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最大的教育理念,无论是上学时间还是教育资源,都不甘心屈居人后,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孩上小学晚一年早一年区别?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孩上小学晚一年早一年区别(学生却要晚一年上学)

小孩上小学晚一年早一年区别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最大的教育理念,无论是上学时间还是教育资源,都不甘心屈居人后。

很多家长生第一胎时没有经验,完全是顺其自然,生二胎、三胎时就开始注意生娃的时间。尽量让孩子在8月31日前出生,否则出生时间就算晚几个小时,就不符合义务教育入学年龄,还要比同龄人晚一年上学,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出生相差一周,学生却要晚一年上学?

家长小王和大学同学几乎是同步结婚生子的,只不过她的同学生得比较早,她预产期延后一周才生下孩子,导致两个孩子生日只相差一周。本以为他们以后能一起上学一起长大,没想到给学生报名时尴尬了。

小王的孩子由于是8月31日以后出生的,截止到当年入学时间没有满6周岁,不符合入学年龄,只能晚一年再入学。结果两个学生出生时间相差一周,小王的孩子却要晚一年上学,太尴尬了。

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对学生的入学年龄有严格要求,截止到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才能入学。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学生不能如期上学的话,家长可以申请延迟一年入学。

有些家长却难以理解,固然不鼓励学生提前上学,年纪太小就上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这些理由家长都可以接受,不过8月31日出生的学生和9月1日出生的有啥区别?难道以后家长预产期在8月底的,都要提前剖腹产,就为了学生能按时入学?

晚一年上学在家长心中关乎甚大,教育政策常变常新,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升学难度越来越大,可能晚一年就赶上完全不同的形势。再说晚一年上学,就会晚一年就业,一步晚步步晚,家长自然心里不舒服。

义务教育入学年龄或有调整,6周岁上小学一年级将成历史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便是晚一年上学。家长不要催着孩子长大,而是要慢慢来顺其自然,可能比拔苗助长的教育效果更好。有些家长早在给学生报名上幼儿园时,就做好了入学打算。

有些学生学说话、学走路就比其他学生晚,家长便放平心态,干脆4岁上幼儿园7岁上小学。发现确实有些学生晚一年上学,学习态度更加认真了,也没那么让老师和家长操心。

本来学生压力就很大,一旦上学就要被小夹板套住,不如让他多玩一年,拥有一个完整快乐的童年。很有可能在这一年里,家长能挖掘出学生的兴趣,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好处

本着因材施教的大原则,教育部也发出通知,未来将不再按照日期严格限制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年龄。新生入学报名,完全可以采用弹性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满足入学的条件,而不是用出生日期去限定。

比如有些学生即使满足6周岁,但是心性不够成熟,根本坐不住40分钟,不适合上学,完全可以晚一年。有些学生即使生日小,但是性格稳重,开蒙比较早,提前上学也能适应。

教育就是应该少一些“一刀切”,多一些人性化管理。或许对于学生来说才能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质。

对于一年级入学年龄调整,家长喜忧参半

凡事有利就有弊,弹性化入学年龄,势必会让部分学校招生报名时,引入面试机制。无论学生是6岁还是7岁,是不是不符合标准就不能入学?家长为了通过报名要求,会不会反而开始超前教育,反而加重内卷现象。

此外,同班同学原本都是同龄人,如果调整入学时间后,会不会导致一个班里年龄差过大,学生的身材和身心发育程度不同,会不会有学生以大欺小?或者体育考核标准不公平,这都是家长比较担心的问题。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过早或过晚上学都不是好事,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状况适当调整一年。比如8月生日的学生,家长觉得还不是时候,要晚些入学。

9月出生的学生家长觉得可以入学,就早一年,但是不要相差太多。否则不仅影响文化课学习,也会影响学生和同学、老师间的相处模式。学生和其他同学年龄和身体发育有明显变化,很容易被孤立或者嘲笑,这反而对学生不好。#我在头条搞创作#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几岁上小学一年级最合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