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以往的历史闲谈之中,我们经常会说到,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其实一直伴随着一个简单的矛盾,那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冲突。这对矛盾从封建王朝出现开始,一直到最后面的民族融合都在进行的这个过程。而且在这一场剧烈的冲突之中,游牧民族似乎自始至终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每次与中原王朝大战之时,中原王朝都被打得大败亏输,必须要以大毅力大勇气,而且再加上名军和名将的配合,才能取得胜利。而往往做到这一切的人物,都会成为历史的绝顶存在,例如汉武帝,又例如唐太宗。

游牧民族打仗方式(游牧民族民族经常犯边)(1)

游牧民族军队

不过虽然这些历史已经过去,而且成为了我们基本的常识,但是这中间有一个隐晦的历史疑问,我们却并没有发现,那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其实有很大的差距,武器方面,农耕民族其实一直占据着优势,而且农耕民族修建的长城,有着各种各样的城池,游牧民族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骑兵和弓箭。那么问题来了,游牧民族是如何做到,始终压过中原民族一头的呢?

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当然的说到,游牧民族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骑兵,因为有了骑兵就可以战无不胜,而且机动性极强。但我们不要忘了,中原王朝都是以城池为特征,骑兵就算可以击垮正规军队,它是怎么打破城池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而且未必能够都知道答案,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原王朝自己攻打城池,往往都会付出几倍的牺牲,需要几倍的兵力。而且在攻打的过程中,往往都会架云梯在城池之上进行刀枪剑戟,火油,石头,木头的交锋,每次看电视剧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这一段大战的惨烈程度,那真的是不忍直视。连中原王朝自己的内战都打得极为艰难,那么只有骑兵的游牧民族到底是如何做到,始终能够破关而入,并且以少量军队威胁整个中原王朝的呢?

游牧民族打仗方式(游牧民族民族经常犯边)(2)

游牧民族

其实我们还真的是低估了古代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手段极其巧妙,我们首先来看第1个妙招断粮。

这一招其实在《孙子兵法》里面早就已经说了出来,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了古代城池的结构。古代的城池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大部分的人都住在城池的外面,而城池里面住的都是贵族。因此城里面的人叫做国人,外面的人被称为野人,就是由此而来。所以骑兵发动攻击的时候,必然会扫荡周围的一切,从那里抢粮食杀人。为了保护这些人口,城内的军队往往要冲出来与骑兵作战,所以防御的优势就往往会丢失。


除此以外,骑兵还有一个厉害的杀招,那就是围城。

因为骑兵机动性很好,它只需要有城里面相当的军队,或者说,连城里面相当军队的一半都没有,它都能够围住一座城池。骑兵的机动性非常强,它可以守一个点,也可以守10个点,只要速度够快就能够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能够做到围城。如果对方的军队数量多,那么很容易把城池里面的粮食消耗殆尽,如果城内的军队数量较少,那么它根本不足以突围,所以把对方活活围死。如果城里面的人出来作战,那正好合了骑兵的意思,直接几轮冲锋就可以把他们打败。所以骑兵攻城,第1个特点就在于围城。

游牧民族打仗方式(游牧民族民族经常犯边)(3)

游牧民族军队

能够围城以后,自然就需要武器动手了,游牧民族的武器是投石车。要知道游牧民族虽然以骑兵著称,但是他们的军队,除了骑兵以外,还有其他的兵种,骑兵是主力军团,其他的军队类似于中原王朝的军队的运输大队一样,专门搞后勤和辅助攻击。因此当时每一次攻城作战的时候,骑兵必然会携带那些投石车,虽然这些投石车不像权力的游戏里面那么的巨大,但是好歹也能够与战国7雄的那些投石车的装备差不多。


因此在作战的时候,骑兵专找一个薄弱点,然后调集投石车部队疯狂的对城池进行输出,通过猛烈的进攻,把城池上方的火力慢慢的给打下来,然后骑兵在马上进行弓箭输出,等到上面的压力打得差不多了,然后让辅助兵种直接把城门撞开。这是一种兵种的配合作战,虽然未必比中原王朝强,但是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机动灵活。所以包围了之后断粮,死守的话就用辅助兵种用投石车进攻,这样打下来战无不胜。

游牧民族打仗方式(游牧民族民族经常犯边)(4)

游牧民族

不过这种打法也会遇到一些死心眼的战役,假若敌人来了一个坚壁清野的作战方法,而且城池里面有着能够吃一年的粮食,遇到这样的战役,骑兵就会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之中。当年成吉思汗打天下的时候,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艰难战役,而当年的也先攻打北京城的时候,也被于谦利用这一招给打的够呛。但可惜的是骑兵还有其他的办法,依旧能够打破城池,但是这个办法显得有些笨重,但却胜在有用。


记得之前在百家讲坛里面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记载,当年成吉思汗在攻打城池的时候,遇到对方坚壁清野,那时候成吉思汗为了追求速度,所以其他的兵种并没有携带,他身边都是清一色的骑兵部队。但很明显,成吉思汗已经陷入到了暴怒之中,一定要打败对方,他居然想出了一个最笨的办法,那就是所有的骑兵携带两个袋子,然后装满了土。每一轮冲锋的时候,就把那些袋子扔在城墙边上,如此反复利用袋子装土垒墙。

游牧民族打仗方式(游牧民族民族经常犯边)(5)

游牧民族军队

当时敌人看到这一作战方法立刻被吓坏了,于是他们放火准备烧了那些袋子,但成吉思汗的确是一个狠人,那就是他要求士兵把所有的袋子都循环利用,把袋子里面的土,一点一点的倒在城墙边上。由于骑兵机动性好,而且蒙古人擅长在奇兵之上射冷箭,所以双方进行比拼,城上的士兵只能眼睁睁看着成吉思汗在下面堆土。最终等到土堆得足够高的时候,骑兵直接一跃而上冲上去杀人,最终城池被攻破,整座城池也被屠灭。所以骑兵还有一个更笨的办法,但是同样具有杀伤力,吓都能够把人给吓死。


当然了,除了这些办法以外,在匈奴与汉朝作战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过其他的记载,那就是,匈奴骑兵特别擅长勾引汉朝军队出关迎战。其中最典型的手段就是,派出100多人的部队去骂战,然后假装打不过汉朝军队逃跑,紧接着汉朝主力出来,然后周围的骑兵冲上去全部斩杀。这也是骑兵攻城的一个手段,按照汉朝的描绘叫做诱敌深入。

游牧民族打仗方式(游牧民族民族经常犯边)(6)

游牧民族军队

总结

所以说综合以上的这些办法,骑兵攻打城池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手段,也正因为如此,游牧民族才能够在每个特定的时期里面给中原王朝造成巨大的威胁,就算有城池挡在前面,但是真的要挡住这些凶狠的游牧民族骑兵也是有些困难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还的确是真的,被我们给低估了,他们可是非常聪明的。不过,游牧民族不管攻破多少次城关,他们也只能做一波流的冲锋,因为他们打得下城池,却守不下城。每一次的刺激只会让中原王朝逐渐的走向强大,汉朝是如此,唐朝亦是如此,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福祸相依吧。


参考资料:

【西汉】司马迁:《史记》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