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的一段经典语录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1)

原创文:王建斌 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

寇准,字平仲,世称“寇莱公”,又戏称“寇老西儿”,北宋政治家。两度入相,又被贬谪,62岁那年病逝于雷州任上。

寇准出身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寇准的祖先曾居山西太原,其远祖苏岔生在西周武王时期任司寇,因屡建大功,赐以官职“寇”为姓氏。他的父亲寇湘中进士后应诏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功勋,被封为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

寇准的一段经典语录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2)

寇准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7岁的时候,写出这样一首诗: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诗句彰显了寇准小小年纪便胸中有丘壑、志向不凡。此诗恰预示了他日后的地位,官至宰相,可不是只有天子在上了么?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很有道理的。

寇准19岁那年考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先授大理寺评事、知县事,后多次擢升,直至参知政事、同平章事。他为官清廉,善谋大事,一心为民,政绩卓著,辅佐皇帝安邦定国,名彪青史。

寇准的一段经典语录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3)

公元989年,尚年轻的寇准奏事中仗义直言,大胆进谏,皇帝听不进去,生气地离开了龙椅。寇准却扯住皇帝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说完。

后来,皇帝十分赞赏寇准,觉得他像唐太宗时期的魏征一样忠诚正直又智慧敢言。

寇准初掌相府的时候,生活还是很奢侈的。他平时喜欢听歌。有一次,一个歌女来相府唱歌,寇准一时听得高兴,就赏了她一匹绫缎。没想到这个歌女还嫌赏赐少,一脸的不高兴。寇准出身寒门的侍妾蒨桃,当时见此情形十分气愤,写了一首小诗《呈寇公》:

一曲清歌一束绫,

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荧窗下,

几度抛梭织得成!

寇准读了蒨桃的诗,很是感动,从此以后一直保持俭朴的美德。

寇准的一段经典语录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4)

寇准做宰相多年,一直廉洁奉公,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寇准又被称为“无楼台相公”。

物以类聚,人以群居。忠心为国、清廉刚正的寇准,和著名的八贤王赵德芳、一门忠烈的杨家将,成为至交好友。

那时候,寇准智审潘仁美陷害杨七郎案而得到八贤王一路提拔,又与智勇双全的双王呼延丕显志趣相投,被皇帝封为“双天官”,真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他写下《蝶恋花》一首,歌以咏志:

四十年来身富贵。游处烟霞,步履如平地。紫府丹台仙籍里,皆知独擅无双美。

将相兼荣谁敢比。彩凤徊翔,重浴荀池水。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寇准的一段经典语录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5)

《寇准背靴》就记述了这期间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由于昏君无道,听信谗言,忠良屡遭陷害,忠心报国的杨六郎杨延昭元帅被充军云南。奸臣王钦若仍然贼心不死、继续陷害杨延昭,假传圣旨赐其毒药。

杨延昭好友任堂惠,忠肝义胆,与杨六郎长相相似,他不忍看忠良遭害,于是自己喝下毒药,替六郎而死,使得杨延昭逃过这场劫难。

一生戎马生涯、前仆后继、为朝廷献出了丈夫、儿子们的佘太君,对朝廷已经寒心,不愿再为昏王卖命,于是虚报杨延昭病死,假设灵堂,想自此回河东老家隐居,再也不出征卖命了。

此时,辽军进犯,边关告急。八贤王赵德芳和双天官寇准当时听到杨延昭的噩耗,心情十分沉痛,二人同往杨府吊唁。

寇准在灵堂上看到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不怎么悲伤,杨延昭的妻子柴郡主外面虽身着孝服,里面却穿着红裙,并听到佘太君向八贤王奏本,举家要回河东,心中顿生疑团,便留八贤王同在杨府守灵。

夜晚,寇准疑虑满怀,难以入眠。他忽然发现柴郡主来其窗外窥视,然后提着篮子急忙向花园走去。寇准感到其中定有蹊跷,便尾随柴郡主前往花园,柴郡主在黑夜中疾行,紧跟其后的寇准,为了避免发出声音,把靴子脱下来背在身上,尾随着柴郡主。

寇准的一段经典语录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6)

终于看到柴郡主将饭菜送进花厅,并听到她与杨延昭在花厅里讲话。这可乐坏了忠心为国的寇准,急忙悄悄跑回灵堂,将此事报知八贤王:“大喜事啊,元帅杨六郎还活着!朝廷有救了!”

忧虑中的八贤王听说杨延昭还在人世,十分惊喜。于是,二人悄悄地来到花厅,终于见到了杨延昭。此后,世代忠良的杨家将又继续为国出征。

公元1004年冬天,辽圣宗和他的母亲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侵宋,包围了瀛洲等地区,宋朝朝野震惊。妥协派企图逃跑,寇准反对南迁,力主皇帝宋真宗亲征。真宗抵达前线后,军心渐稳,双方最终坐下来谈判,达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范仲淹说:“寇莱公澶渊之役,而能左右天子,不动如山,天下谓之大忠。”王安石也说:“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朝廷妥协派的嫉恨,遭受不测之祸。

寇准的一段经典语录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7)

寇准为人刚直,曾经怒斥奸臣王钦若“罪可斩首”,王钦若对寇准早已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千方百计施展阴谋报复寇准,不停地伺机向宋真宗进谗言,久而久之,本就并不英明的宋真宗,疏远了寇准。

亲小人,远贤臣,宋真宗晚年卧病不起,越发迷信和糊涂,对于王钦若与丁谓之类的奸佞之徒,竟然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后来,因奸臣的恶意排挤,皇帝的昏庸,寇准终于被迫辞去相位。

小人丁谓当了宰相后,将寇准一贬再贬。寇准被贬广东雷州时,向当地百姓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传授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良田,传播中原文化,对雷州文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公元1023年,寇准在雷州忧病交加,卧床不起。他写下《病中诗》,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愤懑与悲哀:

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

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

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

郡斋风雨后,无睡对青灯。

正是: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日落汀洲一望时,愁心不断如春水。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长按识别二维码,您随意鼓励

热诚欢迎广大微友投稿,我们将在最显著的位置注明作者姓名、来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赏二维码等。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复“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有问题请添加小编微信(lishibu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