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了这段万人簇拥路,   

却逃不过墓碑下那孤独的长眠 ……  

刘彻的墓葬(刘彻跟妃子葬在五陵塬上)(1)

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母仪天下38年,为丈夫刘彻排除琐事的干扰,

凭一己之力将庞大的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得不说这个出身低微的皇后,有着许多过人之处。

奈何红颜暗老白发新,晚年的卫子夫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巫蛊风波中,

背负冤屈无处可说,最终选择以死明志,卫皇后就此溘然长逝

没有葬礼,没有墓地,一代贤后死后仅仅被装入一口小小的薄棺中,

胡乱埋在了长安城南桐柏亭

卫子夫死后不久,儿子刘据在亡命途中自尽,卫氏家族尽数被灭

唯独几个月大的曾孙刘询(即后来的汉宣帝)幸免于难。

尽管后来卫子夫和戾太子刘据的冤屈得以沉冤昭雪

汉武帝随后隆重安葬了刘据,并兴建望思台、思子宫来追思儿子,

奇怪的是,他好像忘了那个在深宫中陪伴自己49年的卫子夫

不仅没有对她进行任何追思和哀悼,

连她的墓冢都未曾修葺……

这真的是汉武帝薄情至极么?是的

卫子夫死后,刘彻是否有过一丝丝后悔?没有

当初月老的红钱牵得有多长,能将最顶层的刘彻和最底层的卫子夫绑在一起,

之后将他们断的就有多干脆,

刘彻还是顶层的刘彻(葬入茂陵),卫子夫还是底层的卫子夫(孤坟野冢),

兜兜转转还是各自回到了原点,可嗟可叹

但是,若问汉武帝这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非卫子夫莫属。

汉武帝刘彻共有四位皇后,她们分别是:

原配皇后陈阿娇(姓名无考);

第二位就是歌伎出身的卫子夫

第三位是汉武帝死后大臣们追封的皇后李夫人

最后一位就是钩弋夫人赵氏,后被儿子汉昭帝追封的皇后。

其实四位皇后中,唯独卫子夫是刘彻心甘情愿封的皇后,可以说,汉武帝一生只为自己挑选过一个皇后而已。

01金屋藏娇:幼时戏语竟成真‍‍

刘彻的墓葬(刘彻跟妃子葬在五陵塬上)(2)

若说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甚至前面还一排兄长的刘彻能坐上皇位,

完全仰着自己有个强悍的丈母娘(同时也是自己的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

刘嫖是窦太后的嫡女,汉景帝刘启的胞姐,

虽说早已嫁了人,但并没因此跟后宫脱离联系,相反,这位长公主一门心思在参乎弟弟景帝的后宫之事

还时不时地选女子塞入皇帝弟弟的后宫。

久而久之,刘嫖就成了后宫女子们争相讨好的“红人”,但是刘嫖并不满足于这些,

她想要更多的权势,于是她把主意打到了当时的太子刘荣身上

刘嫖原本打算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日后刘荣继位,女儿就是皇后,自己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不料,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

她万万没想到,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对这桩婚事是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栗姬反对这桩婚事是有原因的,对甄姬来说,刘嫖可是最讨厌的一个女人,

以往岁月里,刘嫖可没少往后宫添“情敌”,如今竟想把女儿嫁给自己儿子,门儿都没有!

甄姬是认定自己会母凭子贵当上皇后,未来还会是太后,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她根本没把刘嫖当回事儿!

这边刘嫖在甄姬那吃了瘪,另一边刘彻的生母王娡就动了心思。

当时刘彻还很年幼,王娡想当皇后自己却没实力,

正赶上刘嫖在甄姬那碰了一鼻子灰跑来跟自己吐槽,

借着这机会,王娡就暗示刘嫖:我愿意给我儿子刘彻娶阿娇。

两个女人三言两语,就把刘彻和陈阿娇的婚事定了下来。

原本阿娇比刘彻年龄要大,几岁无记载,应该是超出“年龄相仿”的范围

以至于汉景帝直到年幼无知的刘彻,脱口说出“金屋藏娇”这个著名成语之后,

才点头同意了这门奇葩的婚事。

刘嫖和王娡这两个女人虽然各求所需,但目标一致,就是为刘彻夺得太子之位

就这样,成为刘彻丈母娘的刘嫖,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是紧紧咬着甄姬不放,抓住每一个机会向汉景帝打各种小报告。

在她不懈的努力之下,甄姬母子在景帝眼里一日不如一日,而王娡母子却越来越入眼,

王娡也没闲着,撺掇大臣上书建议立景帝已厌恶至极的甄姬为后,

景帝拱了许久的火气瞬间爆发,借机废除了太子,甄姬气得吐血身亡.......

而后,为了立刘彻这个儿子为太子,景帝立了王娡为皇后,刘彻理所当然成为了嫡子,有了继承人的资格。

所以说,刘彻当上皇帝,丈母娘刘嫖功不可没

以至于后来成为皇后的陈阿娇,仗着这份功劳,在整个后宫嚣张不已,

原本刘彻年幼时期脱口而出要金屋藏娇,

但是渐渐成年的刘彻对自己这位表姐同是妻子的陈阿娇,是越来越厌恶。

由于根基尚浅,哪怕妻子并非很理想,刘彻还是一忍再忍被迫“独宠”这位表姐。

没想到,身为皇后的阿娇,虽然独占后宫雨露,肚子却没那么争气,

十几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孩子

如今我们看史书,知道是陈阿娇不孕,可当时的人们却是很迷惑的,

不少人怀疑,不孕的是刘彻.......

如果刘彻不孕,对大汉王朝来说,这打击可是晴天霹雳,甚至有一些人已经动了换皇帝的心思,

刘彻也为这个问题焦虑不堪,直到后来遇见了卫子夫。

02一见动‍‍心,再见倾心

刘彻的墓葬(刘彻跟妃子葬在五陵塬上)(3)

那一年,18岁的刘彻看望姐姐平阳公主。

酒过三巡,平阳公主召唤出悉心调教许久的美女们为弟弟刘彻助兴,

不料事与愿违,刘彻不仅每一个看上眼的,甚至面露不喜,

奈何当姐姐的还是了解弟弟的,平阳公主一见刘彻的面色,就知这些女人没能入了弟弟的眼,

只好换了一批家中歌伎上场。

果然,刘彻远远一打眼就盯上了拥有一头乌溜溜长发的歌伎卫子夫

这个画面我脑补了很久,我觉得卫子夫未必有多美,但头发一定很美,身姿很柔弱,

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气质,总之,能让见惯美色的刘彻盯住不放的女人,

一定有她的特别之处

年轻的汉武帝一见卫子夫便动了心,当夜就宠幸了卫子夫,事后还重金赏赐了平阳公主。

临走之时,手足无措的卫子夫被平阳公主送入了刘彻的马车。

没人会料到,低入尘埃中的小小歌伎,将是执掌大汉王朝后宫38年的皇后。

卫子夫虽然跟随刘彻入了宫,但并没有因为一夜恩宠就飞上枝头,

相反,一时新鲜的刘彻彻底将卫子夫忘在了脑后。

不知道卫子夫如何在深宫中孤独地熬了一年多的时间,她是个有主见的女人

因此,在她得知后宫要遣散一批人出宫时,毫不犹豫自请离宫。

都说命运喜欢捉弄人,一个结束或许是另一个开始

为防止阿娇趁机赶走美女,刘彻亲自坐镇后宫逐一“审核”,

轮到卫子夫时,刘彻看到一脸泪珠的卫子夫,突然“旧情复燃”,

这一“燃”可就很久很久了。

久到哪怕刘彻盼子心切,卫子夫却连生三个女儿,还依然宠冠后宫。

后来,陈阿娇为了怀上孩子迷上各种巫术,将后宫搞得乱七八糟,

盛怒之下,刘彻废除了她的皇后之位,在卫子夫终于生下刘彻长子刘据后,

直接被册封为大汉皇后。

所以,她才是汉武帝一生唯一一位凭自己意愿选出的皇后。

有多少女人能像卫子夫,撩一下头发就撩动了帝王之心,

又有多少女人掉一掉眼泪,就能独宠后宫许多年?

虽然史书上记载,卫子夫因年老色迟而失宠,

但是,能统领后宫38年,除了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为大汉做出的贡献,

刘彻应该是满意且尊重卫子夫的

哪怕昔日的风花雪月都在岁月中沉淀成了久伴之情

哪怕这个女人不再让自己心动

哪怕他极其宠爱李夫人

刘彻从未废除卫子夫的皇后之位,只在后来的巫蛊事件,收缴了她的皇后玺绶。

卫子夫死后,刘彻也未再册立皇后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哪怕晚年的刘彻对卫子夫再无喜爱之情,

无论如何,得知卫子夫蒙冤而死之后,对于这个一辈子为自己打理后宫的女人,

多少应该有所追思才是,然而刘彻一个字都不曾吐出,

任由卫子夫的墓冢孤零零地坐落在一角.......

03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刘彻的墓葬(刘彻跟妃子葬在五陵塬上)(4)

李夫人,这个一度被后世人们怀疑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子,

在她兄长李延年一曲歌词炒作之下,

几乎是史书中汉武帝后宫最美的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有多宠爱这个李夫人?

红颜薄命的李夫人病逝后,刘彻心痛不已,不仅下令为她举行皇后级别的葬礼

还为她在自己的茂陵附近选择了墓地,葬在了五陵塬上

这还不够,甚至还让画师画了她的像,挂在甘泉宫里时常追忆

又招来方士进行“招魂”。

只能说,李夫人恰到好处的死在了汉武帝最爱她的时刻

又恰到好处的留给了汉武帝最美的印象,

李夫人很聪慧,她深知汉武帝对自己的宠爱完全建立在“美貌”的基础上

她怕自己最丑的一面停留在刘彻的脑海里,

因此,病亡前坚决不让汉武帝看见自己憔悴不堪的样子,

这样汉武帝才能一直将她记在心里。

汉武帝死后,大臣们未免他过于“孤单”,于是灵机一动,

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将她的灵位与武帝放在了一起。

正八经的卫皇后,因为汉武帝生前未做任何为她正式洗清罪名

并未被列入大臣们的考虑范围里。

这样一个任劳任怨又口碑甚佳的卫皇后,死后不能与丈夫并列享受后人的祭祀,

实在很可悲!

04你不能再活着。

刘彻的墓葬(刘彻跟妃子葬在五陵塬上)(5)

汉武帝死后,继位的是刘彻老来得子、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刘弗陵的生母便是钩弋夫人

据说,年轻的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才生出了这个儿子,

因为上古尧帝就是在母胎中呆了14个月才出生的,刘彻对自己这个最小的儿子因此刮目相看,

这也是他最终将皇位传给刘弗陵的重要原因。

只不过,这一决定直接要了钩弋夫人的命。

无论是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还是先祖吕雉,

都给了汉武帝一个前车之鉴,

面对着幼小的继承人和尚年轻美丽的其母钩弋夫人,

刘彻怎么想怎么不放心,于是做了个非常狠绝的决定:去母留子。

哪怕钩弋夫人哭得梨花带雨,不停求饶,

刘彻都不为之所动,身为一名帝王,

一旦把后宫和前朝联系在一起,他是不会放过任何去除隐患的机会。

除掉钩弋夫人还不够,

为了让刘弗陵不受外戚干扰,刘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所有能当刘弗陵母亲的后宫嫔妃一律清除。

刘彻费尽心机,不惜滥杀无辜,只为稳固继承人刘弗陵的帝位,

然而世事难料,刘弗陵(汉昭帝)在位十多年后便亡故了,无子。

大臣们先是找到李夫人之孙继位,但因为此子太恶劣难当大任,大臣们火速又将他拉下皇位,

最后,找到了卫子夫的曾孙,也就是当年逃过一劫的刘询(汉宣帝)继位。

汉宣帝继位后,追谥卫子夫为“思皇后”,将她重新隆重改葬。

刘彻和卫子夫,这一对跨越层层阶层结合在一起的夫妻,

丈夫开疆扩土,妻子治理后方,原本应该有个美好的结局,

哪知人生无常,丈夫携妃子、大臣葬在五陵塬上,

妻子却孤零零独眠在孤坟野冢中,凄凉!

有道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初见时很美好,结局的超乎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