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洞见(DJ00123987)

作者:洞见William

十四首劝学古诗词送给孩子们(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1)

你不吃学习的苦,将来一定要吃生活的苦、社会的苦。

十四首劝学古诗词送给孩子们(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2)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个人从小的教育,决定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融入血脉跟随一生。

纵观历史,教育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更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先贤以诗书传家,源远流长,当中教育理念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这6首劝学诗,凝聚了古人的教子智慧,读懂会让你的孩子受益一生。

十四首劝学古诗词送给孩子们(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3)

01

惜时,一生的好习惯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庆元二年(1196年),已经66岁的朱熹与门人来到福山武夷堂讲学。

看着堂下的学子,再想想已过花甲的自己,不觉时间如梦。

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已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叹惋之余,朱熹写下这首诗,告诫学子:人生易老,学成不易。

诸葛亮去世前曾给8岁的小儿子诸葛瞻写下一封《戒子书》,其中写道: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意思说一个人治学、做事,首先要从惜时开始。

不能等到老后空守穹庐,才发现无所作为,悔之晚矣。

当下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做事、学习喜欢磨蹭。

起床哄,吃饭哄,上学哄,作业连哄带骂,还是拖到最后一天。

一个人如果没有紧迫的时间观念,再好的教育条件也是枉然。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可见,惜时应当成为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

十四首劝学古诗词送给孩子们(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4)

02

自强,无事不可立

《勤学》

宋·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此诗短短20字,却用意颇深。

作者汪洙引用车胤“夏夜囊萤”,孙康“寒冬映雪”,东方朔“三冬读史”的励志典故告诫儿子。

他们虽然出身低微,家境贫苦,过着别人瞧不起的生活,却没有阻碍他成就辉煌的一生。

这一切,只因“自强”二字。

这首诗,也恰恰是汪洙自己的人生写照。

小时候,汪洙家境贫寒,可他偏是个不认命的主,勤学苦读,立志有朝一日吐气扬眉。

有一次,他用石子题诗于学宫壁上,被明州知府发现。

知府望着眼前穿着破旧短衣的少年,就问:“汝欲做神童耶?衫子为何如此破旧?”

汪洙应声答诗一首:“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知府一听,小小年纪,口气不小。

汪洙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后来汪洙入朝为官,官至观文殿大学士,而那句“谁笑腹中空”,也成了激励学子的经典语录。

老话说,乞丐如知要自强,也能立志建丐帮。

自强立志,将决定人生的走向以及走多远。

现在很多父母不理解,给孩子提供的条件比自己当年好太多,可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父母总是替孩子想好了一切,做到了一切,却忘了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父母有多强大,而在于孩子是否能自强自立。

教会孩子立志,倾听孩子的梦想,打开孩子的眼界,这是无论给他多少财富都不可替代的。

作家耳根说:“生命燃烧不息,称之为旺盛,如人生自强,不甘低头。”

一个人懂得自强向上不甘低头,才是一生前行的动力源泉。

十四首劝学古诗词送给孩子们(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5)

03

自律,律己以正心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黄庭坚说:“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杜荀鹤一生治学,唯恐心有旁骛,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一本诗文,自言“乍可百年无称意,不可一日不吟诗”。

这首诗是他为侄儿的书堂所题,勉励侄儿: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是年,适逢黄巢起义,杜荀鹤回到家乡。

身处战乱,住着简陋的屋子,却丝毫不影响专心研学。

窗外的竹影,山野的泉声,都成了他遨游书海的风景。

先贤有云,治学最忌三心二意,殚精竭虑仍唯恐有失。

放眼现在,还有多少孩子会为了学习律己正心,又有多少孩子拿着手机废寝忘食。

做作业用手机查答案,做完作业拿着手机打游戏。

手机成瘾,成了纵容孩子的“电子毒品”,毫无自律之心。

饶雪漫说:“每一次放纵都可能变成未来一笔无法偿清的债。”

李开复曾语重心长告诉女儿:“要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你的人格和智慧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完美。”

十四首劝学古诗词送给孩子们(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6)

04

行难,实践出真知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劝学》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读再多的书,也无法代替亲身实践的价值,对此古人早有精辟的总结:知易行难。

彼时,陆游身在山阴,寒冬寂夜,忽然想起家中的小儿子陆聿。

担心自己不在身边,教育恐有耽误,遂将74年的感悟汇成“实践”二字,融入诗里,快马家中。

陆游说:“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听到了不如亲眼看到,看到了又不如亲自做到。

生活中,陆游作为一名父亲,身体力行“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为学之道。

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他将笔下的家国情怀,化作脚下的饮马边关。

他亲赴抗金前线大散关,度过八个月的边塞生活,留下《书愤五首》传诵至今。

那句“楼船夜雪瓜州度,铁马秋风大散关”已早不是一句“保家卫国”的口号所能比拟。

相比当下,许多家庭樊笼式教子,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学校里只埋头考试,在家里茶饭手不伸,以至于新闻中频频曝出高学历啃老族。

古人那句“禾稗不分,韭草不识”,当真成了现世的笑话。

荀子说:“知之不若行之。”

学习和教育,不仅是啃书本,更要走向生活,实践出真知。

一个既能饱学书文,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十四首劝学古诗词送给孩子们(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7)

05

成人,腹中有诗书

《符读书城南》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百代文宗”之名。

偏偏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大师,有个不爱学习的儿子,叫韩符。

韩符和很多孩子一样,从小贪玩,韩愈为此很是苦恼。

有一天,韩愈上朝,留下一篇文章让他背诵,等到归来,却发现韩符正趴在地上斗蛐蛐。

韩愈没有暴跳如雷,而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韩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说有两个孩子幼时容貌相像,灵巧可爱,一起玩耍就像一群鱼中的彼此,看不出差别。

到了十二三岁,渐渐出现了变化;等到二十岁了,犹如清水沟和污水沟的差别;长到三十岁的时候,一人变成了龙,一人变成了猪。

韩愈告诉儿子:“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读书学习。

一个人的出生,并不是左右其未来的决定因素,重要的是他对待学习的态度。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遇到很多父母反映,孩子喜欢爆粗口,动手打人,顽劣难训。

却不曾想,孩子的言行非一日之功,一举一动无非日积月累。

曾经有个从业30余年的小学校长告诉我,凡是生活里井然有序,与人谦和友善的,必定也是爱学习的;而那些流里流气,言辞粗鄙,动不动破口大骂的,都不读书。

书籍文字,乃先贤智慧,能教化能育人。

正如韩愈诗中所言,学与不学,不仅是学问的差距,更是为人的差别。

《红楼梦》中,曾有一段描写家教的故事堪为经典。

薛蟠年幼丧父由寡母带大,平日家里宠溺,吃穿用度无不妥当用心,以至于养出了个“呆霸王”,整日里斗鸡走狗,惹是生非,最后闹出人命官司。

然而,“呆霸王”也不是天生的,归根结底是教育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你不吃学习的苦,将来一定要吃生活的苦、社会的苦、人生的苦。

教育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从小培养习惯,开拓眼界,增长能力,明是非,辨黑白。

这,就是庭训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