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导管固定,都能用得上的高举平台大法,谁用谁知道。

@悠悠:

某著名三甲医院,亲人入院,我做陪护。

输液用的留置针,从旁边开始固定,然后再到中间,所以肉就被粘成这样了。

固定留置针的胶布,就松松的粘在那里,弄得病人输液的手,动都不敢动。难道我学的高举平台是假的?——来源:丁香园护理论坛

护士一定要学会的高举平台法(护士必会的高举平台大法)(1)

点评

悠悠是一个原来在学校里学过护理专业,后来改行做教师的业外内行。

这是她在某家著名大医院做陪护时,所发的一段感慨。

看到自己亲人用的留置针,这种固定方法,当然了敷贴的粘贴也有问题,她拍了下来。

一个留置在手上的、看上去很稀松平常的留置针,在内行人的眼里,俨然成了评价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看低医院的理由之一。

难道我学的高举平台是假的?

高举平台是个什么鬼?留置针用上高举平台法固定,就代表护理工作的高水平了吗?

下面,让我们带着膜拜的眼神,走进传说中的高举平台固定管道大法。

传统的胶布固定管道法,用胶布直接固定管道于皮肤上,这种方法,胶布与皮肤间常常存在着间隙,胶布不能紧贴皮肤,管道与皮肤摩擦,胶布窄、粘性低,固定面积小。

存在压迫皮肤,固定不牢、管路易脱出等缺点。

尤其是对于躁动、不配合或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的患者,如果引流管固定法不当,可导致局部皮肤压伤破损、更换体位时管路脱出等护理不良事件。

近些年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高举平台以它越来越高的出镜率,走进临床,横扫留置在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

而高举平台法能有效防止导管滑脱,明显减少胶布因粘贴不牢而反复进行的胶布重新粘贴,减少导管的脱出,减轻病人的不适,以及压疮的发生。

有了高举平台法,再也不怕病人躁动、不听话了!

什么是高举平台法?

高举平台法就是将胶带中间位置黏贴在引流管路的正中,并 360°包绕导管后使导管高于皮肤 0.5 cm,再将两边的胶带黏贴于两边的皮肤上。

此法,是有效保护各种引流管的良好固定式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护士一定要学会的高举平台法(护士必会的高举平台大法)(2)

当下,在护理临床一线,用胶布固定留置在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均可采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

上述话题中的留置针固定,所谓的高举平台可能是这个意思:贴无菌贴膜时,先把贴膜贴在留置针尾端两侧,粘贴好后,再用余下的贴膜粘在留置针周围皮肤上。

这种固定,等于是用胶布将延长管部分包裹一周(或 360°)后使其呈「Ω」状,以避免针头滑脱。

这种固定方法就是所谓的「高举平抬法」,又称「Ω」形固定法,后一种叫法更通俗、更形象,让护理人员一看就懂。

高举平台,只要是导管固定,都能用得上。特别是外周静脉穿刺成功后,如果固定不当,有可能导致针头刺破血管或者针头滑出血管外。

因此,如何固定就显得更为重要,高举平台固定法,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临床问题,很受患者和临床护士欢迎和接受,进而推广、普及。

高举平台法如何操作?

根据管道的粗细选择 23.5-4 cm 的 3M 无纺胶布,剪出一条长 6-8 cm 的胶布,在距离导管口 3-5 cm 处将导管置于胶布表面中央,将胶布对粘 0.5 cm 后,并以此为中点将胶布逐渐抹平固定于皮肤上。

固定材质,可采取 3M 弹力棉柔胶布,「工」字型剪裁。粘贴前,可用 75% 酒精或温水,清洁患者皮肤,待干。

高举平台法适用于哪些病人?

1、儿科患儿

儿科患者的管道固定,用高举平台方法加强固定,效果很好。

2、躁动与意识障碍患者

表现为躁动、易激怒、意识不清、幻觉等,导致患者易出现意外管道脱出或拔管。

3、高龄病人

也是意外脱管或拔管的高危人群。为妥善的固定老年病人身上的管道,高举平台法,重点推介。

4、留置时间较长的带管病人

带管时间较长的病人,传统的胶布固定法易造成患者皮肤受压,局部压伤,皮肤破损。而高举平台法,管道上浮,有效避免压力护理器械造成的压力性损伤。

高举平台法有何优势?

1、可以更好的固定留置的管道。这也是为临床所普及的最大优势。

2、减少压疮形成。此法固定的管道,高于皮肤 0.5 cm,不直接压迫在皮肤上,减少或降低医用器械形成的压疮。

高举平台法,就这么完美吗?非也!

@刘颖:(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是很牢固,但换贴膜的时候,很难撕下来,用力撕容易把导管牵拉出来。

@舍予:撕的时候很痛苦,不好撕。

解决对策:

1、遇到难以撕除的情况,建议可以用酒精润湿胶带再撕,而且一定要用 180 度角。

2、护理人员去除的时候,要足够耐心、细心,避免患者皮肤损伤。

3、做好护患沟通,去除固定的时候,可事先跟患者/家属沟通,使其理解、配合护士操作。

如何把高举平台法更好的运用于临床?

1、在更换导管贴膜时应综合评估,针对不同病人、不同导管类型、不同型号的敷贴进行更换。

2、对拔管高危病人加强交班,严密观察固定情况。

3、责任护士每天评估导管时,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4、针对新入职护士加强专题操作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强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作者:纳洛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