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的最新进展情况(大亚湾的硬核力量)(1)

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

大亚湾的最新进展情况(大亚湾的硬核力量)(2)

“华龙一号”实验台架

大亚湾的最新进展情况(大亚湾的硬核力量)(3)

机器人研发起步:PMC换料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通讯员冯国平、朱丹、张拾川、王宇牛

6月23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5月25日,“华龙一号”广东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常规岛安装工程在惠州正式开工,成为我国首个生态核电示范项目;5月17日,“华龙一号”浙江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开工……

2022年,捷报频传。我国从“核电大国”跻身“核电强国”,而在讲述我国走向核电强国的故事中,绝对少不了大亚湾核电站。中国的核电技术在此起步,从最初的国产化率不到1%到“华龙一号”接近90%;中国的核电人才也从此崛起,至今累计输出人才上万名,遍布国内各大核电站。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这个中国核电技术的起点和中国核电人才的“黄埔军校”,一探究竟。

安全运行28年 累计上网电量8686亿度

清洁、高效、可靠的核电,对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亚湾核电基地目前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共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1994年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安全运营业绩优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稳步保持在国际第一方阵。

2021年,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72项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指标中,60项达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进水平,占比83.3%;其中58项达到世界前十分之一的卓越水平,卓越率达80.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7月14日,岭澳一期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达5755天,不断刷新国际同类型机组安全运行天数纪录,比排名第二的法国机组领先近60个月。目前该纪录还在延续中。大亚湾核电公司还获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质量奖。获评国际标杆评审SHE(安全、健康、环境)9级,在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方面实现世界一流水平。

截至今年6月30日,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8686亿度,其中对港供电累计2924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这里走出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核电已经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从最初的大亚湾核电站国产化率不到1%,到岭澳核电站一期30%,再到岭澳二期64%,再到“华龙一号”接近90%,一条较为完整、颇具实力的核电发展产业链已在中国铸就。

从大亚湾核电站引入国外核电技术路线开始,中广核步步为营,最终开发出自主品牌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世界核电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三代核电站机型之一,采用单堆布置,机组电功率115万千瓦,安全高效。中广核旗下的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目前建设进展顺利。在自主三代核电堆型“华龙一号”的研发设计中,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承担了堆芯与燃料设计、运行控制与保护系统设计、安全分析与严重事故缓解、涉核专用设计软件包开发、试验验证等核心研发设计工作。

据研究人员介绍,“华龙一号”具备“177组燃料组件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和“能动与非能动项结合的安全措施”等多项先进技术,可满足72小时电厂自治的要求,安全性和先进性明显。在国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批量化建设已逐步展开;在国外,“华龙一号”先后通过了欧洲用户要求符合性评估认证(EUR)和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国际市场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的核电技术。

已输出上万名核电人才

核电发展,人才先行。大亚湾核电基地成为了中广核及我国核电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据介绍,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伊始就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曾全国选派优秀人才赴法国和英国培训。培训费用高达130万法郎,被称作“黄金人”。目前,大亚湾核电基地还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可开展从主控室操纵员到换料操作员、维修技术人员,再到工程建设人才、管理人才的全方位培训。一名大学毕业的新员工,需经过4到5年的不懈努力,通过上百门的培训、考试,还要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笔试、模拟机考试和口试的层层考验,最终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控室操纵员,其难度不亚于培养一名飞行员。

此外,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了总投资达20亿元的国内核电行业最完备的培训设施,其中核燃料操作员训练中心全世界仅有两个,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大亚湾。

在我国核电的规模化发展中,大亚湾核电站对外“输出”了大量人才,为各新建电站带去急需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为台山、阳江等核电基地输送技术骨干超过2000名,为中广核其他核电基地培养运行、维修、工程技术等领域关键技术岗位人才4000余名,并且广泛吸引电力、能源同行来大亚湾核电基地交流。

目前,大亚湾核电站累计输出人才上万名,遍布国内各大核电站,有专业技术人员也有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