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有听过,通常表达的道理是做人要勤奋,不要凡事都想着依赖别人,那从心理学的角度要如何解释呢?

三个和尚没水喝会怎么样(三个和尚依然会没水喝)(1)

心理学家黎格曼做过一个实验:挑选8个工人作为被试,让他们用力拉绳子,测试一下他们的力量。第一次,他让每个工人单独拉绳子;第二次,他让3个人一起拉绳子;第三次,让8个人一起拉。他原本以为,拉力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结果并非如此:单人拉绳的人均拉力为63公斤;3人的人均拉力是53公斤;8人的人均拉力是31公斤。

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心理学家对“社会懈怠”现象给出的解释是:人们可能觉得团体中伙伴没有尽力,为了求得公平,自己也减少努力;获释认为个人努力对团队微不足道,团队成绩很少一部分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和团队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所以不愿全力以赴。这种现象在企业中,随着队伍的扩大,也就越加明显。要消除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更多的责任和价值。这也是对于一个管理中重大的挑战。

一个人受伤需要帮助时,一种情况是他身边只有一两个人,一种情况是他身边有一群人,表面上我们会认为人多的时候,被帮助的可能性越大,但经常结果确实想法的。这就是另外一种心理学现象-旁观者效用。社会懈怠效应和旁观者效应有相似之处,却还有区别。社会懈怠效应,是指个体在团队中较不卖力的现象;旁观者效应。是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前者和团体有关,后者则不是同一团体。

现在,试着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里,有没有遇到社会懈怠效应呢?

(上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班级合唱比赛,自己经常在高音的部分用低音去唱[捂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