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开幕式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盛大开幕。本届电影节由德国电影协会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和百老汇影城协办,YoKID优儿学堂是唯一一家作为合作伙伴及于开幕式首映发言的教育机构!
YoKID创始人苏德中博士作为国际心理学家与德国大使馆参赞、歌德学院院长、百老汇总经理、柏林电影节影帝王景春为电影节共同开幕,并对本次开幕影片《系统破坏者》(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影片)中的儿童成长及心理健康话题进行了深刻专业的映后交流。
△苏德中博士与嘉宾们出席红毯现场
01影片简介
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系统破坏者》曾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是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影片和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获奖影片。
剧情简介电影讲述的是一名患有C-PTSD(创伤后压力综合症)的9岁孩子的故事。曾经和妈妈相依为命的贝尼,经历了具有暴力倾向的生父和同样对她拳脚相加的妈妈其他男友,因而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她身边所有的人,从母亲到护工,都被她辱骂和殴打过。在所有人都认为贝尼无药可救时,被指派陪伴贝尼上学、保护她身边人的护工米查却提议,由自己带着贝尼去森林中休假治疗一段时间,或许大自然的宁静环境能让贝尼的病情有所改观。一大一小两个人生活在贝尼的林中小屋,由陌生到熟悉,通过劳作和探索增进了解。在治疗结束之时,贝尼和米查都对彼此产生了医患关系以外的依赖。然而分别不可避免,无法和米查或者亲生母亲住在一起的贝尼再次暴走,闹得天翻地覆。
该片一经播出,在德国的票房已经达到50万观影人次,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
“我们非常激动能够将《系统破坏者》这部备受赞扬的教育类影片作为开幕片,这部影片探索的是一条新路。”德国电影协会总经理西蒙娜·鲍曼说道,“该片不仅入围了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还将在2020年代表德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此片带领着观众与狂野而充满能量的九岁小女孩贝妮,一起踏上她面对德国儿童保护服务机构的困难重重的旅程。
02《系统破坏者》映后交流
开幕影片《系统破坏者》结束后,YoKID创始人兼CEO、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苏德中先生与德国电影协会总经理西蒙娜·鲍曼、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百老汇电影中心杨洋就影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对谈。苏德中博士站在专业心理学的角度,对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本尼的行为动机及其情绪波动进行了解读,为观众提供了理解影片的另一层入口。
△苏德中博士在映后对影片进行专业心理学解读
主持人杨洋:既然这是一个议题性的电影,我们就聊一聊这个片子的议题。片名叫做“系统破坏者”,苏博士,您所研究的领域当中,您会怎样分析这电影? 苏德中博士:System Crasher的System在两岸三地有不同的翻译,国內容译作系統,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看三个不同维度的系统:一是主角本身的情绪、个人内心状态的系统,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系统,三是整个社会制度的系统。
第一个维度,情感的內在系統比较直接我就不展开了。第二个维度的系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她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电影用Hate讨厌、憎恨这个词大概有十到十二次,Love的次数也差不多。换句话说,就是从主角的人际关系系统而不是以是非对错黑白来做系统的准则,是以爱与恨为准则。高兴了、得到了关怀与爱,她内心的状态就是Satisfaction;没有了关爱、吵起来了就是恨。
加上整个社会制度的系統,无论是医疗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等给予了女主角最终的表现。
但是当我们说到三个显性的系统的时候, 其实还有两个镜头后面的重点,带出刚才主持人也有说到的那种无力感,想哭、很沉重的情绪,虽然导演没有拍给大家看。第一是主角的Post Trauma System Disorder创伤后遗症是怎么来的?第二是她在家里有PTSD的时候母亲扮演着什么角色?这两个维度在整个影片里面提供了很多线索,但是没有直接展示给观众看,却是主角情绪问题背后的核心。
刚才主持人和翻译形容主角都会用到患者Patient,或者病人Psychopath,而我的定义会更偏向形容为受害者Victim。很多镜头之前Record她的悲剧,我们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可以从画面当中看到有暴力,或者是她母亲经常换男朋友或者老公对主角的缺失,所以,主角是最先被受伤害的。中间一个对白比较震撼,对我冲击很大,女看护和她妈妈最后失控吵了起来,其实妈妈的Behavior行为是最影响到这个孩子的。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德国在全世界福利的系统其实是很健全的,那么健全的系统当中,包括影片的第一句话就说安全玻璃是不会破的情况下都有那么大的漏洞、那么大的破坏,如果放在别的国家,家里的源头解决不好,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或者Parenting系统出了问题,其实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很感谢导演,第一次拍电影,相信她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和同类型的Victim以及整个体系待了很长时间才能写出这个剧本,才能深刻地描述出主角的心路历程。我们是很需要这种电影去反映心理学的内涵。如果让我讲的话可能讲三个小时都不够,所以感谢导演,也感谢大家对这个议题有兴趣,把它提升到一个社会关注的层面,让更多的人知道小孩子虽然天性纯真,但在后天黑暗的环境影响下,也可能会使他们变得很消极和负面。
主持人杨洋:就像苏博士说的,这个议题真的很复杂。看过这个片子之后我最想问的问题就是,出路在哪里?
因为后面用了很大的篇幅,除了表现这个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和家庭问题,还拍了很多社工、心理学家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已经非常友好完善的儿童社会福利体系,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层一层地表现这个体系,所有的人在里面是多么无效、多么无力、多么没有用处。这个片子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我甚至觉得导演有一点迷失和失控在里面,她也不知道最后想说什么的感觉。
苏德中博士:是的,这可以上两节课。我非常理解导演在最后用这个Open Ending,或者是有一个Implication,导演的确是解决不了,因为我们都解决不了,这不是所谓专家或者单一力量能解決的,我觉得不是一个Happy Ending的毒鸡汤就很好了。在这个影片当中,也有Psychiatrist,但有创伤压力综合症的小孩,虽然可以用认知行为治疗法和专业的心理引导,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治标不治本,如果不解决家庭温暖的源头,那就解决不了整个事情。
这两个小时导演也试图表达了这个Core Message。这个女孩百分之百是不幸的,但是两个小时里面她已经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些人,一些比正常人更能够接受到这些行为并赋予爱的人。遗憾的是,这些人不是她的母亲,她的母亲是落荒而逃的那个。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Welfare System解决不了Family Problem,应该是像我们中国老话说的预防胜于治疗,主角这种应激反应,大家有没有发现导演一开始是先把整个Focus放在孩子很坏的应激行为上,无论是骂脏话、骗人、偷东西、自残、大喊大叫。
但是这些行为我们后面都可以看到,所有的都是通过模仿学习才产生的。我们发现所有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本身,如果要真正有一个出路的话,可能从家庭教育、从Parenting着手,或许比我们去想怎样治好她的病更为重要。
主持人杨洋:其实这也是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很多新媒体上的热点,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做父母的,不是生来就可以做父母的。按照苏博士刚刚说的,这个东西的源头在于家庭和父母,他们怎么去改变,怎么给孩子更加健康的引导,就是从根上解决这些心理上创伤的问题。
但是就好像把拯救的这件事情压在了父母能不能改变,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父母是无法选择,也不可能改变的,如果我生于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我还有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幸福的人呢?因为我觉得我也是一个Victim。
苏德中博士:听起来不是太好听,但确实是这样。我们看数据、看科学可以看到Serial Killer基本上超过百分之七十都是在童年受过Violence,无论是physical, sexual, 还是mental. 所以犯罪学家Michael Arntfield才会说连环杀人的核心是源自童年创伤与家庭破碎。
回到父母重要性这个命题,电影当中妈妈其实对主角有两种感情:爱和恐惧,恐惧大于爱,所以她跑了。
爱是与生俱来的,恐惧是后天根据小孩子的行为产生的恐惧,包括她去攻击她妈妈,或者所谓她所说的专业人士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非专业人士怎么解决?从我的角度来说,这是整个电影最不负责任的一句对白,因为不能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专业人士,或者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孩子行为本身,因为孩子本身的行为就是成长学习累积模仿出来的结果。
当初一开始电影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是PTSD,只从她的行为来看可以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看行为显性的表现,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是不好的,但如果我们去了解行为后面的动机以及动机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看到的确应该是家庭出了问题,这是一个事实。
来自家庭的伤害程度,如果不是很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好的教育系统可以改善,那么她会变得越来越好;但如果刚开始的伤害就已经很深,就算有学校教导,专家辅导她,也不能完全避免悲剧的发生,也确实会有很深的无力感的结局。
观众提问:如果是受到家庭的影响一直累积到了成年后才爆发,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怎么自救?身边的朋友应该怎么帮助他?
苏德中博士:我们首先要知道,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Parent,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原生家庭。教育小孩或者小孩成长的过程之中,父母会有做得对的地方和不对的地方,这个过程当中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我们也看到了,不只存在于这部电影里面,离我们就那么近。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长大后有自我意识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心理出了问题,第一个做的就是不要自责。
△苏德中博士现场答疑
回到一开始说的,所谓的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有大有小,我们往最大的来说,如果到了成年我们发现有PSTD,或者depression, anxiety专业的求助是必不可少的,真的觉得有想自杀的念头,自卑,提不起劲,人际关系崩坏等等,不是单纯地在某一个单点不开心,不要害怕专业的协助。如果没有到这个程度,例如只是我的同理心弱了一点,不懂得体谅人,或者父母的某些教育方式的错误,比如太严厉、顺从性太重,或者某一个环节出错变得很反叛,这个时候其实是有很多scientific based 或evidence based intervention可以自我改善。
Intervention通常都是三个环节, Recognition,我们认可问题记住不自责,然后提供了一些Implementation干预的方法,这样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能够太深入;再就是Feedback,我们得到了反馈,然后一个又一个Cycle不断循环修正我们的行为。很多行为我们都可以追索为Motive动机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不用过分担心我的父母有很多不是太合适的东西会对我有什么影响,因为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自己Overcome。
△开幕式映后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