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汉江陕西安康段 邵向东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汉江雨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汉江雨景(汉江看水)

汉江雨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汉江陕西安康段。 邵向东摄

初夏,日暮时分,迎着温热的风,沿着汉江边行走,江面铺展着水花,水花间,水鸟和野鸭在嬉戏。

我和一江碧水行走的方向相反,沿着岸边的栈道,自西向东。一些郁郁葱葱的、肥嫩肥嫩的野草,不知是从水中爬上岸,还是从我脚下的这片滩地一起涌向水中,零星的野花点缀着眼前这片绿。

比花草要高一些的,是身姿并不挺拔的麻柳树。东倒西歪,高矮不等,粗细不均,有的枝丫挂满枯黄的水草,顺着流水的方向,静静地趴着;有的树皮已经脱尽,粗壮的枝干沾满泥沙,它们显然还在呼吸,树梢冒出一簇簇新叶;有的拦腰折断,只剩下一截孤零零的树桩,就像大漠深处的胡杨,一脸阳光地傲然挺立;极少数依然顽强地站立着,在空中将树冠打开,舒展的枝条随风摇曳;一些筷子粗细的小树,从枯黄的芦苇丛中钻出来,懵懂地投入夏季的怀抱。

自去年初秋那场洪水顺利过境后,我第一次来到江边。我努力还原着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内心翻腾着莫名的感动。这花,这草,这散落的麻柳树,还有一片一片的芦苇,曾经被淹没,被冲刷,被闪电和雷鸣包围,被无边的乌云压低,又被雨后的烈日暴晒,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它们进入又一个四季轮回。

那场雨,是狂风从远山之巅裹挟而来的,从沟壑、山溪、幽谷,向低处奔涌。我身旁的这条河流接纳了一切,像往常一样,平静从容地导引这洪流。这些生长在岸边的麻柳树,猝不及防地进入漩涡的中央,但它们捍卫着身后的岸,还有离岸不远处的城市。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屋里走出来,靠着经验判断汛情,从头顶乌云密布的天空、从雨滴落下溅起的水花、从大树枝头传递出的风向,他们推断着天空何时放晴。

这些麻柳树最终送走了这场大雨,散发着水草香和泥腥味的河岸恢复了昔日的平静。一些被洪水冲刷至此的枝条、根须、草籽、卵石,在这里重建家园。河水慢慢变得清澈,清澈到和蓝天一色,如镜面一样,映照着两岸的高楼大厦和人们明媚的笑脸。

站在一株盛开的花草边,我陷入沉思。这些花草、泥沙、卵石,或许是自洪水的指缝洒落在这里的某种标识。那场洪水没有带走江河之魂,重新萌发的草木,正在装点新的风景。有人在河滩开垦出新的土地,围栏里,是一个个只有晒席大小的菜园,生长着土豆、小葱等。整个河岸再次被新鲜的绿色镶边,人们到这里看水或者听水,目光温柔。

夜色渐浓,耳边只剩下哗哗的流水声,闪烁的霓虹落入奔流的江水。偶尔有几声鸟鸣从麻柳树的枝头传来,我知道,属于它们的狂欢开始了。今夜,铺满浪花的江面,让我放缓脚步,将视线深情地投向江面,投向霓虹装扮的潺潺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