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与传说、习俗、历史、寓意、注意事项、粽子做法与种类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简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1)

0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2008年1月1日被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式确立了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法定地位,并全国放假一天,共度佳节。

02"端午节"名称的由来03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传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2、纪念伍子胥

3、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简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2)

04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传统体育赛事,极具观赏性,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

2、吃粽子

粽子,又称为"角黍"、"筒粽"。是我国传统饮食,承载了众多文化元素。

今天,每年端午节前后,家家都要吃粽子,有些人是购买各种花样翻新的粽子,大多数老人会自己包粽子,给子女及亲朋送一些粽子,作为礼尚往来的礼物,一起品尝美食,增进感情。

3、佩带香囊

过端午节,小孩要佩带香囊,不仅有趋吉辟邪之意,还有驱蚊避虫之作用,还是点缀的上佳之物。

香囊内物一般由香料、朱砂、雄黄等填充,用丝布等物品缝制而成,外形各异,清香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绑扎、悬吊成吊坠,便于佩带,外形可爱,讨人喜欢。

4、悬挂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将艾草或菖蒲插于门眉,或者悬于堂中,亦或者制成艾人、艾虎、花环等形状,作为佩饰进行佩戴,用以驱虫辟邪,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的一种。

05粽子的发展史06粽子的寓意

1、驱赶蛟龙

据《初学记》记载,屈原曾托梦一位长沙人,说是食物都被蛟龙抢食了,可用艾叶包裹,五色丝线绑好即可避免。

于是,以后人们便用"菰叶裹黍",做成"角黍",逐渐沿袭成为现在的粽子模样。

2、求子

因为"粽子"与"中子""众子"谐音,所以,民间有吃了"粽子"能生儿子,子孙兴旺的传说,所以,端午节吃粽子,也就有了吉祥的寓意。

3、金榜题名

因为"粽"和"中"谐音,古时,科举考试一般都在秋天,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功名,考生在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寓意"功名得中"。

4、光耀祖

因为"粽"和"宗"谐音,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07端午节期间的注意事项:

1、粽子吃多了不易消化,所以,肠胃不好、糖尿病患者、体弱多病的老人及小孩均不宜多吃。

2、端午节要饮雄黄酒,但雄黄酒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不宜多饮。

3、端午节已经进入闷热潮湿季节,要注意祛除湿气。

4、端午节前后蚊虫鼠蛇增多,要注意驱虫辟邪,防止叮咬。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简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3)

08粽子的做法

1、原料:糯米、苇叶或竹叶、马莲、果仁、枣子、肉类等食材。

2、做法:

1.将糯米淘净,用凉水浸泡一夜,将糯米发好备用。

2.将马莲、果仁、枣子等想要包的食材洗净、浸泡,备用。如需包肉粽子,要事先将肉喂料腌制,备用。

3.将芦苇叶煮熟备用。

4.包裹成型。将糯米及备料按自己喜好,放入芦苇叶之中,包成立体四边形或者菱形的形状,此处注意防止漏米,包好之后,用马莲丝绑扎好。

5.蒸煮。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凉水锅中,用旺火烧开,转小火慢煮25-30分钟即可熟透。

3、食用:将煮好的粽子,蘸糖或者按自己喜好配汁,即可享用美味了。

09粽子的种类

主要按馅料来区分。有枣子、红豆沙、绿豆、八宝、果仁、冬菇、蛋黄、火腿、五花肉等众多品种。

粽子外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还有做成真空包装,一年四季均可享用的品种,十分方便。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简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4)

我是大夫觉成,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欢迎阅读、点赞、收藏、关注、评论、转发。

为什么人口会加速向大城市流动?即使月薪6000也要去?原因有七点

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有什么制约的有效手段吗?

人性贪婪可以到什么程度?要及早明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