡的早年经历,完美地诠释着“成名要趁早”、“年轻人前途无量”这些老话:

21岁中进士;

24岁任太子校书;

丁忧;

29岁被杜牧他爷爷------节度使杜佑提拔;

31岁当御史;

33岁被革新派看重,成为一号老板----顺宗的左膀右臂,负责财政部的工作。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2)

此时,前途一片大好!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应该是“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一号老板因身体不好,换人了!

革新运动干了不到半年,叫停了!

-新老板宪宗厌恶革新派,杀了两个领头的,再将刘禹锡和另7个眼中钉一起,打包踢到了远州待着,并且明说了:就算天下大赦,这几个人也不准回朝。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3)

面对大老板的强力打压,寻常人就算心里不同意背后画圈圈,但面上也该三缄其口。

可刘禹锡

他是坚定的革新派,踢到铁板也不回头。

-

在远州一待9年后,刘禹锡们终于被召回京,可这哥们看到朝中多是新面孔,改革主张大都被废止时,怒了!

诗豪刘禹锡挥出了他锋利的武器-----讥讽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4)

这一举动,激起了大老板和同僚的不满,“哟呵,不服气!那接着凉快去吧!”

然后,刘禹锡又被打包,踢到了更远的地方。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5)

这下,刘禹锡终于消停了吧?他还不

他作《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花式讽刺巧言谄媚的官员、阴险毒辣的官僚、看上去威武但心地卑鄙的大地主阶级保守派,妄杀无辜的“执柄者”。

于是,他也被一贬再贬,硬是被贬了14年!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6)

刘禹锡的人在贬图

23年被贬在外,头发都白了的刘禹锡终于回京了!

屁股还没坐稳,刘老爷子就特意跑到玄都观。还是那个地方,还是那把武器,还是那个配方:

百亩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

这个骚操作,很刘禹锡!

长安上空仿佛都能听到头发花白的刘老爷子,叉腰仰天大笑的得意笑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

但若是我们以为,刘老爷子这23年时间都跟斗鸡似的绷着,心里憋着一股郁气,那可就错了!

-

刘禹锡的确是坚定的新政拥护者,若有交锋便亮剑。但他对自己酸爽的人生际遇,其实态度却非常豁达。从他被贬时的诗文可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7)

在被贬到四川一个十八线小县城夔州时,他特意收集当地的民歌,用以创作他的诗歌,便有后来脍炙人口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8)

中唐好笔友白居易曾为他鸣不平:

……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刘禹锡回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艘沉船旁还有千艘船在航行,一棵树枯萎了还有万棵树焕发生机。尽显乐观、豁达。

刘禹锡相关资料简单(我胡汉三又回来了)(9)

可能真是天助自助者。刘禹锡在70古稀之年,升任礼部尚书,迎来事业第二春。虽于一年后逝世,但也算对这坚韧斗士漫长坚守的肯定。

-

为什么刘禹锡能将坚韧和豁达这么矛盾又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是因为他淡泊名利吗?

就像他在《陋室铭》中所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有何陋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