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本栏目的内容呢均属阿菜闲来无事的胡思乱想,掺杂着阿菜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以及不知从哪听来杂七杂八的消息。

记录此刻的想法,或许往后回头看看,会发现自己曾经是如此的幼稚。

但,这就是我想做的。

相信大家伙最近跟阿菜差不多,吃的瓜有点多呀!都快不知从何吃起了。

但就最近的两件事儿来说,吃瓜的同时阿菜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1

一、关键理论

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二、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原因

(一)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

从“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可以一窥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从起初网友怒斥打人者,到风向突变、集体训斥女司机,直至网民人肉搜索出女司机个人隐私并公布于众,女司机不情愿地发表道歉声明,部分网民对女司机又抱有同情心理,结合《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的相关内容,可以将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冲动与多变。当面临问题时,群体通常不会做预先的策划安排,危机出现时往往会情绪压倒理性、盲目冲动代替思考,正被“无名氏”的群体所裹挟。

第二,易受暗示和轻信。勒庞指出,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人们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

第三,情绪的夸张与单纯。勒庞认为,虽然群体中的个体表达出来的感情各有不同,但普遍极为简单而妄诞。例如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后,民众普遍将整个穆斯林群体置于口诛笔伐的境地,而忽视了大部分穆斯林都是善良的,欧洲的穆斯林与基督教徒相安无事的生活了很多年,而大多数民众处于群体感情的狂暴中,对自己的言行并未有足够的责任感,更加激化了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第四,偏执与专横。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在心理学范畴又被称为匿名状态,个体借助“数量即正义”之名行不负责任之事,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最易滋生出如教条主义、摒弃责任、顽固偏执的心理。

(二)群体行为社会心理特点的原因

社会心理特点可以总结为三点具体原因:心理趋同、情绪感染、心理暗示。在群体中,具备足够强大的能力来抵挡情感暗示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易于在趋同的洪流中迷失。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2

我们先回想一下娱乐至死这个词是不是很熟悉。

在搜索引擎查询后就能发现很多此类言论:“当代的影视行业只知道迎合年轻人的喜欢,太不尊重历史了”balabala一大堆。

也有人拿这个词来抨击现今的电竞、直播行业等等。

“现在的年轻人就知道追星、玩游戏、看直播,一点都不正经,没有一点内涵,真是一群娱乐至死的家伙。”

他们批评的对象是谁呢?

显而易见就是你我这样普罗大众喜欢的娱乐文化。

娱乐至死的观念(不做乌合之众避免娱乐至死)(1)

来人呀!!!

波兹曼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娱乐至死》的作者)

人家可从来没有不让大众娱乐

所抨击的内容,追根溯源不正是娱乐行业吗?

你去抨击一个娱乐产物太过娱乐了?

这不合逻辑吧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作者的意思是他担忧娱乐行业之外的政治、新闻、宗教、体育、商业...

担忧我们把这些本该严肃的东西全都娱乐化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书中有个关于宗教的例子,说的是某教士在娱乐行业里混的风生水起。

他的名气并不是因为对宗教的理解有多么透彻,而是因为他好玩,娱乐性十足。

作者波兹曼觉得长期下来当政治、新闻、宗教、体育、商业都被娱乐化时,我们的未来会像小说《美丽新世界》所描述的那样:

“人们在无穷的信息当中变得不知如何选择、变得自私、变得心灵麻木只图肉体和感官刺激。而最终人类的文化也会全面娱乐化而变得庸俗不堪。”

PS:《美丽新世界》《1984》是两本设想极端化的科幻小说(阿菜也没看过)

3

回到我们近期发生的几件事情上来,一是鲍某性侵案,二是罗志祥人设崩塌。

为什么阿菜前面要花大篇幅介绍《乌合之众》和《娱乐至死》这两本书呢?

是因为阿菜发觉最近社会大众的关注点正在显著的偏移。

从令人愤慨的鲍某性侵案无缝连接到小猪的人设崩塌,并且还在这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这就让阿菜不由的想到这两本书。

如恶性性侵案件都受到娱乐信息的影响,慢慢淡化处理,这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不,绝不是!

但如今的现象如何解释呢?

乌合之众!!!

人们总是习惯跟随着大众舆论的方向走。

孤独的个体拥有鲜明的个性,庞大的群体却能将其统统淹没。

通过娱乐化的手段,便能轻松的转移大众对于事件的注意力。

这本该严肃的东西却被娱乐所取代。

恐怕,真将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的观念(不做乌合之众避免娱乐至死)(2)

罗翔老师的视频,将原本严肃略带枯燥的法律知识娱乐化,让你我这样的普通大众能够更好的接受,使得法律知识能够普及到大众心中,跟听相声似的哈哈哈,这是益。

罗志祥人设崩塌,带走了大众的注意力,同时也使得某些东西不可避免的受到娱乐化的影响,淡化大众对案件的关注,极端点设想,甚至是不了了之。这是弊。

所有所有的娱乐行业内,其实都不应该以娱乐至死这个词来谴责某些现象。

但在越出娱乐行业的范畴后,却以娱乐化的手段影响大众,这才真是娱乐至死。

事件的本身是后来者掩盖了前者,是舆论注意力的转移,在如今纷扰的互联网下,大部分网民其中就不自觉的成为一个群体,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当了别人手中的一把刀,却又不自知,默默的成为乌合之众。

娱乐本身并没有错。

遥想没有互联网的古代,京剧大鼓、国粹麻将,那都是娱乐项目。

它们保留了下来,甚至如今有些变成阳春白雪。

但千万别因娱乐影响那本该严肃的事物。

君不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终被灭国。

娱乐至死的观念(不做乌合之众避免娱乐至死)(3)

正如阿菜文前所述,希望大家“保持热心肠,冷眼看世界。”

吃瓜没什么不好,又香又甜还不要钱,白嫖呀!造作呀!

娱乐至死的观念(不做乌合之众避免娱乐至死)(4)

娱乐至死的观念(不做乌合之众避免娱乐至死)(5)

但是被这瓜吸引着,追着瓜跑,可能就没必要了吧。

PEACE~~

,